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4 20:17
本文借鉴以往学者对羽毛球技战术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之间的比赛进行分析,对发球落点区域和接发球技术、落点、稳定性以及作用效果分析,对前场技术、中场技术、后场技术使用率和得失分率分析,对最后一拍得分技术、得分落点和得分效果分析,并分别将每个组合、每个运动员在这三个方面进行逐个分析,最后进行统计归纳和总结,得出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技术使用的规律,为我国羽毛球男子双打在以后的比赛和训练中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发球落点区域主要以一号区域和五号区域,接发球技术以推压为主,接发球区域落点主要分布在二区和五区,羽毛球男子双打接发球效果以一般和主动居多,接发球受迫失误和非受迫失误较少。2.世界优秀男子双打运动员在全场总的技战术特征:整个前场技术分析:使用率推球最高,得分率扑球最高。整个中场技术分析:使用率最高的是抽球和挡网,得分率最高的是抽球和封网。整个后场技术分析:杀球的使用率和得分率最高,其次是吊球。3.分析每对组合的整体特征:风云组合前场主要得分手段是扑球,中场封网和后场杀球。蔡赟的...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羽毛球技术风格的发展历程
2.2 羽毛球技战术界定
2.3 国内羽毛球的技战术研究
2.4 国内羽毛球双打技战术研究现状
2.4.1 国内羽毛球双打发接发技术的研究现状
2.4.2 国内羽毛球前场技战术的研究现状
2.4.3 国内羽毛球中场技战术的研究现状
2.4.4 国内羽毛球后场技战术的研究现状
2.4.5 国内羽毛球关于最后一拍得分性质和得分技术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观察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对比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运动员发球和接发球特征分析
4.1.1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发球和接发球落点示意图
4.1.2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发球在各个区域落点分析
4.1.3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接发球技术和区域落点分析
4.1.4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发球和接发球成功率的分析
4.1.5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接发球使用效果的分析
4.2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运动员前场、中场、后场技战术分析
4.2.1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前场技战术使用率及得失分率运用特征分析
4.2.2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前场区域落点运用特征分析
4.2.3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中场技战术使用率及得失分率运用特征分析
4.2.4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中场区域落点运用特征分析
4.2.5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后场技战术使用率及得失分率运用特征分析
4.2.6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后场区域落点率运用特征分析
4.3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最后一拍落点区域及得分技术运用特征分析
4.3.1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最后一拍落点区域分析
4.3.2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最后一拍得分技术分析
4.3.3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最后一拍得分性质特征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羽毛球男双技战术特征分析[J]. 佘曦,陈滔,许永德. 体育学刊. 2013(02)
[2]中外羽毛球男双运动员得分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 佘曦,陈滔,关欣.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01)
[3]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蔡赟/傅海峰VS郑在成/李龙大的技战术研究[J]. 李绍银,胡志. 四川体育科学. 2012(05)
[4]第12届苏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1/4决赛男双技术运用对比分析[J]. 孔令奎.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05)
[5]论羽毛球双打基本战术[J]. 林秋霞. 青年文学家. 2011(02)
[6]对羽毛球优秀男双选手李龙大/郑在成技战术特征分析[J]. 卢青,盛怡. 福建体育科技. 2010(06)
[7]2010年尤伯杯决赛女双比赛技术分析与评价[J]. 代莹.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12)
[8]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发球技战术运用特征的研究[J]. 黄慧,周志辉.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03)
[9]对羽毛球运动员林丹主要得分手段与得分能力的研究[J]. 陈哲,方立,孙秀娟.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0(03)
[10]观中国羽毛球大师赛分析双打技巧[J]. 李彦龙.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02)
硕士论文
[1]新赛制下羽毛球顶尖男双前三拍效果研究[D]. 楚小昆.河北师范大学 2010
[2]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D]. 赵同庆.北京体育大学 2010
[3]羽毛球男子双打击球技术分析[D]. 仲达.苏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47761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羽毛球技术风格的发展历程
2.2 羽毛球技战术界定
2.3 国内羽毛球的技战术研究
2.4 国内羽毛球双打技战术研究现状
2.4.1 国内羽毛球双打发接发技术的研究现状
2.4.2 国内羽毛球前场技战术的研究现状
2.4.3 国内羽毛球中场技战术的研究现状
2.4.4 国内羽毛球后场技战术的研究现状
2.4.5 国内羽毛球关于最后一拍得分性质和得分技术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观察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对比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运动员发球和接发球特征分析
4.1.1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发球和接发球落点示意图
4.1.2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发球在各个区域落点分析
4.1.3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接发球技术和区域落点分析
4.1.4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发球和接发球成功率的分析
4.1.5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接发球使用效果的分析
4.2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运动员前场、中场、后场技战术分析
4.2.1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前场技战术使用率及得失分率运用特征分析
4.2.2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前场区域落点运用特征分析
4.2.3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中场技战术使用率及得失分率运用特征分析
4.2.4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中场区域落点运用特征分析
4.2.5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后场技战术使用率及得失分率运用特征分析
4.2.6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后场区域落点率运用特征分析
4.3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最后一拍落点区域及得分技术运用特征分析
4.3.1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最后一拍落点区域分析
4.3.2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最后一拍得分技术分析
4.3.3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最后一拍得分性质特征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羽毛球男双技战术特征分析[J]. 佘曦,陈滔,许永德. 体育学刊. 2013(02)
[2]中外羽毛球男双运动员得分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 佘曦,陈滔,关欣.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01)
[3]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蔡赟/傅海峰VS郑在成/李龙大的技战术研究[J]. 李绍银,胡志. 四川体育科学. 2012(05)
[4]第12届苏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1/4决赛男双技术运用对比分析[J]. 孔令奎.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05)
[5]论羽毛球双打基本战术[J]. 林秋霞. 青年文学家. 2011(02)
[6]对羽毛球优秀男双选手李龙大/郑在成技战术特征分析[J]. 卢青,盛怡. 福建体育科技. 2010(06)
[7]2010年尤伯杯决赛女双比赛技术分析与评价[J]. 代莹.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12)
[8]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发球技战术运用特征的研究[J]. 黄慧,周志辉.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03)
[9]对羽毛球运动员林丹主要得分手段与得分能力的研究[J]. 陈哲,方立,孙秀娟.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0(03)
[10]观中国羽毛球大师赛分析双打技巧[J]. 李彦龙.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02)
硕士论文
[1]新赛制下羽毛球顶尖男双前三拍效果研究[D]. 楚小昆.河北师范大学 2010
[2]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D]. 赵同庆.北京体育大学 2010
[3]羽毛球男子双打击球技术分析[D]. 仲达.苏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47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47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