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1-04-26 13:13
为了考察身体自尊、体育锻炼、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是否存在关系,什么类型的体育锻炼模式才能对心理弹性的效益最大化,是什么机制导致了体育锻炼对心理弹性产生影响的,围绕以上问题,本研究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使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一以匿名的方式向初中生和高中生派发了70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647份。量表内容包括体育锻炼等级量表、身体自尊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人口信息统计资料等,该问卷共同方法偏差控制良好。研究一的结果显示:(1)中学生低程度运动锻炼中学生有362人,占样本总人数的55.95%;(2)年级在体育锻炼中的主效应显著(F=3.741,p<0.002),性别在体育锻炼中的主效应也达到显著水平(F=42.51,p<0.000)性别和年级在体育锻炼中的交互作用显著(F=3.72,p<0.003);(3)身体自尊分别与体育锻炼(r=-0.2**)、社会支持(r=-0.17**)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体育锻炼分别与社会支持(r=0.14**)与心理弹性(r=...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心理弹性的概况
1.1.1 心理弹性的概念
1.1.2 心理弹性的功能
1.1.3 心理弹性的理论
1.1.4 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1.2 体育锻炼的概况
1.2.1 体育锻炼的概念
1.2.2 体育锻炼的作用
1.2.3 体育锻炼的机制解释
1.2.4 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
1.3 身体自尊的概况
1.3.1 身体自尊的概念
1.3.2 身体自尊的相关研究
1.4 社会支持的研究概况
1.4.1 社会支持的概念
1.4.2 社会支持的作用
1.4.3 社会支持的内部工作模式
1.4.4 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3.1 研究目的
2.3.2 理论意义
2.3.3 实践意义
3 研究一中学生体育锻炼、身体自尊、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查阅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人口学变量
3.2.4 共同方法偏差控制
3.3 问卷数据处理
3.4 研究程序
3.5 研究结果
3.5.1 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
3.5.2 中学生身体自尊情况
3.5.3 中学生社会支持的特征
3.5.4 中学生心理弹性的特征
3.5.5 中学生的身体自尊、体育锻炼、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的相关分析
3.5.6 社会支持在体育锻炼和心理弹性间的中介效应
3.6 讨论
3.6.1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特征分析
3.6.2 中学生身体自尊、社会支持以及心理弹性的特征分析
3.6.3 中学生体育锻炼身体自尊、社会支持以及心理弹性的关系分析
3.6.4 社会支持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3.7 结论
4 研究二不同体育锻炼类型对初中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及测量程序
4.3 研究结果
4.3.1 初中生心理弹性与同学关系的特征
4.3.2 不同体育锻炼对初中生心理弹性与同学关系的影响
4.4 讨论
4.5 结论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理弹性”与青少年品德教育契合的方法[J]. 曾茗.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33)
[2]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认知能力和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 温煦. 体育科学. 2015(03)
[3]儿童青少年抗逆力测量中文版在北京青少年中的适用性研究[J]. 向小平,田国秀,王曦影,韩丽丽. 中国青年研究. 2014(05)
[4]边缘青少年反社会行为体育干预模式探究[J]. 周泽鸿,李琳. 体育文化导刊. 2014(03)
[5]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 孙仕秀,关影红,覃滟云,张露,范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1)
[6]中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J]. 欧阳翠云. 德州学院学报. 2012(06)
[7]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以汶川地震后的青少年为例[J]. 朱清,范方,郑裕鸿,孙仕秀,张露,田卫卫.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4)
[8]基于文化的心理复原力研究[J]. 韩黎,张妍,郑涌. 心理学探新. 2012(03)
[9]心理弹性与体育教学互动关系研究[J]. 齐圆圆. 大庆社会科学. 2011(05)
[10]青少年感恩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 郑裕鸿,范方,喻承甫,罗廷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05)
博士论文
[1]东西方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故事讲述、价值观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D]. 阮思贤(Kate Nguyen).陕西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61473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心理弹性的概况
1.1.1 心理弹性的概念
1.1.2 心理弹性的功能
1.1.3 心理弹性的理论
1.1.4 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1.2 体育锻炼的概况
1.2.1 体育锻炼的概念
1.2.2 体育锻炼的作用
1.2.3 体育锻炼的机制解释
1.2.4 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
1.3 身体自尊的概况
1.3.1 身体自尊的概念
1.3.2 身体自尊的相关研究
1.4 社会支持的研究概况
1.4.1 社会支持的概念
1.4.2 社会支持的作用
1.4.3 社会支持的内部工作模式
1.4.4 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3.1 研究目的
2.3.2 理论意义
2.3.3 实践意义
3 研究一中学生体育锻炼、身体自尊、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查阅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人口学变量
3.2.4 共同方法偏差控制
3.3 问卷数据处理
3.4 研究程序
3.5 研究结果
3.5.1 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
3.5.2 中学生身体自尊情况
3.5.3 中学生社会支持的特征
3.5.4 中学生心理弹性的特征
3.5.5 中学生的身体自尊、体育锻炼、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的相关分析
3.5.6 社会支持在体育锻炼和心理弹性间的中介效应
3.6 讨论
3.6.1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特征分析
3.6.2 中学生身体自尊、社会支持以及心理弹性的特征分析
3.6.3 中学生体育锻炼身体自尊、社会支持以及心理弹性的关系分析
3.6.4 社会支持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3.7 结论
4 研究二不同体育锻炼类型对初中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及测量程序
4.3 研究结果
4.3.1 初中生心理弹性与同学关系的特征
4.3.2 不同体育锻炼对初中生心理弹性与同学关系的影响
4.4 讨论
4.5 结论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理弹性”与青少年品德教育契合的方法[J]. 曾茗.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33)
[2]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认知能力和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 温煦. 体育科学. 2015(03)
[3]儿童青少年抗逆力测量中文版在北京青少年中的适用性研究[J]. 向小平,田国秀,王曦影,韩丽丽. 中国青年研究. 2014(05)
[4]边缘青少年反社会行为体育干预模式探究[J]. 周泽鸿,李琳. 体育文化导刊. 2014(03)
[5]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 孙仕秀,关影红,覃滟云,张露,范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1)
[6]中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J]. 欧阳翠云. 德州学院学报. 2012(06)
[7]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以汶川地震后的青少年为例[J]. 朱清,范方,郑裕鸿,孙仕秀,张露,田卫卫.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4)
[8]基于文化的心理复原力研究[J]. 韩黎,张妍,郑涌. 心理学探新. 2012(03)
[9]心理弹性与体育教学互动关系研究[J]. 齐圆圆. 大庆社会科学. 2011(05)
[10]青少年感恩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 郑裕鸿,范方,喻承甫,罗廷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05)
博士论文
[1]东西方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故事讲述、价值观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D]. 阮思贤(Kate Nguyen).陕西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61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6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