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保障体系现状调查
发布时间:2021-07-20 16:09
本研究以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保障体系现状调查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山西省五所大学的权威学者、体育教师和在校大学生进行访谈和调查。目的是国家出台的政策具体到学校实施后,学生的体质是否能够增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保障体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不理想。(2)山西五所高校的师资短缺。学校对教师培训重视度不够,影响体育教学效果。场地器材远远达不到学生的锻炼需求。教师只是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没有走入学生的课下生活。学校很少组织精神健康教育讲座,缺少对受教育者精神状态方面的关注。各高校的课余锻炼非常多,各院系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良好的体育氛围。(3)大学生有诸多不良生活习惯。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完成学校给出的学习任务和测试。大多数受教育者在课上态度不端正,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低。学生对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增加体育场地,开放体育馆的需求量最大。(4)在体质健康保障实施过程中,大学生成绩评定等级是大二、大三年级比大一、大四年级的等级高。(5)大学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安排的...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山西省各院校体育教师一年工作量N=10
图 3 学校 2017 年对体育教师培训情况分析 N=10从图 3 可以看出,2017 年没有参加教师培训的占总体的 70%,参加 1 次培训的教师人数占总体人数的 20%,有 10%的体育教师 2017 年参加 2 次的体育教师培训。没有体育教师参加 3 次和 3 次以上培训。从以上数据可以分析出院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度低,导致体育老师课上的技术和理论知识陈旧,对现代体育教授水平显得力不从心,导致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其他的体育活动指导中,教师出现倦怠和积极性不高,学生早已熟悉体育教师的套路,提不起兴趣。最后的结果就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得不到很好的改观,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5.3.2 教育过程管理对山西省排名前五所的高校进行不完全统计得出:目前受教育者体质健康的教育过程管理,主要表现为体育教学、课下体育锻炼、体质健康测试、学生会以及校医室和学校体育社团等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在各部门的实施过程
图 4 体育课程目标教师人数 N=10从图 4 可以发现,老师认为体育课程目标主要有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其次是提高身体素质,在提高运动技能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选择上得到 6 为体育教师的亲睐,其中有 4 位教师选择了调节学生心理,传播体育文化、提高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的行为习惯分别有三位教师选择,只有一位教师分别选择了参加比赛和礼仪教育。可以得出,每位体育教师的体育课程目标不尽相同,但所有老师都选择了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b 体质健康理论知识的授课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学校健康教育缺失的研究[J]. 章茹.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2]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 王海英. 职业与健康. 2013(14)
[3]健康促进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 宋学岷,赫秋菊,张绍礼.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3(03)
[4]南华大学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J]. 李军,欧阳轶,廖晗,张朝晖. 体育科技. 2013(03)
[5]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 傅绪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6]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 宋秀丽,肖林鹏. 体育文化导刊. 2012(05)
[7]安徽省高校大学生体质现状的特征分析研究[J]. 钱振宇,刘一平.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2(03)
[8]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 刘星亮,陈义龙,刘辉,陈婷,刘齐佳,杨海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03)
[9]中外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研究[J]. 张继平,孔庆涛,刘波.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1(11)
[10]诠释影响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内外因素[J]. 许冬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06)
博士论文
[1]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 杨贵仁.福建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烟台市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 徐瑶.鲁东大学 2016
[2]清华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D]. 麻小梅.首都体育学院 2015
[3]辽宁科技大学学生体质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 马颖.沈阳体育学院 2013
[4]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 王晶.泰山医学院 2012
[5]影响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因素的调查研究[D]. 王亚男.河南大学 2009
[6]山东省大学生体质水平的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 王心桐.北京体育大学 2008
[7]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邹立波.华东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93148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山西省各院校体育教师一年工作量N=10
图 3 学校 2017 年对体育教师培训情况分析 N=10从图 3 可以看出,2017 年没有参加教师培训的占总体的 70%,参加 1 次培训的教师人数占总体人数的 20%,有 10%的体育教师 2017 年参加 2 次的体育教师培训。没有体育教师参加 3 次和 3 次以上培训。从以上数据可以分析出院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度低,导致体育老师课上的技术和理论知识陈旧,对现代体育教授水平显得力不从心,导致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其他的体育活动指导中,教师出现倦怠和积极性不高,学生早已熟悉体育教师的套路,提不起兴趣。最后的结果就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得不到很好的改观,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5.3.2 教育过程管理对山西省排名前五所的高校进行不完全统计得出:目前受教育者体质健康的教育过程管理,主要表现为体育教学、课下体育锻炼、体质健康测试、学生会以及校医室和学校体育社团等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在各部门的实施过程
图 4 体育课程目标教师人数 N=10从图 4 可以发现,老师认为体育课程目标主要有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其次是提高身体素质,在提高运动技能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选择上得到 6 为体育教师的亲睐,其中有 4 位教师选择了调节学生心理,传播体育文化、提高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的行为习惯分别有三位教师选择,只有一位教师分别选择了参加比赛和礼仪教育。可以得出,每位体育教师的体育课程目标不尽相同,但所有老师都选择了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b 体质健康理论知识的授课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学校健康教育缺失的研究[J]. 章茹.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2]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 王海英. 职业与健康. 2013(14)
[3]健康促进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 宋学岷,赫秋菊,张绍礼.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3(03)
[4]南华大学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J]. 李军,欧阳轶,廖晗,张朝晖. 体育科技. 2013(03)
[5]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 傅绪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6]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 宋秀丽,肖林鹏. 体育文化导刊. 2012(05)
[7]安徽省高校大学生体质现状的特征分析研究[J]. 钱振宇,刘一平.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2(03)
[8]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 刘星亮,陈义龙,刘辉,陈婷,刘齐佳,杨海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03)
[9]中外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研究[J]. 张继平,孔庆涛,刘波.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1(11)
[10]诠释影响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内外因素[J]. 许冬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06)
博士论文
[1]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 杨贵仁.福建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烟台市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 徐瑶.鲁东大学 2016
[2]清华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D]. 麻小梅.首都体育学院 2015
[3]辽宁科技大学学生体质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 马颖.沈阳体育学院 2013
[4]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 王晶.泰山医学院 2012
[5]影响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因素的调查研究[D]. 王亚男.河南大学 2009
[6]山东省大学生体质水平的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 王心桐.北京体育大学 2008
[7]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邹立波.华东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93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93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