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漳州龙舟文化特色研究 ——以龙文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11 16:24
  龙舟运动蕴含丰富的“龙舟文化”是中国“龙文化”和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和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区域龙舟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机遇和考验。本文选取“漳州龙文区”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借鉴人类学、体育学、民俗学等学科理论,在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龙文龙舟”的传承历程、文化特色、特有价值、面临的困境和如何保护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如下:1.“龙文区的龙舟”造型独特。龙文区的龙舟是一种狭长形的船,没有龙头,船头保留传统土船的“鱼头”形象,有鱼嘴、鱼眼、鱼脸等写意性标志;船舷由整个的木头制成称为“押竹”,上面有的会油漆成龙鳞的形状、有的油漆成简单的几何图形,整个区域没有统一标准;船桨中的头桨有4组,起到领桨的作用;尾桨长度较长,尾桨除了产生向前的动力,还需翻出水花宣扬气势称为“龙卷水”,另外必要时需协助舵手控制龙船的行驶方向;船舵有15米长,上面彩绘有醒目的“水仙尊王”四个大字,这也是本区龙舟的符号标志之一。2.“龙文区划龙舟”的划桨姿势与众不同。龙文区的“划龙舟”仍传承着祖先传下来的“站立式”划桨,跟该区农耕时期“乘土船——挖河泥...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的释涵
        1.2.2 国内龙舟运动的研究现状
        1.2.3 漳州龙文龙舟运动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个案研究法
        2.2.3 田野调查法
        2.2.4 访谈法
        2.2.5 逻辑分析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漳州龙文龙舟概况
        3.1.1 漳州“龙文龙舟”的分布情况
        3.1.2 漳州“龙文区圳头村”现存龙舟概况
    3.2 漳州龙文龙舟的传承历程
        3.2.1 传统时期的漳州龙舟(漳州建立到1949年以前)
        3.2.2 改革时期漳州龙文的龙舟(1949—文革结束)
        3.2.3 社会变迁时期漳州龙文的龙舟(1978年至21世纪初)
        3.2.4 非遗的提出至今漳州龙文的龙舟(2002——现在)
    3.3 漳州龙文龙舟的文化特色研究
        3.3.1 漳州“龙文龙舟”的地理历史文化
            3.3.1.1 漳州“龙文龙舟”的地理文化
            3.3.1.2 漳州龙舟的历史文化
            3.3.1.3 漳台龙舟的历史文化
        3.3.2 漳州“龙文龙舟”的物质文化
            3.3.2.1 “龙文龙舟”造型独特
            3.3.2.2 “龙文龙舟”造型的文化内涵
            3.3.2.3 “龙文龙舟”的其他物质载体
            3.3.2.4 “龙文划龙舟”的技术与分工
        3.3.3 漳州“龙文龙舟”的制度文化
            3.3.3.1 “龙文龙舟”体现非正式制度文化
            3.3.3.2 “龙文龙舟”非正式制度文化在祭祀仪式方面的表现
            3.3.3.3 “龙文龙舟”非正式制度文化在性别禁忌方面的表现
        3.3.4 漳州“龙文龙舟”的精神文化
            3.3.4.1 “龙文龙舟”的祭祀文化
            3.3.4.2 “龙文龙舟”的集体主义文化
            3.3.4.3 “龙文龙舟”的社会心理文化
    3.4 漳州龙文区划龙舟的价值
        3.4.1 “龙文龙舟”的历史文化价值
        3.4.2 “龙文龙舟”的审美价值
        3.4.3 “龙文龙舟”强化区域文化认同的价值
        3.4.4 非正式制度对民俗体育的引导价值
        3.4.5 “龙文龙舟”促进两岸文体交流的价值
第四章 漳州龙文龙舟发展困境与机遇
    4.1 漳州龙文龙舟发展面临的困境
        4.1.1 “龙文龙舟”缺乏和其它地区的比赛交流
        4.1.2 “龙文龙舟”“继承”和“趋同”的两难
        4.1.3 “龙文龙舟”难以常态开展,利用率低
        4.1.4 “龙文龙舟”的商业化发展处于萌芽阶段
        4.1.5 “龙文龙舟”理论研究匮乏、保护意识淡薄
    4.2 漳州龙舟文化发展的机遇
        4.2.1 文化多元性发展的背景
        4.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机遇
        4.2.3 漳台特殊地理历史渊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龙文龙舟”的地理历史文化优越
        5.1.2 “龙文龙舟”造型独特,划桨技术与众不同
        5.1.3 “龙文龙舟”的祭祀文化明显
        5.1.4 “龙文龙舟”遵循“族传身教”的传承模式
        5.1.5 “龙文龙舟”发展面临一些困境
    5.2 建议
        5.2.1 坚持龙文龙舟特色,加强交流
        5.2.2 重视龙文龙舟的个案研究,扩大宣传
        5.2.3 开发漳州民俗资源,促进龙文龙舟发展
        5.2.4 加强教育,培养龙舟文化传承人
        5.2.5 搭建漳台两岸龙舟文化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致谢
研宄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汇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入奥发展策略的思考——以竞技龙舟运动为例[J]. 张作斌.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03)
[2]现代龙舟运动发展的文化审视——从《边城》中真实的赛龙舟出发[J]. 戴福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11)
[3]湖甸龙舟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 吴天跃.  文化学刊. 2011(05)
[4]贵州苗族独木龙舟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象追踪研究[J]. 卢塞军,代刚.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06)
[5]温州龙舟民俗文化缘起、历程及嬗变探析[J]. 陈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02)
[6]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概念再探讨[J]. 涂传飞.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11)
[7]非正式制度与乡村传统体育的发展:乡土社会的视角[J]. 郭琼珠.  体育与科学. 2009(03)
[8]我国龙舟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对策研究[J]. 简波,齐莹.  内江科技. 2008(04)
[9]龙舟竞渡的文化内涵[J]. 黎细凤,王洪宇,黄柳.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3)
[10]析龙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J]. 李世平,从群.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07(01)

博士论文
[1]龙舟竞渡流变历程中的现代发展[D]. 胡娟.北京体育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93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93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2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