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运动员训练满意度对心理疲劳的影响 ——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1-08-09 01:41
  对运动员来说,训练满意度是其取得优秀比赛成绩的保障之一,训练满意度是指运动员对训练本身以及与训练密切相关的因素(教练员,队友,运动队等)进行综合认知评价后所形成的一种情绪化的反应。高水平的运动员满意度可以增强运动员参与动机,促进运动员在比赛或者训练中的表现,提升团队凝聚力等。先前的研究中,较少深入探讨运动员训练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训练满意度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影响,并通过加入情绪调节策略作为中介变量,对训练满意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用运动员训练满意度量表、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心理疲劳量表对274名运动员进行调查,了解运动员训练满意度的现状,探讨运动员训练满意度对心理疲劳的影响,验证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论如下:(1)运动员的训练满意度水平较高,心理疲劳程度适中。在训练满意度方面:二级运动员训练满意度高于其它等级运动员,运动年限在4年及以下的运动员训练满意度高于其它年限运动员。在心理疲劳方面,运动年限在4年及以下的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高于其它年限运动员。(2)训练满意度与心理疲劳之间显著负相关,并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心理疲劳;(3)...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运动员训练满意度对心理疲劳的影响 ——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图4.2运动员训练满意度在年龄上的变化趋势??4.2.3运动员训练满意度在运动等级上的差异分析??

趋势图,运动员,年限,差异性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F.S1S??6.00??5.50??illl?5.00?*_■?'??m?\??l?4.50?\??W?\??k?\??值?4.00??????-.??..-.????????3.50????\??3.00????二级?一续?健将?国际健将??运动等级??图4.3运动员训练满意度在运动等级上的变化趋势??4.2.4运动员训练满意度在运动年限上的差异性分析??本研究根据运动员群体运动年限情况,以及四年一个大训练周期的理论标准,??将运动年限划分为4年及其以下、5-9年、10-14年和15年及其以上,一共四个运??动年限阶段。??通过对运动员训练满意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其结果显示,训练满意度??(F=2.75,P=0.043<0.05)在运动年限上有显著性差异。从开始训练到训练5年期间,??运动员训练满意度呈下降趋势。训练年限达到5年之后,运动员训练满意度呈上升??趋势,但14年运动年限之前,其上升趋势缓慢。直到14年以后,运动员训练满意??度的上升趋势呈显著提高。研究假设H1不成立。???表4.5运动员训练满意度在运动年限上的差异性分析???变量?运动年限?M?SD?F?P??4年及其以下?5.78?1.08??5-9?年?5.20?1.28??训练满意度?2.75?0.043??10-14?年?5.23?1.31??15年及其以上?5.39?1.27??21??

趋势图,年限,运动员,趋势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5.80?????5.60?\??访丨?\??m?\??满?\??度?\??的?\??均?\??值??4年及以F?5-9-F-?10-14^?15牢泛以上??运动年限??图4.4运动员训练满意度在运动年限上的变化趋势??4.3运动员情绪调节策略之认知重评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对情绪调节策略维度之一的认知重评进行现状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在李克特??7级评分体系上,认知重评的平均值为5.18,其最小值为2.25,最大值为7.00。这??项数据表明运动员认知重评整体水平较高。当对运动员认知重评为因变量,运动等??级、运动年限、性别和年龄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其Levene检验结果??为,检验概率值为〇.〇6>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可以认为认知重评在各个因素水平??下的误差方差相等。从表4.6可以看出,整个模型的F统计量只有1.172,概率为??0.23?(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可见此方差分析模型是非常不显著差异。判决系数??为0.379,说明认知重评的变异能被性别、年龄、运动等级和运动年限的交互效应??解释的部分只有37.9%。其中运动年限*运动等级(P=0.03<0.05)对认知重评有显??著性的影响,其它因素对认知重评没有显著性影响。??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J]. 马骊,徐霞,洪晓彬.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01)
[2]运动性心理疲劳:性质、成因、诊断及控制[J]. 张力为,林岭,赵福兰.  体育科学. 2006(11)
[3]我国赛艇运动员训练满意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诸葛伟民.  体育科学. 2006(11)
[4]运动员满意度研究述评[J]. 解缤,姚家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6(04)
[5]凝聚力对教练员领导行为、运动员角色投入和运动员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 马红宇,王二平.  体育科学. 2006(03)
[6]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J]. 李梅,卢家楣.  心理学报. 2005(04)
[7]运动中疲劳与心理耗竭若干问题研究述评[J]. 蔡理,季浏.  体育学刊. 2005(03)
[8]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定性探索[J]. 刘方琳,张力为.  体育科学. 2004(11)
[9]运动员的生活满意感:个人自尊与集体自尊的贡献[J]. 张力为,梁展鹏.  心理学报. 2002(02)

博士论文
[1]个人项目专业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度的因素结构及对相关变量的预测[D]. 解缤.北京体育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31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31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2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