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竞技足球运动兴衰探微
发布时间:2021-08-25 16:14
从19世纪末现代足球运动传入中国到1930年左右现代足球运动在旧中国走向兴盛,短短的几十年间,民国竞技足球运动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的体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对民国时期竞技足球运动的发展、特征等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与启示。结论与启示不是目的,目的是让有关方注意到结论与启示相关的内容,进而找到解决中国足球现存问题的方法与措施,为有志于为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做出努力的有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但据作者的走访调查结果发现,国人对以李惠堂为代表的我国民国时期的中国足球曾有过的辉煌却知之甚少。本篇即是基于以史为鉴的视角来向世人展示中国竞技足球何以在彼时积贫积弱动荡的旧中国赢得世人的尊重,为民国体育赢得荣誉的。希望现今条件优越却深处泥淖之中的中国足球能受到启发并早日走向复兴。本文以民国竞技足球运动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就民国足球的状况,以港、粤、沪为主,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来对其进行介绍:第一部分,主要概述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本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
【文章来源】: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足球运动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历史研究法
2.2.3 对比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的萌芽
3.1.1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萌芽前的历史背景
3.1.2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萌芽前期的情况及其特点
3.1.3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萌芽期后期的情况及其特点
3.2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走向兴盛
3.2.1 现代足球运动在东北
3.2.2 现代足球运动在西南、西北
3.2.3 抗战前的全运会足球赛
3.2.4 港、粤、沪足球的辉煌时期
3.2.5 国际赛场上的中国足球队
3.2.6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兴盛时期的特点
3.3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走向衰弱
3.3.1 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足球
3.3.2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足球运动的特点
3.3.3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足球
3.3.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足球运动的特点
3.3.5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大事记、著名球员简介及重大赛事成绩情况
4 结论
5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足球运动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李亚华,史强.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5)
[2]浅析中国足球落后的主要原因[J]. 杨泽龙.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9(S2)
[3]我国男足落后原因及对策探讨[J]. 谭政.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4]浅谈足球运动在中国发展缓慢的因素[J]. 王明,王军. 科技信息. 2009(21)
[5]以中国近代史为鉴再谈中国足球[J]. 王丽华,卢仁强.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6]关于中国足球现存问题的思考[J]. 周长吉.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
[7]1932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在北平的筹备经历[J]. 王培. 北京档案. 2008(09)
[8]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足球冲突的分析[J]. 岳艳丽,王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09)
[9]李惠堂:两次出征奥运会[J]. 张博. 百年潮. 2008(08)
[10]金陵足球运动百年纵览[J]. 孙健. 江苏地方志. 2008(03)
本文编号:3362444
【文章来源】: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足球运动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历史研究法
2.2.3 对比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的萌芽
3.1.1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萌芽前的历史背景
3.1.2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萌芽前期的情况及其特点
3.1.3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萌芽期后期的情况及其特点
3.2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走向兴盛
3.2.1 现代足球运动在东北
3.2.2 现代足球运动在西南、西北
3.2.3 抗战前的全运会足球赛
3.2.4 港、粤、沪足球的辉煌时期
3.2.5 国际赛场上的中国足球队
3.2.6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兴盛时期的特点
3.3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走向衰弱
3.3.1 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足球
3.3.2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足球运动的特点
3.3.3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足球
3.3.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足球运动的特点
3.3.5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大事记、著名球员简介及重大赛事成绩情况
4 结论
5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足球运动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李亚华,史强.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5)
[2]浅析中国足球落后的主要原因[J]. 杨泽龙.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9(S2)
[3]我国男足落后原因及对策探讨[J]. 谭政.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4]浅谈足球运动在中国发展缓慢的因素[J]. 王明,王军. 科技信息. 2009(21)
[5]以中国近代史为鉴再谈中国足球[J]. 王丽华,卢仁强.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6]关于中国足球现存问题的思考[J]. 周长吉.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
[7]1932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在北平的筹备经历[J]. 王培. 北京档案. 2008(09)
[8]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足球冲突的分析[J]. 岳艳丽,王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09)
[9]李惠堂:两次出征奥运会[J]. 张博. 百年潮. 2008(08)
[10]金陵足球运动百年纵览[J]. 孙健. 江苏地方志. 2008(03)
本文编号:3362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62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