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科学健身素养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7 00:51
  科学健身素养作为科学素养和健康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大一阶段是高校学生发展自我最重要的基础时期,为此,本科新生的体育健康水平受到广泛关注。科学健身素养对其身心健康和体质健康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科学健身素养现状,为促进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科学健身素养提供了可参考性意见。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等方法,选取山东省8所普通高校的723名本科新生,对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科学健身素养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为促进山东省普通高校新生科学健身素养提出改进策略。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果: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科学健身素养的综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不同性别的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在科学健身知识、科学健身技能、科学健身评价能力上无显著差异。而在科学健身态度、科学健身习惯上女性稍弱于男性。不同专业间,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科学健身素养无显著性差异。在城乡之间,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在科学健身知识、科学健身态度、科学健身习惯、科学健身评价能力... 

【文章来源】:聊城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政策依据
        1.1.2 现实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概述
    2.2 国内外科学健身素养的研究现状综述
        2.2.1 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
        2.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比较分析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科学健身素养现状分析
        4.1.1 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掌握科学健身知识的情况分析
        4.1.2 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科学健身态度的分析
        4.1.3 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科学健身技能的分析
        4.1.4 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科学健身习惯分析
        4.1.5 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科学健身的评价能力分析
    4.2 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科学健身素养的差异性分析
        4.2.1 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科学健身素养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4.2.2 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科学健身素养的专业差异性分析
        4.2.3 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科学素养的城乡差异性分析
    4.3 山东省高校新生科学健身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缺失
        4.3.2 忽视培养学生健身习惯
        4.3.3 父母健身价值观念落后
        4.3.4 公共健身设施功能偏差
        4.3.5 经济水平有限
    4.4 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新生科学健身素养的提升策略
        4.4.1 健全公共体育课程科学健身内容
        4.4.2 打破“重技能,抓考核”,完善教学方式
        4.4.3 加强科学健身宣传,转变健身价值观念
        4.4.4 依据高校学生健身特点,合理倾斜公共健身设施配置
        4.4.5 定期举行科学健身专业指导活动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学健身素养与警察职业效能提升[J]. 郏孙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2]高校新生科学健身服务咨询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分析[J]. 李学恒,杨明,郭玉莲.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03)
[3]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素养形成之探索[J]. 叶显芳.  高教论坛. 2013(04)
[4]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行为影响的预测[J]. 刘正国,李莉.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06)
[5]科学素养研究综述[J]. 钟振明.  西藏发展论坛. 2010(05)
[6]大学生健身认知和行为取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福建省部分大学生的调查[J]. 吴秀琴.  闽江学院学报. 2006(02)
[7]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改革思路[J]. 王燕桐,徐成立,杜光友.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5(05)
[8]关于科普、科学和科学素养[J]. 李永威.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9]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 陈琦.  体育科学. 2004(01)
[10]论科学健身[J]. 张宗国.  菏泽师专学报. 1999(04)

博士论文
[1]北京市社区妇女科学健身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研究[D]. 白金凤.北京体育大学 2017
[2]湖北省农村居民健身模型建立及对策分析[D]. 丁孝民.北京体育大学 2015
[3]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万宇.上海师范大学 2015
[4]健康城市背景下的学生健康体育行为培养研究[D]. 郑家鲲.上海体育学院 2013
[5]新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模式研究[D]. 薛明陆.曲阜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南通市通州区不同体质高中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特征研究[D]. 蔡若愚.苏州大学 2017
[2]开封市部分公园健身群体健身知识—态度—行为(KAP)的调查研究[D]. 徐济坤.河南大学 2016
[3]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的关系研究[D]. 胡燕.云南师范大学 2015
[4]大学生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建构[D]. 李朏佺.南京体育学院 2015
[5]武汉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 邓通.武汉体育学院 2015
[6]山西省青少年科学健身素养状况与教育策略研究[D]. 邹远强.山西师范大学 2013
[7]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建构及其实证研究[D]. 宋江涛.山西师范大学 2012
[8]中学化学教育中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D]. 汪阳.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37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037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1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