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届奥运会男子乒乓球技术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19:46
本文通过对第30届奥运会男子前8名选手的比赛录像进行观察,从中对发球、接发球以及第三、第四和第五板,运动员发球区域与旋转、面对不同区域的来球所用正反手使用比例、所用技术比例、回球区域以及得失分所用技术、所在区域进行统计。并结合以往国际大赛中其他专家学者对当时乒乓球男子技术特征的分析进行对比。根据乒乓球运动发展规律,利用逻辑分析法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从中总结出当今乒乓球运动男子技术的特征,找出存在的技术缺陷,探寻出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发球中不让对方有高质量的进攻为主要目的,以正手发球为主,配合逆旋转,方便第三板反手上手。站位上仍以传统的正手位为主,但中路的站位相比以往有大幅度提升,反手站位较少。旋转上以侧下旋为主,不让对手有较好的进攻机会,配合旋转强烈的纯下旋、侧旋以及侧上和不转的发球,以便对对方造成接球质量不高,为自己创造机会。反手发球旋转变化不多。落点以对方正手位短球为主,中路为辅,反手位很少。发球得失分所占总体得分比例不大,共占7.28%,得分主要区域为对方正手位近网区域。2、在接发球中反手使用率较高,对正手位的短球运动员往往也会用反手来接球。接...
【文章来源】:吉林体育学院吉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球台区域划分注:以右手持拍为例,1、4、7为正手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机时代世界乒乓球优秀男子选手技战术量化统计与分析[J]. 王樱桃,楚简,蔡学玲.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02)
[2]乒乓球非常规技术动作研究[J]. 林丽珍,田麦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09)
[3]张继科右2/3台反手侧拧接发球技术效果研究[J]. 翟洪军,李振彪,赵卫滨.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02)
[4]浅析乒乓球运动中的弧圈球技术[J]. 刘金香.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2010(03)
[5]基于属性重要性的乒乓球比赛技术诊断[J]. 王杰,虞丽娟,张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9(06)
[6]对乒乓球技术评估标准的再研究[J]. 李振彪,单颖,李浩松,孙雷.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10)
[7]对王皓在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比赛中的技术分析与研究[J]. 李悦玲. 体育科技. 2009(03)
[8]乒乓球技术力学原理分析[J]. 马勇.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2)
[9]论反手反面技术的优越性[J]. 赵刚.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10]48届世乒赛男子优秀运动员技术特征及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的研究[J]. 李宇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5(06)
硕士论文
[1]优秀直板运动员马琳、王皓、许昕技战术特征对比分析[D]. 杜旭.北京体育大学 2012
[2]对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分析[D]. 杜雪玲.北京体育大学 2012
[3]中欧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反手位技战术特征研究[D]. 刘亮.北京体育大学 2011
[4]当今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主力队员的技战术运用特点研究[D]. 施旭辉.北京体育大学 2011
[5]对我国优秀运动员马龙、张继科技战术特征的比较分析[D]. 聂亮亮.北京体育大学 2011
[6]乒乓球技术打法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趋势[D]. 刘怀杰.辽宁师范大学 2011
[7]对乒乓球技战术分析统计方法的新探讨[D]. 李强.上海体育学院 2011
[8]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特点研究[D]. 高亮.西安体育学院 2011
[9]反拉弧圈球在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中运用的研究[D]. 崔洪岐.沈阳体育学院 2011
[10]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前八名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的数学模拟诊断比较[D]. 张海峰.山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35899
【文章来源】:吉林体育学院吉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球台区域划分注:以右手持拍为例,1、4、7为正手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机时代世界乒乓球优秀男子选手技战术量化统计与分析[J]. 王樱桃,楚简,蔡学玲.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02)
[2]乒乓球非常规技术动作研究[J]. 林丽珍,田麦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09)
[3]张继科右2/3台反手侧拧接发球技术效果研究[J]. 翟洪军,李振彪,赵卫滨.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02)
[4]浅析乒乓球运动中的弧圈球技术[J]. 刘金香.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2010(03)
[5]基于属性重要性的乒乓球比赛技术诊断[J]. 王杰,虞丽娟,张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9(06)
[6]对乒乓球技术评估标准的再研究[J]. 李振彪,单颖,李浩松,孙雷.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10)
[7]对王皓在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比赛中的技术分析与研究[J]. 李悦玲. 体育科技. 2009(03)
[8]乒乓球技术力学原理分析[J]. 马勇.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2)
[9]论反手反面技术的优越性[J]. 赵刚.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10]48届世乒赛男子优秀运动员技术特征及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的研究[J]. 李宇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5(06)
硕士论文
[1]优秀直板运动员马琳、王皓、许昕技战术特征对比分析[D]. 杜旭.北京体育大学 2012
[2]对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分析[D]. 杜雪玲.北京体育大学 2012
[3]中欧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反手位技战术特征研究[D]. 刘亮.北京体育大学 2011
[4]当今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主力队员的技战术运用特点研究[D]. 施旭辉.北京体育大学 2011
[5]对我国优秀运动员马龙、张继科技战术特征的比较分析[D]. 聂亮亮.北京体育大学 2011
[6]乒乓球技术打法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趋势[D]. 刘怀杰.辽宁师范大学 2011
[7]对乒乓球技战术分析统计方法的新探讨[D]. 李强.上海体育学院 2011
[8]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特点研究[D]. 高亮.西安体育学院 2011
[9]反拉弧圈球在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中运用的研究[D]. 崔洪岐.沈阳体育学院 2011
[10]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前八名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的数学模拟诊断比较[D]. 张海峰.山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35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3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