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高校大学生运动猝死的认知及规避机制探索

发布时间:2021-03-27 15:52
  运动性猝死是近几年来各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运动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收集了近几年来大学生在运动中发生猝死相关的信息,分析了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特点和原因,对3个课题组150例大学生运动猝死案例进行文献资料分析。研究认为:20~30岁人群猝死平均百分比为17.63%,猝死案例中学生身份为6.70%,大学生运动猝死是一个低概率事件;从发生猝死的成因看,运动、劳累诱发猝死为11.37%,心源性猝死平均百分比占71.35%,其次为脑源性猝死占15.86%,运动不是猝死的主因,而是猝死的诱因之一,先天性生理疾病才是猝死的主因。 

【文章来源】:当代体育科技. 2020,10(1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大学生运动猝死案例分析及认知调查
    2.1 运动猝死、大学生运动猝死的病理学分析
    2.2 运动猝死的多方认知
        2.2.1 大学生对运动猝死的认知
        2.2.2 高校工作者对运动猝死的认知
3 高校运动猝死的医学监督防卫机制建议及策略
    3.1 把好“入校医学筛查、赛前身体检查、赛中医学监督、赛后医学跟踪”四关
    3.2 分对象、分级别、早预防、建档案、实宣传
    3.3 建队伍、搞培训、早救护、早预防
    3.4 定规则、建机制、购保险、早处置,妥善处理猝死或伤害
4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大学生运动猝死致因调查及预防策略研究[J]. 牛文君.  运动. 2018(01)
[2]大学生运动猝死特征与防范对策[J]. 颜乾勇,孙勤国,贾炳涛.  当代体育科技. 2017(34)
[3]健康教育对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急救能力的影响[J]. 徐美芳,顾洁.  中国健康教育. 2017(04)
[4]高校运动猝死特征与预防措施[J]. 詹海玲,袁雷鸣.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4)
[5]我国高校大学生运动猝死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 王云峰.  安徽体育科技. 2014(04)
[6]大学生运动猝死调查与风险预警研究[J]. 谢庆芝,邱祖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02)
[7]高校内发生运动猝死的原因调查及预防对策[J]. 冯大志,沈雁飞.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11)
[8]对校园学生运动性猝死原因与预防对策的探讨[J]. 彭许翔.  海峡科学. 2012(08)
[9]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的调查研究[J]. 高晓嶙,常芸.  中国体育科技. 2009(02)
[10]本世纪初大学生猝死病例分析[J]. 殷雪芬.  中国校医. 2007(06)



本文编号:3103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03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8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