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驻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08:23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通过对青岛市高校现有体育产业的经营目的、项目和方式,服务对象、以及在经营中客观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青岛市高校办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并为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结论如下:1.开办体育产业的机构或组织在驻青岛市高校中已占到75%。目前,驻青岛市高校的体育产业大多还处于起步阶段,经营效益不尽人意,但据调查,多数高校体育产业经营者认为体育产业是“有必要的”和“有发展前途的”。高校体育产业是高校进一步适应市场机制和高校整体改革发展需要必然产物。2.当前,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大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市高校办体育产业的目的主要集中在为全民健身计划服务,为高校体育工作服务,以提高教职员工的生活水平和提高校园文化生活质量为目标,顺应当前的形势发展。3.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的经营内容基本上是以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点,经营的范围比较广阔。以各类体育健身培训和体育场馆租赁为主,以经营体育运动服装和体育用品为辅。另外,各个学校基本上都是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开展经营项目,各学校的专业性质不同... 

【文章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体育产业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高校体育产业的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访问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驻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基本概况
        3.1.1 驻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基本概况介绍
        3.1.2 驻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的经营主要目的
        3.1.3 驻青岛市高校办体育产业的服务对象
    3.2 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的主要经营范围调查结果
        3.2.1 驻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有形资产利用的调查分析
        3.2.2 驻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无形资产经营研究与分析
    3.3 驻青岛市高校办体育产业的管理和经营方式调查结果
        3.3.1 驻青岛市高校办体育产业的管理模式
        3.3.2 驻青岛市高校办体育产业的经营方式调查结果
    3.4 影响驻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的主要因素
        3.4.1 资金、人才、场所对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调查
        3.4.2 市场因素对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3.4.3 对高校体育产业的宣传力度和人们对学校体育产业这一新兴事物的认识水平同样影响着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
        3.4.4 地理资源环境因素对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3.4.5 影响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青岛市目前的经济条件和体育消费水平
        3.4.6 管理层的改革思路与管理体制变化带来的影响
        3.4.7 高校管理层的重视程度的调查
        3.4.8 社会环境因素对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调查分析
    3.5 驻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的效益和前景的调查分析
        3.5.1 当前驻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的效益状况
        3.5.2 驻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前景预期
    3.6 驻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建议
        3.6.1 充分利用高校拥有的体育场馆资源,推行俱乐部制,完善管理职能。
        3.6.2 妥善处理高校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3.6.3 体育产业管理体制的战略性转变
        3.6.4 不断完善体育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3.6.5 培养学校体育产业经营专门人才
        3.6.6 优化学校体育产业的结构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6.参考文献
附件一 驻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现状调查问卷
附件二 驻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现状调查分析专家调查问卷
附件三 驻青岛市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现状访谈提纲
附件四 消费者调查访问提纲
附件五 研究的流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我国体育教育产业的思考[J]. 任保国.  滨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02)
[2]21世纪初我国体育教育产业化的战略思考[J]. 吴晓强.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1(01)
[3]影响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赢利效果的因素分析[J]. 雷厉.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1(01)
[4]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的初步研究[J]. 赵云宏,袁建国.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1(01)
[5]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设想[J]. 杨贵仁.  体育科学. 2000(03)
[6]现阶段我国体育行政管理改革的成效与不足[J]. 肖进勇,王志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0(02)
[7]西安市体育场馆现状及利用分析[J]. 史兵,张西平,张鲲.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0(01)
[8]对我国体育产业热点问题的思考[J]. 鲍明晓.  体育科学. 1999(04)
[9]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可行性及对策的探讨[J]. 刘芳,苗耀祥.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99(01)
[10]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 陈林祥,罗普磷.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99(01)



本文编号:3220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20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4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