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斋画报》视野下晚清体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14:52
在洋务思潮和维新思潮的影响下,西方兵式体操被引进中国,然后又有田径、球类等近代运动项目的陆续传入,与中国传统体育相融合构成中国近代体育的雏形。《点石斋画报》以其图文并茂的形式描绘了晚清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对于体育的报道,本文依托这些图像分析晚清时段体育的发展情况,为研究晚期体育提供依据。本文以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点石斋画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画报系统的梳理,汇总出画报中与体育有关的图像,并将这些与体育有关的报道大致分为传统体育、军事体育、西方体育、女子体育四个大类,又将之细分为14个小类。然后,对《点石斋画报》所报道的晚清体育进行分析,其中涵盖《点石斋画报》中晚清体育的阶段特征、传播内容和创作者,随后分析《点石斋画报》的报道特点及对晚清体育推动作用,最后分析《点石斋画报》中晚清体育的功能解读。《点石斋画报》虽然一直被广大学者所喜爱,对该画报反映的时事政治、科技与医学、文化历史和书画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相关体育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且都大多局限于西方体育或上海体育,未有从整体上对体育进行论述的。因此,本论文对于晚清体育的研...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点石斋画报》研究总体趋势分析
图 2 《点石斋画报》研究学科分布沈冠东(2017)12将画报本身作为一个文化成品纳入文化哲学的研究视野,从画图像叙事中寻找图像语言和时空表达间的关系。刘杨(2016)13将画报放在“图文域下,从绘画与叙事两个角度对其图文构成进行分析,通过对画报本身图文构成解,以此来解读中国近代艺术兴起的历史动因。对画报的绘画进行研究的也有不狄春馨,201714;张卉珺,201115),这一类研究大多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将中统技法与西方绘画技法相结合对画报进行研究,阐明画报是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画技法传承与创新的产物。张卉珺就是从中西版画的发展状况和石印版画的发展入手,研究画报的艺术性和画面技法表现从艺术角度探究画报的。还有一篇是从角度探讨画报,即郭秋惠(2009)16的的博士论文,论文以“点石(一种基于大众计价值观)”作为切入点,分析画报及画报内容所体现的上海晚清时期设计及生关系,分析画报在中国近代设计史的历史定位及其设计影响。上述所谈及的均是知网记载的硕博论文,在期刊方面也有不少有价值的文章。倩(2010)17是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语境下探究画报的艺术风格及成因。沈洁(2015)18术层面分析画报中的表现形式及画师融合中西画法的方式,以此给我们呈现出一
力攻北甯1884年[第1期,6-7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点石斋画报》中失真的甲午战争[J]. 韩洪泉. 文史天地. 2017(02)
[2]“西学东渐”与上海近代体育的嬗变(1843-1949年)[J]. 匡淑平. 体育科研. 2016(05)
[3]上海《点石斋画报》中外国女性的娱乐生活[J]. 冯鸣阳. 创意与设计. 2016(01)
[4]从《点石斋画报》看晚清妇女的婚姻观[J]. 张美玲. 海峡教育研究. 2016(01)
[5]照相“点石斋”——《点石斋画报》中的再媒介问题[J]. 唐宏峰. 美术研究. 2016(01)
[6]《点石斋画报》中的日本图像[J]. 房芸芳. 文物天地. 2015(12)
[7]谈晚清留学群体对近代体育在中国早期发展的贡献[J]. 杨俊皎. 语文学刊. 2015(21)
[8]鲁迅眼中的吴友如及《点石斋画报》[J]. 邵文菁. 上海鲁迅研究. 2015(01)
[9]《点石斋画报》对中西式绘法的运用[J]. 沈洁. 新闻世界. 2015(04)
[10]武汉东湖龙舟赛事研究[J]. 辛梦霞. 体育文化导刊. 2015(03)
博士论文
[1]《点石斋画报》图像叙事中语言与时空表达的关系研究[D]. 沈冠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2]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研究(1840—1927)[D]. 甘少杰.河北大学 2013
[3]上海近代体育研究(1843-1949)[D]. 匡淑平.上海体育学院 2011
[4]“点石”:《点石斋画报》与1884-1898年间的设计问题[D]. 郭秋惠.清华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点石斋画报》绘画艺术研究[D]. 狄春馨.扬州大学 2017
[2]从《点石斋画报》看晚清西医在中国的传播[D]. 翟昕.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6
