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0 06:35
大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末端,在这一时期进行的体育教育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日后步入社会与社会体育形成良好过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大学期间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会对他们走进社会以后的体育观念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也会影响到未来的体质状况,因此大学期间为大学生培养科学的体育运动观念将会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意识,造成身体素质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表明体育锻炼的观念的培养以及体育锻炼的行为的养成是目前大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步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生置身于校园当中,学生们的体育观念以及锻炼行为都会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情况息息相关,所以加强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工作能够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更多的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去,增强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也为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次研究以体育锻炼的行为和校园体育文化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大连市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工作。研究结论:大连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
大连市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研究-8-3结果与分析3.1大连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分析3.1.1高校大学生基本情况统计本次365份调查问卷收集信息涵盖了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月均生活费用等相关信息。图3.1显示,大一年级调查人数为186人,大二年级调查人数为165人,大三年级调查人数为12人,大四调查人数为2人,其中文科专业148人,理科专业217人。图3.2显示:本次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168人月均生活费为1000-1500元,有145人月均生活费在1500-2000元,分别占总人数的46%和40%;月均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及2000元以上的共计52人,占总人数比为14%,比例较低。由此不难看出,目前大部分学生的经济状况比较相似,符合大学生的正常消费水准。图3.1调查对象的年级、专业描述性统计柱形图(n=365)Fig.3.1Descriptivestatisticalhistogramofsubjects’gradeandmajor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图3.2调查对象每月生活费描述性统计(n=365)Fig.3.2Descriptivemonthlycost-of-livingstatisticsforsurveyrespondents3.1.2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时间及运动强度分析体育锻炼能够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然而只有锻炼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运动不持续、时间短、强度低都不能够对机体产生足够的刺激作用。想要让体育锻炼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增进体质的作用,就需要持续性的,足够强度的体育锻炼行为的出现。3.1.2.1大连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体育锻炼频率是体育锻炼行为研究里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目标,通常是指在一定周期内进行的体育锻炼次数。体育锻炼频率也是国家体育总局考量体育人口的一项评判标准,平均每周锻炼3次以上的才可以成为体育人口。根据表3.1来看,大连市大学生中,45人每周1次以下体育锻炼、181人每周1次体育锻炼、89人每周2次体育锻炼、50人每周3次及以上的体育锻炼,这体现了目前大多数的学生能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但是能够达到体育人口的学生人数还很不乐观,大部分的学生日常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较少,这些学生更愿意将时间放在“看电视、上网、购物”等较为轻松、休闲的活动中,这也折射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度还远远不足,这需要学校和社会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表3.1还能够看出,男生每周参与3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有38人,占男生总人数比例为20.88%。女生每周参与3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有12人,占女生总人数比例的6.56%。从比例上来看,反映了男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好于女生,达到体育人口锻炼频率标准的人数更多,说明男生相比于女生对于体育锻炼更具有积极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高校体育社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 张世超,蒋峰,高学博,崔贞.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08)
[2]校园文化体育氛围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J]. 辛娟娟. 高教探索. 2018(05)
[3]“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与路径[J]. 郑继超,赵娜.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6(02)
[4]陕西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 李浩,王强.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03)
[5]校园文化建设中阳光体育的构建研究[J]. 李箐.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5(08)
[6]普通高校体育社团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王建民. 当代体育科技. 2015(17)
[7]课外体育锻炼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影响的研究[J]. 刘广慧. 当代体育科技. 2015(07)
[8]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J]. 侯长林. 中国高等教育. 2013(23)
[9]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述评[J]. 张俏,于可红. 浙江体育科学. 2013(05)
[10]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动态与进展[J]. 徐梓轩.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博士论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建设研究[D]. 梁明.吉林大学 2018
[2]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D]. 邹巍.西南大学 2014
[3]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概念模型、测评方法和教育干预的研究[D]. 王坤.华东师范大学 2011
