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华东地区12所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总结报告的文本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16 20:12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体育专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建设一批高层次的体育专业人才队伍迫在眉睫,但是现有的体育高校培养的体育专业人才难以满足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让高校培养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专业人才,成为当今各高校重要的责任。本文以2015年华东地区12所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总结报告为研究文本,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华东地区12所高校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华东地区12所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均制定了培养目标,但是未针对不同的专业领域与对象制定特色的培养目标。(2)培养过程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在入学形式上与学术型研究生并无差异;课程设置比较完善,但是偏于理论化,实践课程比例低;教学形式多样化;专业实践各有特色,但是部分学校的实践形式化、实践时间不足一年、考核方式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学位论文偏学术化。均实现了双导师队伍,但是部分学校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比例不协调,部分学校高水平裁判员、运动等级的教师数量少;另外在教学设施、图书资料教学训练场馆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基本...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华东地区12所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总结报告的文本分析


华东地区12所高校实习时间情况

情况


华东地区12所高校导师数量情况

运动等级,裁判员,高校,高水平


华东地区12所高校高水平裁判员、运动等级的教师数量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基于九所院校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J]. 陈蔚,田丹.  教育学术月刊. 2017(04)
[2]世界一流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三所香港高校为例[J]. 刘扬,马永红.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02)
[3]构建以项目为依托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 张永泽,于广琮.  江苏高教. 2017(04)
[4]巴西圣约达斯·塔代乌大学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特点与启示[J]. 李世宏.  体育文化导刊. 2016(12)
[5]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机制探讨[J]. 刘亚敏,胡甲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06)
[6]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基于四所独立建制的体育高等学府的调查分析[J]. 韩会君,肖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06)
[7]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 史利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09)
[8]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路径[J]. 方千华,黄汉升,朱桂林.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4(06)
[9]新时期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探索——现状、问题及改革设想[J]. 李传兵,方千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10)
[10]“技、实、能、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霍红,杨洋,刘香,王洪珅.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05)

博士论文
[1]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 张建功.华南理工大学 2011
[2]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 胡玲琳.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D]. 陈琴.湘潭大学 2015
[2]知识生产模式Ⅱ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和启示[D]. 韩莉莉.东北大学 2014
[3]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D]. 宋伟.河北师范大学 2012
[4]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研究[D]. 姬常爱.宁波大学 2012
[5]我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 于洁.青岛大学 2011
[6]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D]. 唐云霞.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97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97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6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