[3]体育报刊与民国上海都市社会[D]. 李彦彦.上海师范大学 2016
[4]绘画·叙事—论《点石斋画报》的图文构成[D]. 刘杨.海南师范大学 2016
[5]基于《点石斋画报》的晚清民间服饰与风俗研究[D]. 高蓉.江南大学 2015
[6]赣傩文化艺术的差异性研究[D]. 伍星星.南昌大学 2016
[7]《点石斋画报》涉外报道研究[D]. 沈洁.安徽大学 2015
[8]《点石斋画报》的新知传播研究[D]. 陈超.黑龙江大学 2013
[9]《点石斋画报》画面艺术特色探究[D]. 张卉珺.江南大学 2011
[10]《点石斋画报》视野下晚清女性生活形态探究[D]. 张美玲.福建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97359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点石斋画报》研究总体趋势分析
图 2 《点石斋画报》研究学科分布沈冠东(2017)12将画报本身作为一个文化成品纳入文化哲学的研究视野,从画图像叙事中寻找图像语言和时空表达间的关系。刘杨(2016)13将画报放在“图文域下,从绘画与叙事两个角度对其图文构成进行分析,通过对画报本身图文构成解,以此来解读中国近代艺术兴起的历史动因。对画报的绘画进行研究的也有不狄春馨,201714;张卉珺,201115),这一类研究大多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将中统技法与西方绘画技法相结合对画报进行研究,阐明画报是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画技法传承与创新的产物。张卉珺就是从中西版画的发展状况和石印版画的发展入手,研究画报的艺术性和画面技法表现从艺术角度探究画报的。还有一篇是从角度探讨画报,即郭秋惠(2009)16的的博士论文,论文以“点石(一种基于大众计价值观)”作为切入点,分析画报及画报内容所体现的上海晚清时期设计及生关系,分析画报在中国近代设计史的历史定位及其设计影响。上述所谈及的均是知网记载的硕博论文,在期刊方面也有不少有价值的文章。倩(2010)17是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语境下探究画报的艺术风格及成因。沈洁(2015)18术层面分析画报中的表现形式及画师融合中西画法的方式,以此给我们呈现出一
力攻北甯1884年[第1期,6-7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点石斋画报》中失真的甲午战争[J]. 韩洪泉. 文史天地. 2017(02)
[2]“西学东渐”与上海近代体育的嬗变(1843-1949年)[J]. 匡淑平. 体育科研. 2016(05)
[3]上海《点石斋画报》中外国女性的娱乐生活[J]. 冯鸣阳. 创意与设计. 2016(01)
[4]从《点石斋画报》看晚清妇女的婚姻观[J]. 张美玲. 海峡教育研究. 2016(01)
[5]照相“点石斋”——《点石斋画报》中的再媒介问题[J]. 唐宏峰. 美术研究. 2016(01)
[6]《点石斋画报》中的日本图像[J]. 房芸芳. 文物天地. 2015(12)
[7]谈晚清留学群体对近代体育在中国早期发展的贡献[J]. 杨俊皎. 语文学刊. 2015(21)
[8]鲁迅眼中的吴友如及《点石斋画报》[J]. 邵文菁. 上海鲁迅研究. 2015(01)
[9]《点石斋画报》对中西式绘法的运用[J]. 沈洁. 新闻世界. 2015(04)
[10]武汉东湖龙舟赛事研究[J]. 辛梦霞. 体育文化导刊. 2015(03)
博士论文
[1]《点石斋画报》图像叙事中语言与时空表达的关系研究[D]. 沈冠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2]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研究(1840—1927)[D]. 甘少杰.河北大学 2013
[3]上海近代体育研究(1843-1949)[D]. 匡淑平.上海体育学院 2011
[4]“点石”:《点石斋画报》与1884-1898年间的设计问题[D]. 郭秋惠.清华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点石斋画报》绘画艺术研究[D]. 狄春馨.扬州大学 2017
[2]从《点石斋画报》看晚清西医在中国的传播[D]. 翟昕.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6
[3]体育报刊与民国上海都市社会[D]. 李彦彦.上海师范大学 2016
[4]绘画·叙事—论《点石斋画报》的图文构成[D]. 刘杨.海南师范大学 2016
[5]基于《点石斋画报》的晚清民间服饰与风俗研究[D]. 高蓉.江南大学 2015
[6]赣傩文化艺术的差异性研究[D]. 伍星星.南昌大学 2016
[7]《点石斋画报》涉外报道研究[D]. 沈洁.安徽大学 2015
[8]《点石斋画报》的新知传播研究[D]. 陈超.黑龙江大学 2013
[9]《点石斋画报》画面艺术特色探究[D]. 张卉珺.江南大学 2011
[10]《点石斋画报》视野下晚清女性生活形态探究[D]. 张美玲.福建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97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97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