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中外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技战术运用对比及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30 19:5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录像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Excel和SPSS21.0统计软件对中外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在大型比赛中技战术运用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对混双运动员发球、接发球、技术、战术和制胜分进行了分析。能够找出中外混双打法的不同特点及探索未来世界混双组合的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中外混双选手在发球环节上较多发1号区和5号区,中国所占比例分别为56.64%和35.85%;外国所占比例分别为49.77%和35.62%,由统计结果可知当今世界羽坛混双发球战术主要以1区和5区为主,结合其他4个区灵活运用,1区和5区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控制对手的主动进攻。接发球战术的运用上中外选手略有不同,但都是以推球为主结合搓放球和拨球结合运用。外国运动员在发球方面比中国选手更多运用后场发球,迫使中国队运用高远、劈吊、杀球等技术进行接发球。但在接发后场球当中,运用高远球的比例还是很小,多以劈吊和下压球为主。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外混双选手在技术的运用上,也有很大差别,中国、印度尼西亚两队选手在技术运用上较为相近,并且各个数据差距较小,而丹麦、英格兰两队选手在对中国队的比...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外羽毛球双打发球技战术研究现状
        1.2.2 中外羽毛球混合双打技战术运用研究现状
        1.2.3 羽毛球混合双打战术意识培养方法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观察法
        2.2.3 数理统计
        2.2.4 对比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外羽毛球混合双打发球与接发球技战术运用研究
        3.1.1 中外混合双打运动员发球落点变化对比分析
        3.1.2 中外混合双打运动员接发球技战术运用变化分析
    3.2 中外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技术运用分析
        3.2.1 中国选手与印度尼西亚选手技术使用对比分析
        3.2.2 中国选手与丹麦选手技术使用对比分析
        3.2.3 中国选手与英格兰选手技术使用对比分析
    3.3 中外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战术运用分析
        3.3.1 混合双打战术与双打战术对比
        3.3.2 中国选手与印度尼西亚选手战术运用对比分析
        3.3.3 中国选手与丹麦选手战术运用对比分析
        3.3.4 中国选手与英格兰选手战术运用对比分析
    3.4 中外羽毛球混合双打选手对阵得分情况对比分析
    3.5 中外羽毛球混双选手胜、负因素分析
        3.5.3 技战术因素
        3.5.2 心理因素
        3.5.3 体能因素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中外选手发球、接发球特点
        4.1.2 中外选手在技术运用上的特点
        4.1.3 中外选手在战术运用上的特点
        4.1.4 中国混双组合与国外混双组合的特点
    4.2 建议
        4.2.1 关于发球与接发球问题
        4.2.2 关于技术手法问题
        4.2.3 关于混合双打相互配合问题
        4.2.4 关于进攻意识培养的问题
        4.2.5 关于混双运动员体能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发球、接发球技战术特征比较分析[J]. 芦忠文,吴雪清,杜长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04)
[2]对中外羽毛球女子双打发球技术的对比分析[J]. 李晓强,张金.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3]对高校学生羽毛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J]. 王凤来.  价值工程. 2011(18)
[4]论羽毛球双打基本战术[J]. 林秋霞.  青年文学家. 2011(02)
[5]浅谈羽毛球训练中的意识培养[J]. 陈建红.  体育科技. 2010(03)
[6]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发球技战术运用特征的研究[J]. 黄慧,周志辉.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03)
[7]对羽毛球高水平女双运动员发接发球技术一般规律的探讨[J]. 何年平.  福建体育科技. 2009(04)
[8]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乒、羽、网)训练学特征的比较分析[J]. 杨成波.  中国体育科技. 2008(06)
[9]21分每球得分新赛制对羽毛球运动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 于勇.  体育科技. 2007(03)
[10]羽毛球意识的培养[J]. 林继宏.  湖北体育科技. 2006(05)

硕士论文
[1]竞技羽毛球技战术运用中的孙子谋略思想研究[D]. 钟木根.江西师范大学 2011
[2]羽毛球男子双打击球技术分析[D]. 仲达.苏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67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467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1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