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羽毛球优秀男子双打苏卡姆约/费尔南迪技术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10 14:57
2020年3月全英赛结束后,羽毛球世界联合会发布了最新一期世界排名,印尼组合苏卡姆约/费尔南迪以明显积分优势占据男子双打组合的榜首位置,并且两人已经长期处于排行榜上男双的首位。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文献整理、数据整合、观看视频等多重方法,以目前排名世界第一的男子双人组合苏卡姆约/费尔南迪为研究对象,对其组合的12场比赛录像进行观察与分析,记录比赛中包括发球、接发球、前场、中场及后场的技术使用情况,对所观察记录的比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出印尼组合在比赛中的技术使用规律,进一步了解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优势以及组合的技术特点,为我国男双运动员提供参考,以求指导更为科学合理的训练。研究结果显示,苏卡姆约/费尔南迪组合的技术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球点多集中在1号和5号位置;而在中场部分,以抽球技战术为主,使用频率较高且成功率较高;在防守反击方面,使用的技战术较为均衡,但是在后场进攻方面,重杀的使用频率较高,在多场比赛中均有着较高使用率。在关键分的处理方面主要分为发球与接发的处理、中半场的处理、网前球的处理和后场球的处理等。费尔南迪的后场进攻犀利,苏卡姆约在网前变化较多。印尼选手擅长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节...
【文章来源】: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市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接发场地划分
7要分成6个区域:1区为接发球区的前场内角,2区为接发球区的前场外角,5区为前场追身小球,这三个区域称为接发球区前场;3区为后发球线的内角,4区为后发球线的外角,6区为后发球线的中路,这三个区域称为接发球区后常图1接发场地划分图2双打全场划分如图2所示在羽毛球双打比赛中根据肖杰教授的《羽毛球教学》将羽毛球场地分为前、中、后常1.4研究目的作为现世界羽毛球男双头号选手,印尼组合苏卡姆约/费尔南迪正处于巅峰期,两人不仅年龄年轻,而且技术特征优势明显,值得作为参考和研究的对象。反观中国男双近期战绩表现不佳,2020年3月结束全英赛后,李俊慧/刘雨辰依
一般在前场1号区,在少数情况下会落在后场3号区,具有比较高的发球失误率。摩根森的发球落地点一般在前场的1号区和2号区,有时落地点会分布在前场的5号区和后场的3号区、4号区,在发球失误率方面具有优势。刘雨辰的双打组合发球几乎不会在2、3、4区出现落地点,在1号区和5号区两位选手的差距为7.23%。图3-1苏卡姆约/费尔南迪的发球落点统计从数据的对比结果中能够看到,在共计12场比赛中,苏卡姆约/费尔南迪作为男子双打组合一共进行了911次发球,有95.2%的发球集中在1号区和5号区,与其他位置相比,1号区和5号区的特点在于飞行线路较短,在此情形下羽毛球的过网时间短,容易打乱对手击球战术。一般来说,羽毛球选手在选择发球区域时会结合自己的比赛习惯和对手的站位情况,通过数据统计发现,苏卡姆约与费尔南迪的发球习惯区域是1号区,其次是5号区,这是受到个人习惯和对手压力的共同影响产生的。3、4、6号区是卡姆约发球进行变化的主要区域,这三个区域的分布比较平均,具有变化多、球路广的优点。4号区是费尔南迪发球的主要变化区域,此外在共计12场的比赛中,费尔南迪还分别在2号区和3号区发过两次球,说明发球的变化不明显。两名羽毛球运动员都有各自的特点,苏卡姆约发球的变化和威胁性更多,分布比较均匀,会给对手在判断时造成阻碍,不能放心的前场作为接发球中心,费尔南迪发球的分布集中、变化少,经常处于开局的被动位置。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6年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双决赛技术运用对比分析[J]. 张慧敏. 当代体育科技. 2018(08)
[2]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网前技术及运用特征研究[J]. 赵慧月,艾铭童. 青少年体育. 2018(04)
[3]世界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双打发接发的技术分析[J]. 郑强,戴劲. 运动. 2017(13)
[4]羽毛球男子双打接发球技术研究[J]. 白翊辰. 运动. 2017(07)
[5]中韩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术得分对比分析[J]. 王枫霖. 西部皮革. 2017(04)
[6]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前场技术分析[J]. 韩鹏,敬继红. 才智. 2017(05)
[7]浅析羽毛球男子双打多球训练规律[J]. 彭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8]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前场技术分析[J]. 李宏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12)
[9]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选手相持末段的技术分析[J]. 虞瑾瑜. 运动. 2016(19)
[10]2015上半年中国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对比分析——以2015年全英公开赛为例[J]. 陈浩. 福建体育科技. 2015(05)
硕士论文
[1]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双八强比赛得失分球的落点与技术分析[D]. 崔佳帅子.四川师范大学 2018
[2]2012-2016年羽毛球世界大赛优秀女双运动员前四拍技战术应用特点研究[D]. 王秀平.成都体育学院 2018
[3]第31届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双打四强技术对比分析[D]. 韩鹏.陕西师范大学 2018
[4]男子羽毛球单打、双打运动员移动步法比较与训练方法研究[D]. 高天宇.华南理工大学 2018
[5]201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优秀混双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研究[D]. 丁伟.辽宁师范大学 2018
