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和2012年两届奥运会吴静钰技战术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11 16:19
跆拳道运动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跆拳道引进中国成为奥运会项目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竞技体育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优秀跆拳道选手吴静钰在2008年与2012年两届奥运会比赛中夺得冠军,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对吴静钰参加的第29届奥运和30届奥运会比赛中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分析。本文主要应用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吴静钰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内容进行相关的探讨,为吴静钰备战2016年巴西奥运会提供有效的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希望对未来的跆拳道发展状况提供更有意义的参考价值,也使得有关跆拳道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能够获取有用的知识。本研究的总结如下:1两届奥运会吴静钰使用率最高的都是横踢。在2008年奥运会上吴静钰技术的使用率最高的是后横踢,其次是下劈,下劈虽然是她的绝招技术,但是在比赛中的使用率远不及横踢。而在2012年的奥运会比赛中,她的腿法技术上使用率最高的是前横踢,其次是后横踢。22012奥运会年采用的是电子...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概念的论述
2.1.1 跆拳道的技术分类
2.1.2 技术的定义
2.1.3 战术的定义
2.1.4 跆拳道技术与战术的关系
2.2 有关跆拳道技战术方面的研究
2.2.1 对实战的相关研究
2.2.2 跆拳道运动员的战术训练研究
2.2.3 国内外关于跆拳道战术研究的现状
2.2.4 跆拳道战术及其分类
2.3 跆拳道竞技能力
2.4 跆拳道竞赛规则变革对技战术运用影响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录像观察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比较分析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吴静钰比赛中技术方面的研究
4.1.1 2008年与2012年吴静钰每场分值的情况及比较分析
4.1.2 2008年与2012年吴静钰腿法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4.1.3 2008年与2012年吴静钰腿法得分情况分析
4.1.4 2008年与2012年吴静钰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4.1.5 2008年与2012年吴静钰高难度腿法技术使用情况分析
4.1.6 2008年与2012年吴静钰交手、攻防及警告情况分析
4.1.7 比赛中拳法技术运用情况分析
4.2 2008年和2012年两届奥运会吴静钰技术运用特点分析
4.3 吴静钰战术方面的研究
4.3.1 2008年与2012年奥运会吴静钰战术运用特点分析
4.3.2 2008年与2012年奥运会吴静钰战术运用变化分析
4.3.3 2008年与2012年奥运会吴静钰技击部位特点分析
4.3.4 2008年与2012年奥运会吴静钰组合技术的使用分析
4.4 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战术表现形式分析
4.4.1 竞技跆拳道战术表现形式分类
4.4.1.1 主动进攻战术
4.4.1.2 争先战术
4.4.1.3 假动作战术
4.4.1.4 防守反击(防守式躲闪和反击)战术
4.4.1.5 边角战术
4.4.1.6 利用规则战术
4.4.1.7 迂回战术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子跆拳道奥运冠军吴静钰心智特征研究[J]. 祝大鹏,胡亦海,余银,高平,王梅.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3(02)
[2]我国跆拳道优秀女选手历届奥运会技、战术特征研究[J]. 张会景.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08)
[3]从第29届奥运会看竞技跆拳道的发展[J]. 付超,潜沉香.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0(01)
[4]第29届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技战术特点分析[J]. 姚强,高志红.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9(05)
[5]2008北京奥运会吴静钰技战术表现分析[J]. 敬瑞,郝莹.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9(01)
[6]新规则变化对我国跆拳道备战奥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陆林.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06)
[7]新竞赛规则下跆拳道技术的运用特点及走向[J]. 王虎.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08)
[8]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调研报告(一)[J]. 高志红,冯巨涛,任为民.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7(02)
[9]对跆拳道新规则在2003年冠军赛中实施后的思考[J]. 吴兴赏. 安徽体育科技. 2005(04)
[10]跆拳道新规则的实施对跆拳道竞赛的影响[J]. 高志红.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3(04)
博士论文
[1]中韩跆拳道国家队男子选手竞技能力的比较研究[D]. 安槿雅.上海体育学院 2009
硕士论文
[1]陕西省跆拳道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高勋.西安体育学院 2013
[2]第29届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比赛战术分析[D]. 谯伟.沈阳体育学院 2011
[3]新疆大众跆拳道运动与武术市场发展的对比研究[D]. 魏礼军.新疆师范大学 2010
