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亚锦赛中国男篮发展空间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0 17:38
在2013年八月,在菲律宾开始了第27届亚锦赛的激烈角逐,中国男子篮球队共进行了八场比赛,最终共赢得了五场比赛的胜利,三场失利的对手分别是韩国、伊朗和中华台北队,在与中华台北队的淘汰赛当中,中国队最高领先比分达到了十七分,但是在比赛最后还是被对手逆转,输给了对手,最后无缘前四名,这也是中国男篮从1975年开始取得的最糟糕的战绩,在2014年2月2日也放弃了申请世界杯外卡的资格,16年来首次无缘世界杯。中国男篮在本届亚洲男篮锦标赛的表现并不能让国人满意,这让我们对中国男篮未来发展感到忧虑。本届比赛伊朗队取得了冠军,东道主菲律宾队取得了亚军,韩国取得季军,淘汰中国队进入前四的中华台北队取得第四名,由此可见,亚洲男篮的整体格局在发生着变化,许多球队之间的差距已经不是非常明显,尤其是西亚球队的崛起,本届亚锦赛伊朗队以骄人的战绩夺得了冠军。通过观察中国男篮在第27届亚锦赛的表现,发现在进攻和防守两方面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以中国男篮在本届亚锦赛共进行八场比赛的其中三场比赛为研究内容,其中这三场比赛均是中国队败北的比赛,通过反复的观看比赛录像,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通过临场数据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争...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中国男篮进攻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1.3.2 中国男篮防守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观察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和归纳法
3.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队与韩国、伊朗、中华台北队基本身体情况的对比分析
3.1.1 中国队与韩国、伊朗、中华台北平均年龄的对比分析
3.1.2 中国队与韩国、伊朗、中华台北身高对比分析
3.2 中国队与韩国、伊朗、中华台北进攻能力对比分析
3.2.1 比赛中出手次数比较分析
3.2.2 两分球出手次数与命中分析
3.2.3 三分球出手次数与命中率分析
3.2.4 罚球次数与命中率分析
3.2.5 全场失误情况分析
3.2.6 二次进攻能力分析
3.2.7 助攻能力比较分析
3.3 中国队与韩国、伊朗、中华台北防守能力对比分析
3.3.1 失分情况分析
3.3.2 抢防守篮板球能力的分析
3.3.3 抢断球能力分析
3.3.4 盖帽能力分析
3.3.5 防守犯规分析
3.3.6 中国男篮防守战术分析
3.4 通过本届亚洲男篮锦标赛看中国男篮未来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美男篮篮板球争抢技术比较分析[J]. 张慧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S2)
[2]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抢球能力对比分析[J]. 李燕来.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3]第29届奥运会男篮比赛中外优秀后卫进攻能力比较研究[J]. 尹贻伟. 四川体育科学. 2011(04)
[4]世界篮球技战术发展新趋势——以第16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为例[J]. 毕仲春,宫鲁鸣,叶庆辉,单曙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04)
[5]析当代竞技篮球比赛身体对抗特征——兼论我国男子篮球队身体对抗差距与成因[J]. 欧岳山,刘艳芳. 中国体育科技. 2010(03)
[6]第29届奥运会中外男篮防守能力指标的比较分析[J]. 林华. 内江科技. 2010(02)
[7]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防守竞技能力分析[J]. 王小安.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09)
[8]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的对比分析[J]. 肖泽民. 安徽体育科技. 2009(04)
[9]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与竞争对手技术对比分析[J]. 杨宏兴,李彦龙. 山西体育科技. 2009(02)
[10]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的分析[J]. 刘晓华,高瞻.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03)
硕士论文
[1]第25届亚锦赛中外男篮后卫队员攻击能力的比较研究[D]. 李大巍.河北师范大学 2010
[2]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男篮比赛决赛阶段山东队进攻失误分析[D]. 颜文博.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25届亚锦赛中国男篮进攻、防守和篮板球技术的调查研究[D]. 徐秉权.四川师范大学 2010
[4]25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篮板球争抢和运用能力对比研究[D]. 李陆兵.沈阳体育学院 2010
[5]第十五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投篮技术运用分析[D]. 李成军.东北师范大学 2009
[6]中国男篮中锋与世界优秀男篮中锋攻防能力的比较分析[D]. 徐琳琳.东北师范大学 2007
[7]第28届奥运会中外男篮外线队员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和对策研究[D]. 孙玉龙.河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30058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中国男篮进攻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1.3.2 中国男篮防守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观察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和归纳法
3.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队与韩国、伊朗、中华台北队基本身体情况的对比分析
3.1.1 中国队与韩国、伊朗、中华台北平均年龄的对比分析
3.1.2 中国队与韩国、伊朗、中华台北身高对比分析
3.2 中国队与韩国、伊朗、中华台北进攻能力对比分析
3.2.1 比赛中出手次数比较分析
3.2.2 两分球出手次数与命中分析
3.2.3 三分球出手次数与命中率分析
3.2.4 罚球次数与命中率分析
3.2.5 全场失误情况分析
3.2.6 二次进攻能力分析
3.2.7 助攻能力比较分析
3.3 中国队与韩国、伊朗、中华台北防守能力对比分析
3.3.1 失分情况分析
3.3.2 抢防守篮板球能力的分析
3.3.3 抢断球能力分析
3.3.4 盖帽能力分析
3.3.5 防守犯规分析
3.3.6 中国男篮防守战术分析
3.4 通过本届亚洲男篮锦标赛看中国男篮未来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美男篮篮板球争抢技术比较分析[J]. 张慧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S2)
[2]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抢球能力对比分析[J]. 李燕来.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3]第29届奥运会男篮比赛中外优秀后卫进攻能力比较研究[J]. 尹贻伟. 四川体育科学. 2011(04)
[4]世界篮球技战术发展新趋势——以第16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为例[J]. 毕仲春,宫鲁鸣,叶庆辉,单曙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04)
[5]析当代竞技篮球比赛身体对抗特征——兼论我国男子篮球队身体对抗差距与成因[J]. 欧岳山,刘艳芳. 中国体育科技. 2010(03)
[6]第29届奥运会中外男篮防守能力指标的比较分析[J]. 林华. 内江科技. 2010(02)
[7]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防守竞技能力分析[J]. 王小安.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09)
[8]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的对比分析[J]. 肖泽民. 安徽体育科技. 2009(04)
[9]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与竞争对手技术对比分析[J]. 杨宏兴,李彦龙. 山西体育科技. 2009(02)
[10]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的分析[J]. 刘晓华,高瞻.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03)
硕士论文
[1]第25届亚锦赛中外男篮后卫队员攻击能力的比较研究[D]. 李大巍.河北师范大学 2010
[2]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男篮比赛决赛阶段山东队进攻失误分析[D]. 颜文博.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25届亚锦赛中国男篮进攻、防守和篮板球技术的调查研究[D]. 徐秉权.四川师范大学 2010
[4]25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篮板球争抢和运用能力对比研究[D]. 李陆兵.沈阳体育学院 2010
[5]第十五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投篮技术运用分析[D]. 李成军.东北师范大学 2009
[6]中国男篮中锋与世界优秀男篮中锋攻防能力的比较分析[D]. 徐琳琳.东北师范大学 2007
[7]第28届奥运会中外男篮外线队员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和对策研究[D]. 孙玉龙.河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30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30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