[6]男子羽毛球双打组合技战术应用策略研究[D]. 宋子伟.苏州大学 2018
[7]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研究[D]. 朱尊海.北京体育大学 2017
[8]我国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张楠、傅海峰技战术研究[D]. 谢佩玲.江西师范大学 2017
[9]羽毛球运动员双打接发球决策特征及训练效果分析[D]. 谭强强.北京体育大学 2017
[10]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研究[D]. 王伟.北京体育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22590
【文章来源】: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市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接发场地划分
7要分成6个区域:1区为接发球区的前场内角,2区为接发球区的前场外角,5区为前场追身小球,这三个区域称为接发球区前场;3区为后发球线的内角,4区为后发球线的外角,6区为后发球线的中路,这三个区域称为接发球区后常图1接发场地划分图2双打全场划分如图2所示在羽毛球双打比赛中根据肖杰教授的《羽毛球教学》将羽毛球场地分为前、中、后常1.4研究目的作为现世界羽毛球男双头号选手,印尼组合苏卡姆约/费尔南迪正处于巅峰期,两人不仅年龄年轻,而且技术特征优势明显,值得作为参考和研究的对象。反观中国男双近期战绩表现不佳,2020年3月结束全英赛后,李俊慧/刘雨辰依
一般在前场1号区,在少数情况下会落在后场3号区,具有比较高的发球失误率。摩根森的发球落地点一般在前场的1号区和2号区,有时落地点会分布在前场的5号区和后场的3号区、4号区,在发球失误率方面具有优势。刘雨辰的双打组合发球几乎不会在2、3、4区出现落地点,在1号区和5号区两位选手的差距为7.23%。图3-1苏卡姆约/费尔南迪的发球落点统计从数据的对比结果中能够看到,在共计12场比赛中,苏卡姆约/费尔南迪作为男子双打组合一共进行了911次发球,有95.2%的发球集中在1号区和5号区,与其他位置相比,1号区和5号区的特点在于飞行线路较短,在此情形下羽毛球的过网时间短,容易打乱对手击球战术。一般来说,羽毛球选手在选择发球区域时会结合自己的比赛习惯和对手的站位情况,通过数据统计发现,苏卡姆约与费尔南迪的发球习惯区域是1号区,其次是5号区,这是受到个人习惯和对手压力的共同影响产生的。3、4、6号区是卡姆约发球进行变化的主要区域,这三个区域的分布比较平均,具有变化多、球路广的优点。4号区是费尔南迪发球的主要变化区域,此外在共计12场的比赛中,费尔南迪还分别在2号区和3号区发过两次球,说明发球的变化不明显。两名羽毛球运动员都有各自的特点,苏卡姆约发球的变化和威胁性更多,分布比较均匀,会给对手在判断时造成阻碍,不能放心的前场作为接发球中心,费尔南迪发球的分布集中、变化少,经常处于开局的被动位置。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6年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双决赛技术运用对比分析[J]. 张慧敏. 当代体育科技. 2018(08)
[2]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网前技术及运用特征研究[J]. 赵慧月,艾铭童. 青少年体育. 2018(04)
[3]世界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双打发接发的技术分析[J]. 郑强,戴劲. 运动. 2017(13)
[4]羽毛球男子双打接发球技术研究[J]. 白翊辰. 运动. 2017(07)
[5]中韩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术得分对比分析[J]. 王枫霖. 西部皮革. 2017(04)
[6]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前场技术分析[J]. 韩鹏,敬继红. 才智. 2017(05)
[7]浅析羽毛球男子双打多球训练规律[J]. 彭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8]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前场技术分析[J]. 李宏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12)
[9]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选手相持末段的技术分析[J]. 虞瑾瑜. 运动. 2016(19)
[10]2015上半年中国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对比分析——以2015年全英公开赛为例[J]. 陈浩. 福建体育科技. 2015(05)
硕士论文
[1]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双八强比赛得失分球的落点与技术分析[D]. 崔佳帅子.四川师范大学 2018
[2]2012-2016年羽毛球世界大赛优秀女双运动员前四拍技战术应用特点研究[D]. 王秀平.成都体育学院 2018
[3]第31届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双打四强技术对比分析[D]. 韩鹏.陕西师范大学 2018
[4]男子羽毛球单打、双打运动员移动步法比较与训练方法研究[D]. 高天宇.华南理工大学 2018
[5]201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优秀混双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研究[D]. 丁伟.辽宁师范大学 2018
[6]男子羽毛球双打组合技战术应用策略研究[D]. 宋子伟.苏州大学 2018
[7]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研究[D]. 朱尊海.北京体育大学 2017
[8]我国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张楠、傅海峰技战术研究[D]. 谢佩玲.江西师范大学 2017
[9]羽毛球运动员双打接发球决策特征及训练效果分析[D]. 谭强强.北京体育大学 2017
[10]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研究[D]. 王伟.北京体育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22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2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