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东升与保定快跤文化的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2 04:53
保定是一座有着近600年摔跤历史的文化古城,与北京、天津、济南齐名,并称为全国四大“跤城”,保定居四城之首,是中国式摔跤的发源地。我国摔跤在北方最为盛行,而保定的“摔角”技术最为高超,故有“保定快角”(“保定快跤”)之称。清末到民国初,保定是我国北方摔跤运动的中心地之一。常东升是“保定快跤”的一代大师,他自幼受到先辈的教导,勤学苦练,凭借出色的快跤手法闻名一方。常东升被后人赞誉,不仅因为他的技艺娴熟,更为重要的是他把这一优秀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扬到海内外,从而使闭塞的本土文化成为世界性质的武术文化。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常东升可以称之为跨文化传播的使者。1949年常东升迁居台湾以后,就着手发展“保定快跤”,从武馆到学校,从台湾到世界,常东升毕其一生经历发扬保定快跤,最终使“保定快跤”得到世界的认可,使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纵观保定快跤的传播过程,正是一种跨文化传播的解读,也是常东升个人价值的完美体现。它会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武术文化,也希望引起学界和保定本土对于“保定快跤”的重视。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保定快跤的历史沿革
1.1 中国摔跤文化的历史沿革
1.2 保定快跤在中国摔跤文化中脱颖而出
第二章 常东升与保定快跤的渊源
2.1 常东升之前的快跤代表人物
2.1.1 平敬一与保定快跤
2.1.2 张凤岩与保定快跤
2.2 常东升与保定快跤的渊源
2.3 常东升之后的快跤传承人
第三章 常东升对于保定快跤的跨文化传播
3.1 常东升对保定快跤文化的本土继承
3.1.1 保定快跤在国内发展现状研究
3.1.2 保定快跤文化在传统武术文化背景下的彰显
3.2 常东升对快跤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3.2.1 海外武术文化的大环境利于快跤文化传播
3.2.2 常东升作为跨文化传播使者的贡献
3.3 常门弟子在海外对保定快跤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3.3.1 常达伟在海外对快跤文化的传播
3.3.2 常门弟子对于快跤文化的继承
第四章 对常东升与保定快跤文化传播研究的评价
4.1 保定快跤文化本土和海外的传播对比研究
4.2 保定快跤文化传播的改进
4.3 保定快跤文化传播的研究意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术术语翻译及其跨文化传播[J]. 陈麦池,张君.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2]国家形象视域下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J]. 李吉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03)
[3]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全球场域与本土追问[J]. 孙英春,孙春霞. 浙江学刊. 2010(04)
[4]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形成发展的理论脉络[J]. 姜飞.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03)
[5]“国家需要”对武术发展的驱动力探析[J]. 杨建营,邱丕相. 体育学刊. 2010(02)
[6]中国武术发展的困境与文化认同问题[J]. 宋丽.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7]中国武术在欧洲的发展现状及国际化发展研究[J]. 龙国强. 中国体育科技. 2007(06)
[8]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三个悖论[J]. 刘洪. 求索. 2007(07)
[9]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J]. 张博. 青海社会科学. 2007(01)
[10]略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聚散离合——以佛教和基督教入华为例[J]. 朱卫.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2)
本文编号:3450422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保定快跤的历史沿革
1.1 中国摔跤文化的历史沿革
1.2 保定快跤在中国摔跤文化中脱颖而出
第二章 常东升与保定快跤的渊源
2.1 常东升之前的快跤代表人物
2.1.1 平敬一与保定快跤
2.1.2 张凤岩与保定快跤
2.2 常东升与保定快跤的渊源
2.3 常东升之后的快跤传承人
第三章 常东升对于保定快跤的跨文化传播
3.1 常东升对保定快跤文化的本土继承
3.1.1 保定快跤在国内发展现状研究
3.1.2 保定快跤文化在传统武术文化背景下的彰显
3.2 常东升对快跤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3.2.1 海外武术文化的大环境利于快跤文化传播
3.2.2 常东升作为跨文化传播使者的贡献
3.3 常门弟子在海外对保定快跤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3.3.1 常达伟在海外对快跤文化的传播
3.3.2 常门弟子对于快跤文化的继承
第四章 对常东升与保定快跤文化传播研究的评价
4.1 保定快跤文化本土和海外的传播对比研究
4.2 保定快跤文化传播的改进
4.3 保定快跤文化传播的研究意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术术语翻译及其跨文化传播[J]. 陈麦池,张君.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2]国家形象视域下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J]. 李吉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03)
[3]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全球场域与本土追问[J]. 孙英春,孙春霞. 浙江学刊. 2010(04)
[4]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形成发展的理论脉络[J]. 姜飞.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03)
[5]“国家需要”对武术发展的驱动力探析[J]. 杨建营,邱丕相. 体育学刊. 2010(02)
[6]中国武术发展的困境与文化认同问题[J]. 宋丽.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7]中国武术在欧洲的发展现状及国际化发展研究[J]. 龙国强. 中国体育科技. 2007(06)
[8]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三个悖论[J]. 刘洪. 求索. 2007(07)
[9]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J]. 张博. 青海社会科学. 2007(01)
[10]略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聚散离合——以佛教和基督教入华为例[J]. 朱卫.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2)
本文编号:3450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450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