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竞赛”双核心教学模式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6-16 20:51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链接环节,承担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任务,是学生毕业后自主进行身体锻炼、提升身体健康的关键环节。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及贯彻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对课程目标的达成要求,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五大课程目标进行解构,得到16个课程子目标,并以其达成情况作为评价实验效果的指标。分别采用体质测试、技术评定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6个子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很不理想。面对如此尴尬的调研结果,令人不禁对现行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是否能有效达成课程目标这一重要问题产生了质疑。因此,在有效的推进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需构建一套更科学、完善的教学模式。该文针对目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目标达成不乐观的现状,运用广冈亮藏的教学目标分类思想,将16个课程子目标进行二次分类,并深层次论述教学系统、竞赛系统、课外系统三系统各自的特点,以及各子目标在双核心教学模式中的运行方式;据以上理论基础提出假设,假设一,子目标的二次分类将... 

【文章来源】: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高校体育教育理念改革的研究
        1.3.2 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各环节改革的研究
        1.3.3 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调查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与受试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2.1 体育课程目标的量化
        2.2.2 目前普通高等院校体育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
        2.2.3 武汉地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2.4 对每一子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分析
    2.3 小结
3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竞赛”双核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分析
    3.1 课程子目标的分类与特点(从学习角度进行)
    3.2 “教学-竞赛”双核心教学模式的分析
        3.2.1 “教学-竞赛”双核心教学模式的三系统特点
        3.2.2 “教学-竞赛”双核心教学模式的运行特点
    3.3 研究假设
        3.3.1 子目标二次分类有利于发挥目标体系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3.3.2 引入竞赛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将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4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竞赛”双核心教学模式的实验验证
    4.1 实验对象与方法
        4.1.1 实验对象
        4.1.2 制定竞赛系统训练计划并完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4.2 研究结果与分析
        4.2.1 研究结果
        4.2.2 结果分析
    4.3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教学-竞赛”双核心教学模式的构建
    6.1 指导思想
    6.2 双核心教学模式的含义
    6.3 双核心教学模式的特点
    6.4 教学方法体系与过程结构
    6.5 实现教学目标的条件
    6.6 双核心教学模式反馈方式
    6.7 篮球竞赛系统组织效率分析
    6.8 双核心教学模式操作程序简介
        6.8.1 多学期双核心体育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6.8.2 学期双核心体育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6.8.3 周双核心体育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省普通高校校内体育竞赛调查分析[J]. 孙爱景.  体育文化导刊. 2013(02)
[2]普通大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改革与发展路径研究[J]. 赵承磊.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09)
[3]大学体育课程领域目标结构的研究[J]. 郭太玮,潘绍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03)
[4]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及实施方法研究[J]. 张潇.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5]普通高校群体活动改革理论与实践[J]. 陆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07)
[6]竞赛的胜负比率与运动员心理自信心的建立[J]. 赵青山,崔铁成,王卓,张春林.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06)
[7]论体育课程目标[J]. 朱伟强,潘海波.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06)
[8]中外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及实现途径的比较分析[J]. 范春来.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06)
[9]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途径[J]. 田菁,刘振忠,郑颐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4)
[10]中外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比较分析[J]. 秦百里.  体育与科学. 2007(06)

博士论文
[1]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 曾庆涛.河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33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33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9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