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兰州市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分析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6 14:46
  从2007年开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全国上下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普遍展开等等一系列的举措都表明,中小学学生的健康问题是比较显著的。青少年学生的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迫在眉睫得应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论文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真实参与甘肃省分区体质检测工作,对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整理分析。探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以便能为兰州市中小学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身体形态方面,小学生和高中生的身高基本呈正态分布,而初中生中,身高在160cm—180cm的学生比例较大,从人体生长发育规律来看,在这个阶段正是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期,受营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肺活量方面,与国家制定的良好值比较说明小学男生与良好值之间没有差而与国家制定的优秀值比较发现小学男生肺活量与优秀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3.速度素质方面,经过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速度素质在明显提高,女生的成绩参差不齐,男生的成绩普遍好于女生。4.耐力素质方面,兰州市中小学学生的耐力素质总体水平远不及国家设计标准。不及格率相对较高,及格率所占比重较高,从而说明总体耐力水平差。5.爆发力素质方面,小学属... 

【文章来源】: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课题的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对学生体质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对学生体质的研究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测试法
        2.2.3 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比较分析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现状分析
    3.1 兰州市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
        3.1.1 抽查的部分中小学学生基本情况
        3.1.2 身高、体重结果分析
        3.1.3 肺活量指标分析
        3.1.4 速度指标分析(50 米跑)
        3.1.5 耐力成绩分析,50 米×8(13 周岁以下),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3.1.6 爆发力指标的分析(立定跳远、仰卧起坐)
        3.1.7 柔韧性指标的分析(坐位体前屈)
第4章 兰州市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影响因素
    4.1 社会因素
    4.2 学校因素
    4.3 家庭因素
    4.4 个人因素
第5章 增强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5.1 社会方面
    5.2 学校方面
    5.3 家庭方面
    5.4 个人方面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附件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卡(一)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卡(二)
附录C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学生的操作技能及与健康相关的体适能(英文)[J]. Weiyun Chen,Steve Mason,Austin Hammond-Bennett,Sandy Zalmout.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2016(04)
[2]“欧盟”国家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举措及其启示[J]. 薛玉佩.  中国校外教育. 2010(S2)
[3]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干预性研究[J]. 常进全,孙卫华,户良斌,常玥.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
[4]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研究[J]. 张大超,李敏.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11)
[5]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 钟海明,苏仕君.  教学与管理. 2009(30)
[6]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 卢元镇.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05)
[7]从历史的角度看影响体育发展的因素——以广东、湖南体育发展为例[J]. 侯广斌,张曦,谭海豪,邓淑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9(08)
[8]中外国民体质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 吴萍.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9(03)
[9]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社会学研究[J]. 姚大林.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9(01)
[10]也谈关于学生体质素质持续下降的原因与对策[J]. 刘能.  体育师友. 2008(05)

博士论文
[1]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励.华中科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61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61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a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