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运动对心脏的影响:生理适应和潜在风险
发布时间:2021-09-03 19:32
马拉松作为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高的耐力运动,对心脏的影响是利大还是弊多,对马拉松参赛选手心脏产生哪些生理适应,又对心脏健康存在哪些潜在风险,经常困扰着运动医学研究者和马拉松参赛者。依据目前的国内外研究,全面综述分析了马拉松对心脏各腔室以及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深入探讨了马拉松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律失常、心肌纤维化和心脏猝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马拉松会引起心脏发生离心性肥大,心房和心室腔体积均会增大,提升心脏功能。一次马拉松运动后,心房和左右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均出现了短暂性的下降,舒张功能下降更明显,这是心脏的一种生理适应,数周内可恢复至正常水平;2)尽管马拉松与冠状动脉风险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但与同龄和相同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对照人群相比,马拉松运动员仍具有较低的冠状动脉斑块形成风险;3)马拉松诱导的循环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是可逆的,是对剧烈运动的一种暂时生理性应激反应;4)马拉松运动猝死的风险较低,多数马拉松猝死的发生和参赛者遗传的显性或隐性心脏疾病有关。为预防赛场心血管意外,应该建立马拉松赛场心血管意外的预防体系,包括赛前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筛查程序、增加并合理布置赛中救助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体育科技. 2020,56(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马拉松运动时左、右室壁压力变化示意图(La Gerche et al.,2014)
Montiel等(2015)研究发现,马拉松运动后即刻,cTnT和CK-MB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赛前水平。Grabs等(2015)发现,马拉松运动后即刻c TnT的含量是运动前的4倍,运动后72 h恢复到正常范围。Hanssen(2011)指出,马拉松运动后即刻cTnT和NT-proBNP的含量均显著升高,而通过LGE MRI并未观察到心肌坏死。运动后第2天,两者含量均回落至赛前水平。Knebel(2009)的研究证实,61.8%的马拉松运动员在运动后即刻会经历cTnT和NT-BNP的短暂升高,运动后2周恢复正常。Vassalle等(2018)指出,半程马拉松运动后,cTnT和NT-proBNP在运动后即刻均出现显著增加,24 h和48 h后两者分别恢复正常。以上研究表明,马拉松运动后释放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运动后24~72 h内均能恢复至正常范围。这与其他类型耐力运动诱导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释放特点类似。它是一种短暂性迅速升高而又快速消除的现象,与临床上心肌坏死诱导的心肌损伤因子升高持续可达十几天的特征明显不同。这也间接佐证了马拉松诱导的心肌损伤与临床疾病造成的心肌损伤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损伤类型(图2)。综上所述,马拉松运动诱导的循环中,心肌损伤标志的升高是短暂的和可逆的,是对剧烈运动的一种暂时生理性应激反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2-2016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中心脏骤停案例及医学救援分析[J]. 许臻晔,段宝华,刘养洲,廖育鲲,诸亦然,何智纯,马宏赟,陆乐,陆一鸣.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03)
[2]运动员心脏的热点问题与研究进展[J]. 常芸. 体育科学. 2010(10)
[3]对不同运动水平长跑、马拉松运动员不同时相的超声心动图研究[J]. 苏全生,张问礼.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89(04)
[4]我国优秀男子长跑、马拉松运动员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研究[J]. 苏全生. 体育科学. 1989(03)
本文编号:3381729
【文章来源】:中国体育科技. 2020,56(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马拉松运动时左、右室壁压力变化示意图(La Gerche et al.,2014)
Montiel等(2015)研究发现,马拉松运动后即刻,cTnT和CK-MB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赛前水平。Grabs等(2015)发现,马拉松运动后即刻c TnT的含量是运动前的4倍,运动后72 h恢复到正常范围。Hanssen(2011)指出,马拉松运动后即刻cTnT和NT-proBNP的含量均显著升高,而通过LGE MRI并未观察到心肌坏死。运动后第2天,两者含量均回落至赛前水平。Knebel(2009)的研究证实,61.8%的马拉松运动员在运动后即刻会经历cTnT和NT-BNP的短暂升高,运动后2周恢复正常。Vassalle等(2018)指出,半程马拉松运动后,cTnT和NT-proBNP在运动后即刻均出现显著增加,24 h和48 h后两者分别恢复正常。以上研究表明,马拉松运动后释放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运动后24~72 h内均能恢复至正常范围。这与其他类型耐力运动诱导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释放特点类似。它是一种短暂性迅速升高而又快速消除的现象,与临床上心肌坏死诱导的心肌损伤因子升高持续可达十几天的特征明显不同。这也间接佐证了马拉松诱导的心肌损伤与临床疾病造成的心肌损伤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损伤类型(图2)。综上所述,马拉松运动诱导的循环中,心肌损伤标志的升高是短暂的和可逆的,是对剧烈运动的一种暂时生理性应激反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2-2016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中心脏骤停案例及医学救援分析[J]. 许臻晔,段宝华,刘养洲,廖育鲲,诸亦然,何智纯,马宏赟,陆乐,陆一鸣.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03)
[2]运动员心脏的热点问题与研究进展[J]. 常芸. 体育科学. 2010(10)
[3]对不同运动水平长跑、马拉松运动员不同时相的超声心动图研究[J]. 苏全生,张问礼.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89(04)
[4]我国优秀男子长跑、马拉松运动员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研究[J]. 苏全生. 体育科学. 1989(03)
本文编号:3381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8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