[4]中科院知识分子的锻炼行为及其干预策略[D]. 宋晓东.北京体育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成都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研究[D]. 薛晴晴.成都体育学院 2018
[2]苏州大学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现状研究[D]. 苗翰初.苏州大学 2016
[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D]. 王湛卿.湖北工业大学 2014
[4]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D]. 郭琳.郑州大学 2013
[5]福建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研究[D]. 吕田甜.集美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72264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
大连市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研究-8-3结果与分析3.1大连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分析3.1.1高校大学生基本情况统计本次365份调查问卷收集信息涵盖了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月均生活费用等相关信息。图3.1显示,大一年级调查人数为186人,大二年级调查人数为165人,大三年级调查人数为12人,大四调查人数为2人,其中文科专业148人,理科专业217人。图3.2显示:本次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168人月均生活费为1000-1500元,有145人月均生活费在1500-2000元,分别占总人数的46%和40%;月均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及2000元以上的共计52人,占总人数比为14%,比例较低。由此不难看出,目前大部分学生的经济状况比较相似,符合大学生的正常消费水准。图3.1调查对象的年级、专业描述性统计柱形图(n=365)Fig.3.1Descriptivestatisticalhistogramofsubjects’gradeandmajor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图3.2调查对象每月生活费描述性统计(n=365)Fig.3.2Descriptivemonthlycost-of-livingstatisticsforsurveyrespondents3.1.2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时间及运动强度分析体育锻炼能够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然而只有锻炼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运动不持续、时间短、强度低都不能够对机体产生足够的刺激作用。想要让体育锻炼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增进体质的作用,就需要持续性的,足够强度的体育锻炼行为的出现。3.1.2.1大连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体育锻炼频率是体育锻炼行为研究里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目标,通常是指在一定周期内进行的体育锻炼次数。体育锻炼频率也是国家体育总局考量体育人口的一项评判标准,平均每周锻炼3次以上的才可以成为体育人口。根据表3.1来看,大连市大学生中,45人每周1次以下体育锻炼、181人每周1次体育锻炼、89人每周2次体育锻炼、50人每周3次及以上的体育锻炼,这体现了目前大多数的学生能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但是能够达到体育人口的学生人数还很不乐观,大部分的学生日常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较少,这些学生更愿意将时间放在“看电视、上网、购物”等较为轻松、休闲的活动中,这也折射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度还远远不足,这需要学校和社会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表3.1还能够看出,男生每周参与3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有38人,占男生总人数比例为20.88%。女生每周参与3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有12人,占女生总人数比例的6.56%。从比例上来看,反映了男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好于女生,达到体育人口锻炼频率标准的人数更多,说明男生相比于女生对于体育锻炼更具有积极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高校体育社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 张世超,蒋峰,高学博,崔贞.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08)
[2]校园文化体育氛围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J]. 辛娟娟. 高教探索. 2018(05)
[3]“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与路径[J]. 郑继超,赵娜.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6(02)
[4]陕西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 李浩,王强.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03)
[5]校园文化建设中阳光体育的构建研究[J]. 李箐.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5(08)
[6]普通高校体育社团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王建民. 当代体育科技. 2015(17)
[7]课外体育锻炼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影响的研究[J]. 刘广慧. 当代体育科技. 2015(07)
[8]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J]. 侯长林. 中国高等教育. 2013(23)
[9]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述评[J]. 张俏,于可红. 浙江体育科学. 2013(05)
[10]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动态与进展[J]. 徐梓轩.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博士论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建设研究[D]. 梁明.吉林大学 2018
[2]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D]. 邹巍.西南大学 2014
[3]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概念模型、测评方法和教育干预的研究[D]. 王坤.华东师范大学 2011
[4]中科院知识分子的锻炼行为及其干预策略[D]. 宋晓东.北京体育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成都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研究[D]. 薛晴晴.成都体育学院 2018
[2]苏州大学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现状研究[D]. 苗翰初.苏州大学 2016
[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D]. 王湛卿.湖北工业大学 2014
[4]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D]. 郭琳.郑州大学 2013
[5]福建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研究[D]. 吕田甜.集美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72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72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