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活动与焦虑和抑郁评分变化轨迹之间的关联
发布时间:2021-03-25 20:32
目的分析不同运动量的体育活动持续状态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轨迹之间的关联,为更好认识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焦虑、抑郁发展情况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山东省某综合性大学2017级1 265名学生进行5次随访,使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潜在类线性混合模型识别焦虑、抑郁评分变化轨迹,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5次调查小运动量的体育活动持续状态与焦虑和抑郁评分变化轨迹之间的关联。结果每次均为小运动量者940名(74.3%),每次均为中等或大运动量者325名(25.7%)。焦虑评分变化轨迹被分为低水平组、高水平-下降组、高水平组,分别为686(54.2%)、144(11.4%)、435(34.4%)名;抑郁评分变化轨迹被分为低水平组、中水平-下降组、高水平组、中水平-上升组,分别为604(47.8%)、170(13.4%)、177(14.0%)、314(24.8%)名。以中等或大运动量学生作为参照,持续为小运动量状态会增加焦虑保持在高水平的风险(OR=1.78)、使抑郁评分在中等水平继续降低的可能性降低(OR=0.67)、增加抑郁评...
【文章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20,41(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大学生焦虑评分变化轨迹的分类
分别拟合抑郁评分与调查次数之间的一次、二次及三次多项式函数,发现在多项式为二次且类别数为4时BIC最小,故依此构建本研究最终的抑郁评分变化轨迹。根据不同曲线特征,将轨迹分别记为低水平组(类别1)、中水平-下降组(类别2)、高水平组(类别3)、中水平-上升组(类别4)。见图2。各组中研究对象人数及构成比分别为604 (47.8%)、170 (13.4%)、177 (14.0%)、314(24.8%)人。2.4 运动量持续状态与焦虑和抑郁评分变化轨迹的关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J]. 黄琦,王媛,张瑞鑫. 四川体育科学. 2020(02)
[2]上海市大学生体力活动屏幕时间与焦虑及睡眠质量相关性[J]. 叶梅,翟向宇,谷倩,黄涛,范翔. 中国学校卫生. 2019(10)
[3]体力活动干预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改善效果与代谢机制[J]. 姚崇,赵闪光,毛志宏,惠琪,强家豪,马强,王保平,严军虎,池爱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4]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不同潜在类别的增长混合模型研究[J]. 王志鑫,韩红娟,刘龙,余红梅.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8(09)
[5]广西壮族大学生锻炼与睡眠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心理健康影响[J]. 邓欣,马明坤,黄柳倩. 中国学校卫生. 2018(02)
[6]大学生体育活动与抑郁的关系:性别差异的影响[J]. 肖蓉,王齐秀子,郑泽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7(09)
[7]体育锻炼影响女大学生抑郁的多重中介效应[J]. 徐唯,李雁.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08)
[8]大学生身体锻炼与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J]. 蒋钦,屈东玲,王恩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05)
[9]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 牛一农,于芳,付奕. 湖北体育科技. 2017(02)
[10]大学生体育运动与生命意义感关系[J]. 丁思远,肖蓉,张照. 中国学校卫生. 2016(03)
硕士论文
[1]安徽省某高职院校大学生焦虑抑郁现状研究[D]. 武晓升.山东大学 2016
[2]焦虑自评量表在我国高校大学生中应用的评价研究[D]. 周永安.南方医科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00283
【文章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20,41(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大学生焦虑评分变化轨迹的分类
分别拟合抑郁评分与调查次数之间的一次、二次及三次多项式函数,发现在多项式为二次且类别数为4时BIC最小,故依此构建本研究最终的抑郁评分变化轨迹。根据不同曲线特征,将轨迹分别记为低水平组(类别1)、中水平-下降组(类别2)、高水平组(类别3)、中水平-上升组(类别4)。见图2。各组中研究对象人数及构成比分别为604 (47.8%)、170 (13.4%)、177 (14.0%)、314(24.8%)人。2.4 运动量持续状态与焦虑和抑郁评分变化轨迹的关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J]. 黄琦,王媛,张瑞鑫. 四川体育科学. 2020(02)
[2]上海市大学生体力活动屏幕时间与焦虑及睡眠质量相关性[J]. 叶梅,翟向宇,谷倩,黄涛,范翔. 中国学校卫生. 2019(10)
[3]体力活动干预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改善效果与代谢机制[J]. 姚崇,赵闪光,毛志宏,惠琪,强家豪,马强,王保平,严军虎,池爱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4]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不同潜在类别的增长混合模型研究[J]. 王志鑫,韩红娟,刘龙,余红梅.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8(09)
[5]广西壮族大学生锻炼与睡眠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心理健康影响[J]. 邓欣,马明坤,黄柳倩. 中国学校卫生. 2018(02)
[6]大学生体育活动与抑郁的关系:性别差异的影响[J]. 肖蓉,王齐秀子,郑泽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7(09)
[7]体育锻炼影响女大学生抑郁的多重中介效应[J]. 徐唯,李雁.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08)
[8]大学生身体锻炼与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J]. 蒋钦,屈东玲,王恩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05)
[9]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 牛一农,于芳,付奕. 湖北体育科技. 2017(02)
[10]大学生体育运动与生命意义感关系[J]. 丁思远,肖蓉,张照. 中国学校卫生. 2016(03)
硕士论文
[1]安徽省某高职院校大学生焦虑抑郁现状研究[D]. 武晓升.山东大学 2016
[2]焦虑自评量表在我国高校大学生中应用的评价研究[D]. 周永安.南方医科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00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00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