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半凝固的“圈层”:虎扑体育社区趣缘群体的传播动力与秩序格局

发布时间:2021-10-07 03:05
  互联网日益成为社会的第一媒介,移动互联网也日益影响人类的生活并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与社会关系。那些拥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群聚集在互联网提供的虚拟空间之中,逐渐形成了网络趣缘群体这种群体形式。作为一股新生力量,网络趣缘群体正不断冲击和影响着当下的传统群体和社区,导致社会的变迁。虎扑体育社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从篮球论坛逐步发展成为当下最大的集篮球、足球、电竞等体育项目于一体的大型网络体育社区。本文以虎扑体育社区和社区内的趣缘群体为研究对象,从虎扑社区趣缘群体形成条件、传播动力形成因素和秩序格局三个层面着手进行研究,总结出社区内群体成员关系以及传播动力如何形成,并希望对其他趣缘社区及趣缘群体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采用参与式观察、访谈与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虎扑社区趣缘群体进行全方位的探究。首先,虎扑趣缘群体的形成条件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虎扑社区提供的网络空间,成为趣缘群体的聚集地;第二,主要基于体育爱好的共同兴趣成为了加入该群体的主要动因;第三,虚拟身份和群体身份的建构和认同是划定群体界限的逻辑标准;第四,高准入性帮助趣缘人群形成群体边界。再次,本文借助群体动力学的理论,探讨了虎扑体育社...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半凝固的“圈层”:虎扑体育社区趣缘群体的传播动力与秩序格局


虎扑社区板块分布页面

社区,体育


虎扑APP开屏页面上,标有“Proudlypresentedby虎扑JRs”的标语,可以译为“由虎扑JRs荣誉出品”,由此可以看出,虎扑用户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受访人2表示,“虎扑把我们JR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我更会产生一种群体归属感,也更加认可JRs这个标签。”在群体动力学创始人库尔特·勒温看来,团体是个体动力的主要源泉①,从虎扑新版logo上也可以看出,虎扑把他们自己和群体成员,即“JRs”牢牢地在情感上捆绑在一起,使得他们能够进一步认同自己的群体角色,在心理感受层面变现出群体内聚力,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图2-1虎扑体育社区logo个体成员获取群体认同的探索需要以与其他成员的交流和互动为基础,在虎扑社区的表现主要为发帖、回帖等行为。在良好社区氛围的基础上,虎扑成员的用户粘度日益提高,互动频率也在同类社区中名列翘楚,这种高频率的互动为虎扑成员的群体认同建构提供了绝佳条件。他们把自身的想法和虚拟自我形象“投影”到社区之中,冠以符合该群体思维和志趣的标签,从而吸引关注,进入互动。有学者提出,网络族群集合了一些“共性”,这是进行社会区隔的重要条件②。每一个虎扑成员都被冠以“JR”的名号,这种共性促使他们把自己归属于虎扑社区之中,并且通过社会比较来区隔非本群体的成员——把同为“JR”的人群归为内群体。访谈对象9对此也表示,“我是科比和湖人队的球迷,所以我经常在湖区逛。我们内部的①杨华.略论勒温对传播学研究的贡献[J].社科纵横,2004(04):176-177+179.②蒋建国.网络族群:自我认同、身份区隔与亚文化传播[J].南京社会科学,2013(02):97-103.

模型图,群体动力,框架,模型


193虎扑体育社区的趣缘群体动力形成因素虎扑趣缘群体内部具备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凝聚力,这不仅取决于个人本身,还受到群体内各种因素(包括人际关系、群体目标、氛围等)的制约。探讨影响这种群体动力形成的因素,是本文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虎扑社区不同于其他网络社区的重要特征。群体动力在群体动力学理论中也可称为群体内聚力。群体内聚力是群体动力学的一个基本观点,群体的“内聚力”也因为巨大的影响力成为该理论研究的焦点,它是指作用于所有成员并促进其参与群体活动的各种力的组合。群体动力学主要探讨的是群体行为和群体变迁的潜在动力是什么,研究群体动力学理论的国内外学者较为统一的观点是群体动力由群体内聚力、群体中个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群体领导者、群体目标与群体成员动机、群体结构和群体环境这五个方面构成基本的理论框架。并建立了如下所示的群体动力理论框架模型。图3-1群体动力理论框架模型通过以上模型中可以得出,群体内部多个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共同作用于群体内聚力的产生。本章试图以群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虎扑体育社区的实际案例,讨论虎扑社区内趣缘群体具备强大凝聚力和一致性动力的影响因素。3.1趣缘群体领导者用户的活跃度和参与度是社区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持高活跃度的前提是社区中普通成员的信息需求和意见领袖的身份在常虎扑社区中汇集了海量信息和多个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焦虑的“直男”——虎扑网络社群的男性气质分析[J]. 梁成林.  中国图书评论. 2020(01)
[2]“流动的集合体”:虚拟社群人际交往及其互惠行为研究[J]. 孙保营,魏晴.  新闻爱好者. 2019(09)
[3]网络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建构的路径、模式与价值[J]. 蔡骐,岳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09)
[4]对话传播的理论探索与现实聚焦[J]. 赵彦红.  东南传播. 2018(07)
[5]作为互动仪式的网络空间集体行动[J]. 刘国强.  国际新闻界. 2016(11)
[6]群体传播的心理机制[J]. 陈力丹.  东南传播. 2016(01)
[7]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J]. 蔡骐.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09)
[8]影响虚拟社群信息分享的因素:多层分析视角[J]. 黄丽丽,冯雯婷,瞿向诚.  国际新闻界. 2014(09)
[9]在个体与集体间流动:论虚拟社群的参与动机与交往基础[J]. 黄彪文,殷美香.  国际新闻界. 2014(09)
[10]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类型和成因分析——以6个典型青年网络趣缘群体访谈为例[J]. 罗自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05)

博士论文
[1]虚拟社区成员联结机制研究[D]. 楼天阳.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虎扑步行街JRS社群的建构与维系研究[D]. 周里昂.山西大学 2019
[2]“虎扑体育”APP内容生产特色研究[D]. 韩颜.河北大学 2019
[3]“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虚拟社区身份认同研究[D]. 何德俊.华南理工大学 2019
[4]虎扑体育APP篮球社区传播机制研究[D]. 王海涛.成都体育学院 2018
[5]体育资讯APP互动性对用户粘性的影响研究[D]. 郭旋.河北大学 2018
[6]新媒体环境下粉丝文化资本探究[D]. 殷慧龙.华东师范大学 2017
[7]虎扑体育网的传播特点研究[D]. 郭心晖.沈阳体育学院 2014
[8]传播学视角下的虎扑网篮球社区研究[D]. 黄若天.北京体育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21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421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0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