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基于动力学视角的复合式力量训练机制、特征及方法应用

发布时间:2021-03-24 16:27
  基于动力学视角对国内外力量训练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不同条件下复合式力量训练方法的使用原则。研究表明:最大力量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输出功率和运动表现,但其效果随力量水平增加而减少;力量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合理安排爆发力训练更能有效提升运动表现;复合式训练能使张力——速度曲线对应部分全面发展;复合式训练常应用于力量储备阶段、赛季前阶段或利用"PAP热身方案"提高运动表现;PAP"开窗期"的检测难度和个体差异较大,对训练条件要求也较高。结论:最大力量训练应贯穿力量训练计划始终且在力量水平较低时需重点进行;复合式训练能够在提高力量水平的同时,保证专项动作速度要求,其效率比传统力量训练更具优势,但操作难度较大,实践中需根据运动员个体差异、项目差异、备战阶段等综合考虑。 

【文章来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0,46(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动力学视角的复合式力量训练机制、特征及方法应用


图1 张力-速度曲线[3]

时间曲线,力量,时间曲线


力量爆发速率(RFD)指极短时间内动作的力量由小变大的加速度,用来评价快速力量能力[10]。RFD显示了肌肉发力的时间特征,体现了不同时间区间力量增长加速度的能力。RFD由力量-时间曲线(见图2)的斜率(Δforce/ Δtime)决定[3]。研究表明,曲线上50~250 ms与快速、敏捷的动作相关,如跳跃、冲刺、变向运动等。力量峰值则需要大于300 ms才可以产生[11]。鉴于上述原因,有学者建议使用末端释放训练提高力量速度和整体功率输出[12]。大负荷抗阻训练可促使力量水平较低者等长收缩肌力峰值和RFD明显增加;而高水平运动员,大负荷抗阻训练也能提高其力量储备,对力量爆发速率产生积极影响,但合理安排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RFD和功率输出的提高比单纯大负荷抗阻训练更有效[9,13-14]。1.4 最佳负荷

运动疲劳,间歇时间


复合式训练中两种类型训练的间歇时间是训练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发现,间歇时间过长[31-32]或过短[33-34]都会影响运动员爆发力增幅效果。为探讨最佳间歇时间及其出现的机制,学者们分别对不同人群、不同间歇时间诱导的爆发力增强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4 min是最佳间歇时间,且无性别差异[35];间歇时间小于4 min或大于12 min时爆发力增强效果不明显[36];力量水平与间歇时间有关,4~8 min是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爆发力增强的最佳间歇时间,明显高于未接受过系统训练的普通人[37];不同项目运动员最佳间歇时间存在差异,爆发力型项目运动员的最佳间歇时间为5~10 min,耐力型项目运动员则为1~3 min[38]。由此可知,大负荷训练后爆发力增强的最佳间歇时间与运动员肌肉力量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力量越大最佳间歇时间也越长。在训练实践中,建议力量水平较低者进行复合式训练的间歇时间为2~5 min,力量水平较高者间歇时间为4~10 min。大负荷训练后运动表现的提高是由于PAP获得的肌力增强大于运动疲劳导致的运动能力下降而实现的。一般将运动表现提高的这段时间称为PAP“开窗期” [39]。“开窗期”存在两个阶段,第一个开窗期出现在大负荷训练的开始阶段,此阶段运动强度和负荷量对肌肉的刺激程度尚处于积累过程,PAP作用不明显,开窗期持续时间较短。随着运动量的不断增加,肌肉疲劳程度逐渐加深,一旦疲劳超过PAP增强作用,肌肉爆发力可能会呈现下降的状况。大负荷训练结束后,经过适当的恢复,运动疲劳逐渐减弱,PAP的增强作用开始占据主导,出现第二个开窗期。此阶段爆发力增强幅度和持续时间均超过第一个开窗期(见图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激活后增强效应的间歇时间对下蹲跳高度影响的Meta分析[J]. 梁美富,郭文霞,孔振兴,曲淑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8(02)
[2]激活后增强效应的生理机制、影响因素与应用策略[J]. 刘瑞东,李庆.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06)
[3]复合式训练研究进展[J]. 周彤,章碧玉.  体育科学. 2017(10)
[4]激活后增强效应研究进展述评[J]. 姜自立,李庆.  体育学刊. 2016(01)
[5]预负荷练习对肌肉力量的影响研究[J]. 周爱国,闫龙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06)
[6]论末端释放训练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J]. 王锋,李成梁,王新雷,孙萍.  体育科学. 2015(04)
[7]功能训练体系分类研究[J]. 李笋南,齐光涛,宋陆陆,程翀.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5(02)
[8]竞技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热点及启示[J]. 陈小平,褚云芳,纪晓楠.  体育科学. 2014(02)

硕士论文
[1]不同相对力量运动员后激活增强效应的差异性分析[D]. 郎殿栋.北京体育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98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098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7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