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以来中日两国体育概念的发展演变
发布时间:2021-02-20 06:53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有关现象或事物的概念,往往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对某一现象或事物的认识、反映。我国古代尽管有相类于现代的“体育休闲”类活动,但并无“体育”之说,今天,我们所使用的“体育”一词系西方“舶来品”;日本与我国情况相似,“体育”一词亦是近代(明治维新后)的外来词汇;不同的是,近代日本经明治维新,国力日渐强盛,迅速成长为亚洲强国,一时成为中国效仿的对象,近代中国“体育”一词正是在“以日为师”的大背景下,藉“日本”而来的舶来品。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方法,梳理了近代中、日两国体育概念的发展变迁历程。近代以来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日两国有关体育概念,呈现出了“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反映出了在不同阶段人们对体育属性的不同认识。但总体来看,两国之间对体育的定义有颇多相似之处。清末民初,现代体育传入之后,学校体操课、体育课的设立、发展与日本初从欧美引入所谓西方“文明社会生活”的时候极为相似,对体育概念的解释也有很多共同点。在不同发展阶段,因两国展的诉求,“体育”一度被”工具化”:例如日本二战以前,用体育来做为驯化日本武士的工具,强调为国家效忠;晚清以降,较长的一段时间,深重的民...
【文章来源】:成都体育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1.2.1 对中日两国体育概念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总结
1.2.2 研究方法多样
1.2.3 简要总结了中日两国体育概念的传入及演变
2 文献综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历史分析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概念史方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概念变迁概况
4.1.1 晚清民国时期的体育概念
4.1.2 新中国成立至 20 世纪 70 年代初
4.1.3 改革开放至今的体育概念
4.1.4 当前我国体育概念存在的问题
4.2 近代以来日本体育概念变迁概况
4.2.1 日本明治维新至二战的体育概念
4.2.2 二战至东京奥运会的体育概念
4.2.3 东京奥运会至今日本的体育概念
4.2.4 当前日本体育概念现状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民国时期体育概念之探析[J]. 杨永昌,焦玉雷.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10)
[2]体育概念研究进展[J]. 张洪潭. 体育与科学. 2011(03)
[3]我国体育概念的界定[J]. 陆作生. 体育学刊. 2010(12)
[4]日本体育概念的发展演变[J]. 严春辉,张志成,韩飞,孙喜和. 体育文化导刊. 2010(11)
[5]体育概念定义的辩证批判[J]. 王学实,戴萌,李倩.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01)
[6]“体育”术语与实践的矛盾及体育概念的争论[J]. 孟凡强. 体育学刊. 2009(01)
[7]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体育事业统计体系的演进与思考[J]. 权德庆,徐文强,安儒亮,白跃世,马迅,朱书祥,党友平,李伟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01)
[8]我国体育概念演变探析[J]. 刘喜山. 体育文化导刊. 2008(08)
[9]我国对体育功能认识的变迁[J]. 王恒,冯胜刚. 体育文化导刊. 2008(07)
[10]体育是什么?——关于体育界定的若干视角[J]. 熊文,沈喆,李荣芝.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11)
本文编号:3042404
【文章来源】:成都体育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1.2.1 对中日两国体育概念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总结
1.2.2 研究方法多样
1.2.3 简要总结了中日两国体育概念的传入及演变
2 文献综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历史分析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概念史方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概念变迁概况
4.1.1 晚清民国时期的体育概念
4.1.2 新中国成立至 20 世纪 70 年代初
4.1.3 改革开放至今的体育概念
4.1.4 当前我国体育概念存在的问题
4.2 近代以来日本体育概念变迁概况
4.2.1 日本明治维新至二战的体育概念
4.2.2 二战至东京奥运会的体育概念
4.2.3 东京奥运会至今日本的体育概念
4.2.4 当前日本体育概念现状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民国时期体育概念之探析[J]. 杨永昌,焦玉雷.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10)
[2]体育概念研究进展[J]. 张洪潭. 体育与科学. 2011(03)
[3]我国体育概念的界定[J]. 陆作生. 体育学刊. 2010(12)
[4]日本体育概念的发展演变[J]. 严春辉,张志成,韩飞,孙喜和. 体育文化导刊. 2010(11)
[5]体育概念定义的辩证批判[J]. 王学实,戴萌,李倩.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01)
[6]“体育”术语与实践的矛盾及体育概念的争论[J]. 孟凡强. 体育学刊. 2009(01)
[7]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体育事业统计体系的演进与思考[J]. 权德庆,徐文强,安儒亮,白跃世,马迅,朱书祥,党友平,李伟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01)
[8]我国体育概念演变探析[J]. 刘喜山. 体育文化导刊. 2008(08)
[9]我国对体育功能认识的变迁[J]. 王恒,冯胜刚. 体育文化导刊. 2008(07)
[10]体育是什么?——关于体育界定的若干视角[J]. 熊文,沈喆,李荣芝.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11)
本文编号:3042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04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