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体育工程技术介入性三级跳远技术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2 07:37
  背景:当今先进三级跳远技术的特征是幅度大,重心轨迹平,助跑和三级跳跃的速度快。目前,绝大多数针对初学者的三级跳远技术教学主要采用讲解示范和徒手练习的方法。由于徒手练习很难有效的控制三级跳远的用力方向,保证不了动作幅度,很难使练习者体验从空中就开始的积极展膝后趴的用力感觉,规范的三级跳远技术很难被初学者习得和掌握。其结果导致三级跳远技术教学效果下降,学生掌握正确三级跳远技术的时间明显延长。目的:通过体育工程技术的辅助教学和手段,克服传统三级跳远教学方法的缺陷,解决空中后趴不积极,落地后趴不充分,起跳角度大、三跳重心起伏过大等教学难题。规范技术动作,加速学生运动技术学习进程。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逻辑法、数理统计法结果:经过八周的教学实验后,1)实验组的单足跳、跨步跳、跳跃起跳结束时支撑腿蹬直时刻两腿之间的最大角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实验组的单足跳、跨步跳前扒最大伸膝的角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3)实验组的单足跳、跨步跳后蹬结束时膝关节的角度优于对照组,(P<0.01);4)实验组的单足跳、跨步跳、跳跃的起跳角角度均小于对照组,(P<0.01);5)实验组单...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体育工程技术介入性三级跳远技术教学研究


髋受力轨迹控制训练器

示意图,训练器,轨迹控制,受力


使用该训练器进行三级跳远前蹬和后蹬训练时,要注意上节有效固定在支架上,固定在腹前。练习动作时由髋部开,腿最大限度向后蹬直,从而使受试者充分体会伸髋伸,形成有效的动力定型。 (图 3-2)图3-1:髋受力轨迹控制训练器

下肢力量训练,练习者,三级跳远技术


其相连接的传动部分和阻力构件构成。软质髋受力固定装置由髋受力构件和缚带组成,能够保证髋部固定,从而有利于练习采用非弹性材质拉索与其相连接。:在使用时,把软质髋受力固定装置通过专用腰带套于人体腰术贴,能够使装置有效固定。另一端通过专用登山绳与阻力构优势在于,由于阻力装置可拆卸,配重负荷可以根据情况任意节以适应三级跳远技术训练和练习者的需要。此装置的设计,全不破坏运动技术的情况下施加适合需要的中小强度负荷,能奔跑时的水平阻力,减少跑动时的惯性,合理帮助练习者体会情况下进行三级跳远,使练习者的三级跳远技术训练更具技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三级跳远成绩特征研究[J]. 蒋九江,刘双飞.  安徽体育科技. 2012(04)
[2]对高中男生三级跳远教学四步骤的探索[J]. 王洪军,陆天桥.  运动. 2011(14)
[3]男子三级跳远第一跳起跳与跳远起跳角度特征比较[J]. 张良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10)
[4]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单足跳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 李风琴.  湖北体育科技. 2010(02)
[5]国内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技术的对比分析[J]. 黄益.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6]三级跳远中三跳远度比例的黄金分割规律研究[J]. 沈定珠.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7]发展髋关节力量 提高三级跳远成绩[J]. 刘哨,常玉春.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8]中国体育工程的发展策略研究[J]. 韩军生,张宁.  四川体育科学. 2008(01)
[9]影响男子三级跳远成绩的几个关键因素[J]. 卓建南.  体育学刊. 2007(06)
[10]三级跳远的简化教学方法[J]. 魏瑞林.  体育教学. 2007(04)

硕士论文
[1]对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特征研究[D]. 闫威.北京体育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50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450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9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