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大学生健身类App使用与满足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6 07:24
  在国家政策推动与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健身类App应运而生,迅速得到了大众的喜爱。对于开发商来说吸引和稳固自身健身软件的使用人群,是开发商发展健身类App的首要矛盾。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今对于借助使用与满足理论对健身类App展开的研究鲜有人涉及,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大学生健身类App研究的文献更是屈指可数。因此,本研究以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本论文的理论依托,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调查大学生健身类App使用需求维度、使用行为特征、使用满足程度情况,并采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来探讨三者的关系对于大学生使用健身软件的影响,针对研究结果对健身类App的研发和推广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主要使用需求为认知需求,社会整合需求解释率最低。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会整合需求有显著不同;不同专业大学生认知需求、情感需求与疏解压力需求呈显著差异;不同学历大学生认知需求呈显著差异。2、大学生对健身类App使用率整体偏低,付费内容使用情况不乐观,使用最多的健身软件为Keep、悦跑圈、悦动圈,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为GPS定位记录跑步轨迹、跟着健身视频进...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学生健身类App使用与满足的研究


019年01月健身运动行业App月独立设备规模对于健身类App开发商来说,迫切需要了解用户使用软件有何需求,软件

媒介,行为


了获得信息、知识、内容,进而拓展知识面、提高对信息、知识和内容的理解能力等;2、情感需求:指通过媒介获得审美体验、获得愉悦快乐、体验美好和表达自身感受观点的需求等;3、个人整合需求:指加强自身信心,赢得尊重,获得认同感、成就感与地位。以期自己具有影响力,获得优越感等。4、社会整合需求:指加强和他人之间的关系,譬如家人、朋友以及在使用健身软件社交中希望加入他人的讨论话题或圈子,以期认识新朋友,拓展人脉关系的需求等;5、疏解压力需求:指受众接触媒介是为了打发时间,去逃避或舒缓压力、烦恼等。图1-2Kate等人提出媒介接触行为概括图1985年,学者Palmgreen补充了使用与满足理论模型,如图1-2所示。补充了初期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对于社会条件和受众所处环境的制约的忽视,将社会条件划分为社会环境和社会文。认为受众使用动机受对媒体的期待以及心里变量和价值观的共同影响;使用行为受使用动机、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满足的效果与媒介的类型和内容、使用行为和使用动机的共同影响。①KatzE,BlumlerG,&GurevichM.Usesandgratificationsresearch[J].ThePublicOpinionQuarterly,1974,37(4):509-523.

模型图,模型,媒介,受众需求


硕士学位论文8图1-3Palmgreen使用与满足模型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建立必须在五个假设之上:1、在传播行为上,受众是有目的和有倾向的接触媒介,通过使用媒介满足其社会和心理需求;2、受众是主动的接触和使用媒介,而不是被动接受媒介内容。受众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需求和如何满足自身的需求,从而主动地选择不同的媒介;3、大众传播媒介和其他满足受众需求的其他方式是竞争关系,大众传播只是人类需求的一部分,还有其他满足受众需求的形式;4、使用与满足的数据来源受众的自我报告,因此理论假设受众是理性的,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并且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研究者根据受众地回答进一步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需求。5、不对大众传媒任何传播意义进行价值判断,换而言之,受众的媒介使用需求和行为仅考量个人的对媒介使用的追求,不涉及好坏的评价。①1.3.4国内外健身类App研究情况分析近年来关于健身类App的研究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通过在“知网”、“万方”、“维普”等论文检索网站对“健身类App”、“运动App”、“体育App”、“体育应用程序”等关键词进行论文检索,总结并概括国内外对健身类App研究情况。我国学者从2011年开始对健身类App进行研究,2017年研究达到高峰期,主要围绕有关健身类App运营发展现状与用户体验的研究。而国外对于健身类App的研究早于我国,2018年达到研究高峰期,论文数量高达952篇。但是近年来国外学者对于健身类App的研究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特别是健身类①KatzE,BlumlerG,&GurevichM.Usesandgratificationsresearch[J].ThePublicOpinionQuarterly,1974,37(4):509-52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运动健身APP信息传播的现状、问题及策略[J]. 刘津源,朱亚成,王敏.  体育科技. 2019(04)
[2]大学生使用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动机、行为和满足——以知乎为例的实证研究[J]. 肖明,侯燕芹.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02)
[3]社交化、认同与在场感:运动健身类App用户的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J]. 王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12)
[4]健身类APP对校园文化的构建研究[J]. 朱磊.  体育文化导刊. 2018(04)
[5]健身指导APP资源及使用行为的调查研究[J]. 张晗,刘新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7(10)
[6]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使用健身类APP体验的研究[J]. 张晓萍,赵姝嵘,杨雨龙.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7(05)
[7]基于TAM的大学生移动健身App使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骆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01)
[8]运动类APP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促进作用[J]. 于冬晓,刘宗超.  四川体育科学. 2016(04)
[9]路跑热潮下跑步类APP应用现状与发展困境研究[J]. 李雪,冯晓丽,王琰.  辽宁体育科技. 2016(03)
[10]湖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初探——以“去运动”APP为例[J]. 辛梦霞.  体育文化导刊. 2016(06)

硕士论文
[1]“互联网+”背景下南宁市市民体育锻炼使用健身类APP的调查研究[D]. 王欢欢.南宁师范大学 2019
[2]运动健身类APP对大学生运动动机运动行为、运动效果的影响研究[D]. 王梦帆.上海师范大学 2019
[3]大学生使用运动健身APP现状及用户体验研究[D]. 乔福晋.首都体育学院 2019
[4]武汉市大学生使用运动类APP动机及其对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D]. 黄晨雨.武汉体育学院 2018
[5]运动类APP对在校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研究[D]. 朱国栋.河南大学 2018
[6]运动APP对大学生运动社交的影响研究[D]. 周姝熠.华南理工大学 2018
[7]健身APP对山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影响研究[D]. 张宗耀.曲阜师范大学 2018
[8]大学生使用运动App的动机及行为调查研究[D]. 吴澜婧.苏州大学 2018
[9]“微信运动”应用程序运营现状研究[D]. 梁文韬.北京体育大学 2017
[10]专项运动能力训练APP设计研究[D]. 张亚唯.武汉理工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86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86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8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