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体质监测结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6 20:09
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测试是教学考核的重点,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也是广大教师极为重视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比较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得出两者的差异,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寄宿与非寄宿学生的环境区别、饮食区别等方面为学校对学生管理提供参考。此外,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比较全面了解寄宿与非寄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寻求其规律、分析优点、查找不足,为相关职能部门更科学、合理化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信息支撑和建议。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1)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学生有着较好的身体形态,但在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较,总体健康水平有待提高。(2)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略高于非寄宿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寄宿学生明显高于非寄宿学生。(3)唐山市迁西县寄宿与非寄宿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标测试结果没有明显的差距,同一年级、同一性别的寄宿与非寄宿学生其身高、体重基本处于同一水平。(4)唐山市迁西县寄宿与非寄宿学生的肺活量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同《国家学生体质健...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寄宿制与非寄宿制概念的界定
1.1.2 体质概念的界定
1.2 国外研究现状
1.2.1 青少年体质的研究
1.2.2 寄宿制与非寄宿制的相关研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3.1 青少年体质相关研究
1.3.2 寄宿制与非寄宿制的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总体分析
3.1.1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学生体质测试总体情况分析
3.1.2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水平总体情况分析
3.2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比较
3.3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3.3.1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身高形态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3.3.2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学生体重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3.4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身体机能监测结果比较
3.4.1 初一年级不同性别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肺活量指标比较
3.4.2 初二年级不同性别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肺活量指标比较
3.4.3 初三年级不同性别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肺活量指标比较
3.4.4 不同年级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肺活量指标整体比较
3.5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身体素质监测结果比较
3.5.1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50 米跑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3.5.2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立定跳远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3.5.3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耐力跑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3.5.4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引体向上与仰卧起坐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3.5.5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坐位体前屈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3.6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3.6.1 初一年级不同性别寄宿与非寄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3.6.2 初二年级不同性别寄宿与非寄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3.6.3 初三年级不同性别寄宿与非寄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日本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研究及其启示[J]. 郭思强,张向阳,李灵超,殷瑞. 肇庆学院学报. 2018(05)
[2]地方高师院校户外拓展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研究[J]. 邱建华,王志斌.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3]国际儿童青少年体质与健康促进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第63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启示[J]. 甄志平,朱为模,姚明焰.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8)
[4]学生体质教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J]. 王健,郝文亭. 西部素质教育. 2016(15)
[5]我国体质健康研究热点与趋势——从十科大中分析[J]. 秦渝珂. 当代体育科技. 2016(06)
[6]寄宿制小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自我调节学习的中介作用[J]. 李红霞,林雪,林静,司继伟. 心理研究. 2015(06)
[7]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J]. 郑丽娟. 中国校外教育. 2015(11)
[8]河南省住校与非住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 孙经,何健,张丁,杨汴生,王旭. 中国学校卫生. 2015(03)
[9]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补偿探索——以江西A县B小学的实践为例[J]. 刘诗波,郑显亮,胡宏新. 中国教育学刊. 2014(10)
[10]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寄宿制影响的因果推断研究[J]. 乔天宇,狄雷. 社会发展研究. 2014(02)
博士论文
[1]吉林省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现状及综合干预策略研究[D]. 王昕晔.吉林大学 2014
[2]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 董世华.华中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2010-2013江苏7-22岁学生体质素养监测[D]. 莫萨(Taha Hussein Musa).东南大学 2015
[2]昆明市初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D]. 邓西明.云南师范大学 2015
[3]临汾市城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对比研究[D]. 岳盼.山西大学 2015
[4]2012-2014年唐山市市直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D]. 赵永泉.首都体育学院 2015
[5]2010-2013年淮安市省级监测点校城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D]. 李鸥.苏州大学 2014
[6]扬州市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体力活动相关性研究[D]. 葛蔚.扬州大学 2014
[7]大名县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实施的调查研究[D]. 臧瑞.河北师范大学 2014
[8]耐力干预练习对北京市中小学男生耐力素质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彬.首都体育学院 2014
[9]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成长问题研究[D]. 罗小娟.东北师范大学 2014
[10]农村小学寄宿生与走读生发展状况比较研究[D]. 薛媛.西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15056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寄宿制与非寄宿制概念的界定
1.1.2 体质概念的界定
1.2 国外研究现状
1.2.1 青少年体质的研究
1.2.2 寄宿制与非寄宿制的相关研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3.1 青少年体质相关研究
1.3.2 寄宿制与非寄宿制的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总体分析
3.1.1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学生体质测试总体情况分析
3.1.2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水平总体情况分析
3.2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比较
3.3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3.3.1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身高形态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3.3.2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学生体重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3.4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身体机能监测结果比较
3.4.1 初一年级不同性别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肺活量指标比较
3.4.2 初二年级不同性别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肺活量指标比较
3.4.3 初三年级不同性别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肺活量指标比较
3.4.4 不同年级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肺活量指标整体比较
3.5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身体素质监测结果比较
3.5.1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50 米跑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3.5.2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立定跳远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3.5.3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耐力跑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3.5.4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引体向上与仰卧起坐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3.5.5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坐位体前屈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3.6 唐山市迁西县初中寄宿与非寄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3.6.1 初一年级不同性别寄宿与非寄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3.6.2 初二年级不同性别寄宿与非寄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3.6.3 初三年级不同性别寄宿与非寄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日本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研究及其启示[J]. 郭思强,张向阳,李灵超,殷瑞. 肇庆学院学报. 2018(05)
[2]地方高师院校户外拓展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研究[J]. 邱建华,王志斌.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3]国际儿童青少年体质与健康促进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第63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启示[J]. 甄志平,朱为模,姚明焰.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8)
[4]学生体质教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J]. 王健,郝文亭. 西部素质教育. 2016(15)
[5]我国体质健康研究热点与趋势——从十科大中分析[J]. 秦渝珂. 当代体育科技. 2016(06)
[6]寄宿制小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自我调节学习的中介作用[J]. 李红霞,林雪,林静,司继伟. 心理研究. 2015(06)
[7]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J]. 郑丽娟. 中国校外教育. 2015(11)
[8]河南省住校与非住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 孙经,何健,张丁,杨汴生,王旭. 中国学校卫生. 2015(03)
[9]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补偿探索——以江西A县B小学的实践为例[J]. 刘诗波,郑显亮,胡宏新. 中国教育学刊. 2014(10)
[10]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寄宿制影响的因果推断研究[J]. 乔天宇,狄雷. 社会发展研究. 2014(02)
博士论文
[1]吉林省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现状及综合干预策略研究[D]. 王昕晔.吉林大学 2014
[2]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 董世华.华中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2010-2013江苏7-22岁学生体质素养监测[D]. 莫萨(Taha Hussein Musa).东南大学 2015
[2]昆明市初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D]. 邓西明.云南师范大学 2015
[3]临汾市城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对比研究[D]. 岳盼.山西大学 2015
[4]2012-2014年唐山市市直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D]. 赵永泉.首都体育学院 2015
[5]2010-2013年淮安市省级监测点校城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D]. 李鸥.苏州大学 2014
[6]扬州市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体力活动相关性研究[D]. 葛蔚.扬州大学 2014
[7]大名县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实施的调查研究[D]. 臧瑞.河北师范大学 2014
[8]耐力干预练习对北京市中小学男生耐力素质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彬.首都体育学院 2014
[9]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成长问题研究[D]. 罗小娟.东北师范大学 2014
[10]农村小学寄宿生与走读生发展状况比较研究[D]. 薛媛.西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15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1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