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标枪运动员闫泽坤、胡海龙最后用力阶段的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5 05:05
  掷标枪运动是一项高难度的速度力量型项目,尤其最后用力阶段,是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过程,其技术动作的核心是在身体各部分协调作用下追求出手速度的最大化。我国标枪起步和发展都较晚,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一批优秀运动员,如申毛毛、徐德妹、哈小燕等。现阶段我国标枪开始处于发展迟缓阶段,尤其男子标枪,突破80米成为目前所面临的一大难关。本文以我国优秀的男子标枪运动员闫泽坤、胡海龙为研究对象。利用德国SIMI公司生产的SIMImotion7.0三维高速运动录像分析系统(包括拍摄频率为100帧/秒的三台摄像机和12个标定点的三维运动框架)对两名运动员进行了5次不同时间段(2011.09、2012.03、2012.06、2012.09、2013.04)的定点现场拍摄和图像解析,单人单个时期内选取2枪最佳数据,总计20枪(各10枪)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高速摄像法、图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二人最后用力阶段进行个体化跟踪诊断和动力学分析,得出运动员个体化相关性技术参数,并对相关性自变量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为教练员在制定运动员个体化训练计划,改革训练方...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标枪运动员闫泽坤、胡海龙最后用力阶段的动力学研究


闫泽坤和胡海龙右髋末速度的变化图

变化图,海龙,贡献值,变化图


图3-3闫泽坤和胡海龙助跑贡献值变化图Figure 3-3 Yan Ze-kun and Hu Hai-long's run-up contribution value variation右侧下肢着地缓冲阶段相关性统计数据显示:闫泽坤助跑贡献值(m/s)的数值变化范围为5.53±0.46,胡海龙为5.64±0.50 (表3-2,表3-4),该项参数反应

变化图,海龙,初速度,动作技术


闫泽坤和胡海龙右髋初速度变化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环节特征的运动学研究[J]. 董海军,张英波,郝勇霞.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5)
[2]国内外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运动学特征的对比分析[J]. 智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05)
[3]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交叉步结束后投掷臂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J]. 李建臣,王永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05)
[4]全国第10届运动会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 张军霞,李建英,杨杰.  中国体育科技. 2008(01)
[5]对掷标枪最后用力身体左侧动作与右侧动作关系的探析[J]. 汤乃童,丁雷.  福建体育科技. 2007(04)
[6]优秀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比较分析[J]. 周雷,宋广林,刘强德.  山东体育科技. 2006(03)
[7]中外部分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J]. 苑威威,宋惠娟,魏晓芸.  辽宁体育科技. 2006(02)
[8]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的三维运动学研究[J]. 刘生杰,刘虎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02)
[9]对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左腿技术运动学分析[J]. 宋亮,田胜涛,宋惠娟.  安徽体育科技. 2006(01)
[10]对影响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左侧支撑技术的因素分析[J]. 宋广林,闵凡亭.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01)

博士论文
[1]影响标枪飞行远度的系统因素及投掷技术的综合分析[D]. 王倩.北京体育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陕西省高校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D]. 任祥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2]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D]. 肖丽娟.山西大学 2011
[3]人体运动链鞭打动作生物力学特征的研究[D]. 秦春.河北师范大学 2011
[4]对陕西省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胡海龙最后用力阶段主要技术动作运动学特征的分析[D]. 贺向.西安体育学院 2010
[5]对陕西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陈彩虹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 周宁.西安体育学院 2010
[6]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左侧支撑力学实验分析[D]. 周雷.山东师范大学 2007
[7]2003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标枪生物力学分析[D]. 张鑫武.山西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43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43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5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