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啦啦操赛事推广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17 12:01
作为“团结、时尚、活力、阳光”化身的啦啦操运动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现已在100多个国家开展的如火如荼,我国也不例外。自2008年起,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实行政府放权,企业办事的啦啦操竞赛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赛事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为更好发展啦啦操赛事,分析制约啦啦操赛事推广的因素,因此本文以2008-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啦啦操赛事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并得出如下结论:(1)为适应啦啦操赛事发展的需要,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建立了啦啦操赛事管理组织机构、与体育经纪公司和教育部门合作,并采取了推广达标、赛事积分、全国啦啦操示范窗口学校等措施助推赛事发展。(2)2008-2013年啦啦操赛事推广途径主要包括学校推广、培训推广、媒体推广、赛事的组织进行推广。(3)从2008年起,啦啦操赛事的推广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从设置联赛起,赛区数量由6站增加至17站,啦啦操赛事规模由10000人大幅增加到35000人,竞赛规则更规范和严谨,竞赛项目不断丰富,竞赛分组逐渐合理...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蹦床技巧协会啦啦操分会全国啦啦操竞赛委员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CUBS)赛事推广解析[J]. 王硕,霍笑敏,路明晶.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12)
[2]我国体育经纪公司运行模式创新研究[J]. 陆榆,梁晶. 商业经济. 2013(03)
[3]我国啦啦操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 周丹.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18)
[4]我国啦啦操项目市场化推广策略研究——以“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推广为例[J]. 邱建钢.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2(06)
[5]我国啦啦操“五级”赛事体系构建的思考[J]. 邱建钢.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09)
[6]中美两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J]. 林柔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04)
[7]后奥运时代对WMA赛事推广的探析[J]. 雷萌,王冬慧,于德海,李亮.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1(04)
[8]啦啦操竞赛规则演变及对策研究[J]. 李红运,王莉. 四川体育科学. 2011(03)
[9]高校啦啦队赛事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理论研究[J]. 马青山,季刚,刘利. 大家. 2011(11)
[10]浙江省啦啦操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从省首届体育大会啦啦操比赛探讨我省啦啦操运动[J]. 张晓瑛. 浙江体育科学. 2011(01)
博士论文
[1]啦啦队运动的文化诠释及体育赛场啦啦队活动的组织运行模式[D]. 张庆如.北京体育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商业性体育竞赛对我国田径赛事推广的启示[D]. 侯丁一.福建师范大学 2013
[2]啦啦操在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学校的推广策略研究[D]. 陈文英.成都体育学院 2012
[3]中美啦啦操赛事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D]. 郝仕芳.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中日竞技啦啦操的比较研究[D]. 黎佳佳.北京体育大学 2011
[5]2010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高校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技术分析[D]. 李小花.华东师范大学 2011
[6]亚运啦啦队选拔赛及我国高校啦啦队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D]. 田春娟.河北师范大学 2011
[7]我国高校啦啦队推广模式研究[D]. 冷倩.华东师范大学 2010
[8]CBA职业联赛市场推广文化学分析[D]. 王永.北京体育大学 2007
[9]对我国啦啦队竞赛及组织运行的分析[D]. 常蕾.北京体育大学 2007
[10]体育赛事市场化研究[D]. 徐伟.江西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43419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蹦床技巧协会啦啦操分会全国啦啦操竞赛委员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CUBS)赛事推广解析[J]. 王硕,霍笑敏,路明晶.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12)
[2]我国体育经纪公司运行模式创新研究[J]. 陆榆,梁晶. 商业经济. 2013(03)
[3]我国啦啦操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 周丹.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18)
[4]我国啦啦操项目市场化推广策略研究——以“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推广为例[J]. 邱建钢.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2(06)
[5]我国啦啦操“五级”赛事体系构建的思考[J]. 邱建钢.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09)
[6]中美两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J]. 林柔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04)
[7]后奥运时代对WMA赛事推广的探析[J]. 雷萌,王冬慧,于德海,李亮.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1(04)
[8]啦啦操竞赛规则演变及对策研究[J]. 李红运,王莉. 四川体育科学. 2011(03)
[9]高校啦啦队赛事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理论研究[J]. 马青山,季刚,刘利. 大家. 2011(11)
[10]浙江省啦啦操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从省首届体育大会啦啦操比赛探讨我省啦啦操运动[J]. 张晓瑛. 浙江体育科学. 2011(01)
博士论文
[1]啦啦队运动的文化诠释及体育赛场啦啦队活动的组织运行模式[D]. 张庆如.北京体育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商业性体育竞赛对我国田径赛事推广的启示[D]. 侯丁一.福建师范大学 2013
[2]啦啦操在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学校的推广策略研究[D]. 陈文英.成都体育学院 2012
[3]中美啦啦操赛事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D]. 郝仕芳.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中日竞技啦啦操的比较研究[D]. 黎佳佳.北京体育大学 2011
[5]2010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高校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技术分析[D]. 李小花.华东师范大学 2011
[6]亚运啦啦队选拔赛及我国高校啦啦队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D]. 田春娟.河北师范大学 2011
[7]我国高校啦啦队推广模式研究[D]. 冷倩.华东师范大学 2010
[8]CBA职业联赛市场推广文化学分析[D]. 王永.北京体育大学 2007
[9]对我国啦啦队竞赛及组织运行的分析[D]. 常蕾.北京体育大学 2007
[10]体育赛事市场化研究[D]. 徐伟.江西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43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43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