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体育教师职前培养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1 09:58
以丰富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思路为目的,将中美两国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分别从培养对象的选拔、培养机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体育教师资格制度展开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中美两国的体育教师培养都是基于本国的教育和体育文化国情,在体育教师职前培养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与美国相比,中国的体育教师教育虽然起步晚,但通过一边自我探索、一边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缩小了与先发国家间的差距。启示:教师选材突出综合评价;注重多学科教育,重视专业理论课程;拔高体育教师准入门槛;完善体育教师资格证制度。
【文章来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0,19(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体育教师的培养
1.1 培养对象的选拔
1.2 培养机构
1.3 学制、学分、学位
1.4 培养目标
1.5 课程
2 体育教师资格制度
3 结论和启示
3.1 结论
3.2 启示
3.2.1 教师选材突出综合评价
3.2.2 注重多学科教育,重视专业理论课程
3.2.3 拔高体育教师准入门槛
3.2.4 完善体育教师资格证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J]. 黄汉升,陈作松,王家宏,季浏,方千华,贾明学. 体育科学. 2016(08)
[2]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动态优化对策[J]. 赵子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04)
[3]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历史、挑战与未来[J]. 龚正伟,李丽英.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3)
[4]试析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J]. 朱旭东,张眉. 外国教育研究. 2007(05)
本文编号:3430287
【文章来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0,19(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体育教师的培养
1.1 培养对象的选拔
1.2 培养机构
1.3 学制、学分、学位
1.4 培养目标
1.5 课程
2 体育教师资格制度
3 结论和启示
3.1 结论
3.2 启示
3.2.1 教师选材突出综合评价
3.2.2 注重多学科教育,重视专业理论课程
3.2.3 拔高体育教师准入门槛
3.2.4 完善体育教师资格证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J]. 黄汉升,陈作松,王家宏,季浏,方千华,贾明学. 体育科学. 2016(08)
[2]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动态优化对策[J]. 赵子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04)
[3]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历史、挑战与未来[J]. 龚正伟,李丽英.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3)
[4]试析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J]. 朱旭东,张眉. 外国教育研究. 2007(05)
本文编号:3430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430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