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技能水平体育专业大学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5 11:24
近年来,内隐记忆不仅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其研究逐步扩展到社会学、运动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在体育运动研究领域中,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现象对运动技能的形成有着重大贡献。为进一步探讨内隐记忆与运动技能学习的相互影响作用机制及理论的实践效果,本研究根据内隐记忆理论背景、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方法、内隐记忆与表象训练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选取48名不同技能水平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以便证实不同技能水平体育专业大学生内隐记忆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高水平组的大学生再认成绩高于普修班组的再认成绩,高于未学习过组的再认成绩。表现出运动技能水平越高的学生,内隐记忆效果越好。2.不同水平中男、女大学生的内隐记忆成绩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再认成绩比较得出,女大学生的内隐记忆再认成绩要高于男大学生的再认成绩。3.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比较发现,内隐记忆效果越好对运动技能的影响越大。中等水平组和较低水平组比较发现,已有的内隐记忆对运动技能学习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从实验结果我们得出:内隐记忆的高低与大学生运动技能水平高低有关,高水平运动员内隐记忆再认成绩较高;高水平组大学生的...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内隐记忆概念界定
2.2 国外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现状
2.3 国内有关内隐记忆的现状研究
2.4 关于运动技能与内隐记忆研究现状
2.5 关于内隐记忆研究方法的现状研究
2.5.1 内隐记忆分离范式研究方法
2.5.2 内隐记忆过程分离程序研究方法
2.6 表象训练与内隐记忆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实验设计
3.3 实验材料和仪器
3.4 实验过程
3.4.1 学习任务实验
3.4.2 再认任务实验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第一阶段三个实验组再认结果与分析
4.2 第二阶段三个实验组再认对比结果与分析
4.2.1 高水平组被试与普修班组被试的实验结果分析
4.2.2 高水平组被试和未学习过组被试的实验结果分析
4.2.3 普修班组被试和未学习过组被试的实验结果分析
4.3 三个实验组同时进行方差分析的实验结果分析
4.4 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实验组结果的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运动技能水平对内隐记忆效果影响的教学启示
6.1 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利用内隐的学习方式促进对运动技能的学习果
6.1.1 加强学生运动技能的练习
6.1.2 培养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兴趣
6.1.3 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
6.2 利用最为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运动技能的内隐记忆效果
6.2.1 加强内隐的学习方式进行运动技能学习
6.2.2 创造内隐学习方式的环境和气氛
6.2.3 培养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心理技能训练
7 研究不足之处
8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习策略对动作技能认知效果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J]. 冯俊彦,林春源,任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05)
[2]国内20年来内隐记忆的回顾与最新进展[J]. 郝兴昌,陈健芷. 心理科学. 2008(05)
[3]运动负荷对动作内隐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 谢国栋.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4]动作技能学习理论的演变及发展展望[J]. 丁俊武.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03)
[5]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脑机制分离:面孔再认的ERP研究[J]. 孟迎芳,郭春彦. 心理学报. 2006(01)
[6]内隐记忆国内外研究概述[J]. 陈方,邹巍.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04)
[7]内隐学习对技能类教学的启示[J]. 郭秀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01)
[8]关于体育教学中认知策略与目标定向关系训练的实验研究[J]. 王长生. 中国体育科技. 2003(11)
[9]焦虑对动作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 谢国栋. 中国特殊教育. 2003(04)
[10]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的认知心理过程分析[J]. 高大光,海涛.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3(01)
硕士论文
[1]儿童内隐记忆的视觉掩蔽实验研究[D]. 常梅.苏州大学 2009
[2]大学生内隐学习的实验研究及其启示[D]. 王慧.南京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12074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内隐记忆概念界定
2.2 国外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现状
2.3 国内有关内隐记忆的现状研究
2.4 关于运动技能与内隐记忆研究现状
2.5 关于内隐记忆研究方法的现状研究
2.5.1 内隐记忆分离范式研究方法
2.5.2 内隐记忆过程分离程序研究方法
2.6 表象训练与内隐记忆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实验设计
3.3 实验材料和仪器
3.4 实验过程
3.4.1 学习任务实验
3.4.2 再认任务实验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第一阶段三个实验组再认结果与分析
4.2 第二阶段三个实验组再认对比结果与分析
4.2.1 高水平组被试与普修班组被试的实验结果分析
4.2.2 高水平组被试和未学习过组被试的实验结果分析
4.2.3 普修班组被试和未学习过组被试的实验结果分析
4.3 三个实验组同时进行方差分析的实验结果分析
4.4 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实验组结果的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运动技能水平对内隐记忆效果影响的教学启示
6.1 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利用内隐的学习方式促进对运动技能的学习果
6.1.1 加强学生运动技能的练习
6.1.2 培养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兴趣
6.1.3 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
6.2 利用最为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运动技能的内隐记忆效果
6.2.1 加强内隐的学习方式进行运动技能学习
6.2.2 创造内隐学习方式的环境和气氛
6.2.3 培养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心理技能训练
7 研究不足之处
8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习策略对动作技能认知效果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J]. 冯俊彦,林春源,任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05)
[2]国内20年来内隐记忆的回顾与最新进展[J]. 郝兴昌,陈健芷. 心理科学. 2008(05)
[3]运动负荷对动作内隐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 谢国栋.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4]动作技能学习理论的演变及发展展望[J]. 丁俊武.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03)
[5]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脑机制分离:面孔再认的ERP研究[J]. 孟迎芳,郭春彦. 心理学报. 2006(01)
[6]内隐记忆国内外研究概述[J]. 陈方,邹巍.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04)
[7]内隐学习对技能类教学的启示[J]. 郭秀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01)
[8]关于体育教学中认知策略与目标定向关系训练的实验研究[J]. 王长生. 中国体育科技. 2003(11)
[9]焦虑对动作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 谢国栋. 中国特殊教育. 2003(04)
[10]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的认知心理过程分析[J]. 高大光,海涛.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3(01)
硕士论文
[1]儿童内隐记忆的视觉掩蔽实验研究[D]. 常梅.苏州大学 2009
[2]大学生内隐学习的实验研究及其启示[D]. 王慧.南京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12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12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