[4]第29届奥运会中、韩男子跆拳道技术运用能力的差距与反思[D]. 范小君.湖南师范大学 2009
[5]跆拳道运动员智能训练的研究[D]. 郑宇.武汉体育学院 2007
[6]对优秀跆拳道选手陈中2000年-2004年奥运会技、战术特征研究[D]. 张会景.北京体育大学 2007
[7]福建省竞技跆拳道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 苏旭东.福建师范大学 2006
[8]中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研究[D]. 谢云.北京体育大学 2005
[9]北京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 马晓利.北京体育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81719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概念的论述
2.1.1 跆拳道的技术分类
2.1.2 技术的定义
2.1.3 战术的定义
2.1.4 跆拳道技术与战术的关系
2.2 有关跆拳道技战术方面的研究
2.2.1 对实战的相关研究
2.2.2 跆拳道运动员的战术训练研究
2.2.3 国内外关于跆拳道战术研究的现状
2.2.4 跆拳道战术及其分类
2.3 跆拳道竞技能力
2.4 跆拳道竞赛规则变革对技战术运用影响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录像观察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比较分析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吴静钰比赛中技术方面的研究
4.1.1 2008年与2012年吴静钰每场分值的情况及比较分析
4.1.2 2008年与2012年吴静钰腿法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4.1.3 2008年与2012年吴静钰腿法得分情况分析
4.1.4 2008年与2012年吴静钰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4.1.5 2008年与2012年吴静钰高难度腿法技术使用情况分析
4.1.6 2008年与2012年吴静钰交手、攻防及警告情况分析
4.1.7 比赛中拳法技术运用情况分析
4.2 2008年和2012年两届奥运会吴静钰技术运用特点分析
4.3 吴静钰战术方面的研究
4.3.1 2008年与2012年奥运会吴静钰战术运用特点分析
4.3.2 2008年与2012年奥运会吴静钰战术运用变化分析
4.3.3 2008年与2012年奥运会吴静钰技击部位特点分析
4.3.4 2008年与2012年奥运会吴静钰组合技术的使用分析
4.4 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战术表现形式分析
4.4.1 竞技跆拳道战术表现形式分类
4.4.1.1 主动进攻战术
4.4.1.2 争先战术
4.4.1.3 假动作战术
4.4.1.4 防守反击(防守式躲闪和反击)战术
4.4.1.5 边角战术
4.4.1.6 利用规则战术
4.4.1.7 迂回战术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子跆拳道奥运冠军吴静钰心智特征研究[J]. 祝大鹏,胡亦海,余银,高平,王梅.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3(02)
[2]我国跆拳道优秀女选手历届奥运会技、战术特征研究[J]. 张会景.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08)
[3]从第29届奥运会看竞技跆拳道的发展[J]. 付超,潜沉香.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0(01)
[4]第29届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技战术特点分析[J]. 姚强,高志红.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9(05)
[5]2008北京奥运会吴静钰技战术表现分析[J]. 敬瑞,郝莹.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9(01)
[6]新规则变化对我国跆拳道备战奥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陆林.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06)
[7]新竞赛规则下跆拳道技术的运用特点及走向[J]. 王虎.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08)
[8]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调研报告(一)[J]. 高志红,冯巨涛,任为民.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7(02)
[9]对跆拳道新规则在2003年冠军赛中实施后的思考[J]. 吴兴赏. 安徽体育科技. 2005(04)
[10]跆拳道新规则的实施对跆拳道竞赛的影响[J]. 高志红.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3(04)
博士论文
[1]中韩跆拳道国家队男子选手竞技能力的比较研究[D]. 安槿雅.上海体育学院 2009
硕士论文
[1]陕西省跆拳道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高勋.西安体育学院 2013
[2]第29届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比赛战术分析[D]. 谯伟.沈阳体育学院 2011
[3]新疆大众跆拳道运动与武术市场发展的对比研究[D]. 魏礼军.新疆师范大学 2010
[4]第29届奥运会中、韩男子跆拳道技术运用能力的差距与反思[D]. 范小君.湖南师范大学 2009
[5]跆拳道运动员智能训练的研究[D]. 郑宇.武汉体育学院 2007
[6]对优秀跆拳道选手陈中2000年-2004年奥运会技、战术特征研究[D]. 张会景.北京体育大学 2007
[7]福建省竞技跆拳道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 苏旭东.福建师范大学 2006
[8]中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研究[D]. 谢云.北京体育大学 2005
[9]北京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 马晓利.北京体育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81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8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