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卵泡期和黄体期高强度间歇和中强度持续运动对青年女性血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18 11:49
  随着社会的高度现代化,人们体力活动逐渐减少,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诱发了一系列疾病,使健康成为人们迫切关心的焦点问题,而免疫系统作为身体抵御病毒的第一道防线,其变化与机体的健康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通过运动来改善身体机能仍是最基础的手段之一。但传统观念认为运动强度过大可能会抑制自身免疫系统,进而增加患病的风险。因此,高强度间歇运动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在近几年的研究中,高强度间歇运动对比传统的中等强度持续运动而言,因其运动时间短、有间歇、更容易使运动者坚持和接受等优点,被引入到不同人群的运动训练中。女性人群因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在不同月经周期,其激素水平、血细胞变化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均异于其他群体。在免疫系统方面有研究指出,与卵泡期相比,机体在黄体期分泌的免疫细胞水平更高,更容易增加女性患病的概率。这与不同的雌孕激素水平有关,在黄体期雌激素或孕酮水平的提高,可引起女性因性激素变化导致的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因此了解女性在不同月经周期进行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月经周期作为女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为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不同月经周期进行高强度持续运动(HIE)运动,其对自...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卵泡期和黄体期高强度间歇和中强度持续运动对青年女性血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1-2基础体温曲线图[7]

基础体温,黄体,卵泡期


2表3.2.1运动干预前卵泡期与黄体期雌、孕激素浓度比较中等强度持续运动(n=18)高强度间歇运动(n=18)卵泡中期黄体中期卵泡中期黄体中期雌激素(Pg/ml)38.6±17.0135.8±56.3**36.3±24.7134.9±49.1**孕酮(nmol/L)0.6±0.324.8±14.1**0.5±0.125.6±15.9**注:所有数值均为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与相同运动卵泡期相比,P<0.01。如表3.2.2和图3.2.2所示,受试者在运动干预前一周至运动结束后一个月中,于每日晨起固定时间监控体温,并记录反溃两个月中的月经周期卵泡期中期的平均体温非常显著低于黄体期中期(P<0.01)。表3.2.2基础体温监测中等强度持续运动(n=18)高强度间歇运动(n=18)卵泡中期黄体中期卵泡中期黄体中期体温(℃)36.3±0.236.4±0.3**36.3±0.136.4±0.2**注:所有数值均以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与相同运动卵泡期相比,P<0.01。****注:MICE为中等强度持续运动,HIE为高强度间歇运动。**代表与相同运动卵泡中期相比,P图3.2.2基础体温监测********注:MICE为中等强度持续运动,HIE为高强度间歇运动,E2为雌激素、P4为孕激素。**代表与相同运动卵泡期相比,P<0.01。图3.2.1运动干预前卵泡期与黄体期雌、孕激素浓度比较

卵泡期,黄体,激素,卵泡


2表3.2.1运动干预前卵泡期与黄体期雌、孕激素浓度比较中等强度持续运动(n=18)高强度间歇运动(n=18)卵泡中期黄体中期卵泡中期黄体中期雌激素(Pg/ml)38.6±17.0135.8±56.3**36.3±24.7134.9±49.1**孕酮(nmol/L)0.6±0.324.8±14.1**0.5±0.125.6±15.9**注:所有数值均为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与相同运动卵泡期相比,P<0.01。如表3.2.2和图3.2.2所示,受试者在运动干预前一周至运动结束后一个月中,于每日晨起固定时间监控体温,并记录反溃两个月中的月经周期卵泡期中期的平均体温非常显著低于黄体期中期(P<0.01)。表3.2.2基础体温监测中等强度持续运动(n=18)高强度间歇运动(n=18)卵泡中期黄体中期卵泡中期黄体中期体温(℃)36.3±0.236.4±0.3**36.3±0.136.4±0.2**注:所有数值均以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与相同运动卵泡期相比,P<0.01。****注:MICE为中等强度持续运动,HIE为高强度间歇运动。**代表与相同运动卵泡中期相比,P图3.2.2基础体温监测********注:MICE为中等强度持续运动,HIE为高强度间歇运动,E2为雌激素、P4为孕激素。**代表与相同运动卵泡期相比,P<0.01。图3.2.1运动干预前卵泡期与黄体期雌、孕激素浓度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荧光免疫层析联合检测方法的建立[J]. 贺沁,周春峰,王云龙,明亮,李玉林,曹继宗.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0(02)
[2]去白细胞输血在降低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率中的应用价值[J]. 冯兰洁.  中国医学工程. 2020(01)
[3]喹硫平致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J]. 鲍爽,庄红艳,刘珊珊,果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01)
[4]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2种不同血小板成分输注的临床疗效比较[J]. 连俊慧,段秉政,陶琳,孙婷,聂荣莲,高玉云.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2019(06)
[5]血常规联合血细胞形态检查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田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19(16)
[6]模拟高原缺氧环境对小鼠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J]. 杨林鹏,樊鹏程,靳婉君,马慧萍,贾正平.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9(05)
[7]血红蛋白电泳、红细胞渗透脆性和血常规检测在诊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价值[J]. 熊辉,孙彦,袁博.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08)
[8]绝经期和生育期雌激素缺乏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J]. 唐飞,徐娟,邵明君.  浙江医学. 2018(07)
[9]育龄女性月经周期外周血炎性压力的变化[J]. 刘海伦,陈丹丹,龙常春,陆宇霞,瞿晓燕,程忠平.  中国妇幼保健. 2018(04)
[10]阴道B超联合尿LH、基础体温监测排卵80例分析[J]. 扈静,尚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32)



本文编号:3349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49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1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