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后备人才学与训的研究 ——以南京市第九中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05 23:19
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为我国培养了众多高质量的篮球后备人才,对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后备人才学习与训练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南京市第九中学作为江苏省知名的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在培养篮球后备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总结其多年来在学与训中的先进经验,对促进江苏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南京市第九中学进行研究得知:1.南京市第九中学培养和输送了许多优秀篮球运动员,积累了很多在学习和训练方面的经验,建立了自己的特色培养体系,形成了优良的传统。2.促进南京市第九中学篮球后备人才发展因素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领导重视程度、教练员的执教能力与敬业精神、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水平、对球队的管理、合理的学习制度、比赛成绩、经费问题、场馆设施条件、校园文化。3.结合南京市第九中学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先进经验,本文对江苏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1)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制法规,提高后备人才综合质量;(2)详细制定学训管理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3)加强教练员培训力度,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4)完善后备人才竞赛制度,增加运动员参赛机...
【文章来源】:南京体育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篮球传统项目学校
1.2.2 篮球后备人才
1.2.3 学与训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理论研究
1.3.2 关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调查研究
1.3.3 关于国外体育后备人才学与训的研究
1.3.4 关于国内体育后备人才学与训的研究
1.3.5 关于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后备人才学与训问题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实地考察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专家访谈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南京市第九中学篮球队基本情况
3.1.1 九中篮球队的成立
3.1.2 取得的辉煌成就
3.1.3 现有篮球队员的来源情况
3.1.4 经费与教学训练资源情况
3.2 南京市第九中学篮球后备人才的学习情况
3.2.1 影响文化课学习的原因
3.2.2 构建的管理体制
3.2.3 课程设置情况
3.2.4 班主任配备
3.2.5 文化课教师的情况
3.2.6 对本校学习相关软硬件的满意度调查
3.2.7 运动员的学业情况
3.2.8 运动员的升学情况
3.3 南京市第九中学篮球后备人才的训练情况
3.3.1 选材标准状况分析
3.3.2 梯队建设及目标设定
3.3.3 篮球队训练次数和训练时间状况
3.3.4 教练员的情况
3.3.5 运动员关于篮球训练对文化课造成的影响程度调查
3.3.6 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情况
3.4 南京九中篮球后备人才学与训取得优异成绩的有利因素分析
3.5 形成的特色
3.5.1 学与训结合的培养模式
3.5.2 组织管理制度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苏省中学高水平篮球队教练员现状调查研究[J]. 黄继科,刘剑,丁玲玲.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9)
[2]对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的探讨——清华大学跳水队实证研究[J]. 于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03)
[3]影响山西省中学课余篮球训练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因素研究[J]. 吴合斌.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S1)
[4]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形成、演变与重构[J]. 熊晓正,郑国华. 体育科学. 2007(10)
[5]河南省体育传统学校业余训练的研究[J]. 师耀武. 洛阳大学学报. 2007(02)
[6]对苏北中学篮球传统校现状发展的分析研究[J]. 武伟东.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6(12)
[7]浅析中学篮球队的训练与管理[J]. 黄鹏.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6(12)
[8]上海市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 周静,张振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6(01)
[9]“教体结合”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陈道裕,周奕君,陈显健. 体育科学. 2006(01)
[10]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近十五年的发展研究[J]. 方吉泉.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04)
本文编号:3478698
【文章来源】:南京体育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篮球传统项目学校
1.2.2 篮球后备人才
1.2.3 学与训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理论研究
1.3.2 关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调查研究
1.3.3 关于国外体育后备人才学与训的研究
1.3.4 关于国内体育后备人才学与训的研究
1.3.5 关于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后备人才学与训问题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实地考察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专家访谈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南京市第九中学篮球队基本情况
3.1.1 九中篮球队的成立
3.1.2 取得的辉煌成就
3.1.3 现有篮球队员的来源情况
3.1.4 经费与教学训练资源情况
3.2 南京市第九中学篮球后备人才的学习情况
3.2.1 影响文化课学习的原因
3.2.2 构建的管理体制
3.2.3 课程设置情况
3.2.4 班主任配备
3.2.5 文化课教师的情况
3.2.6 对本校学习相关软硬件的满意度调查
3.2.7 运动员的学业情况
3.2.8 运动员的升学情况
3.3 南京市第九中学篮球后备人才的训练情况
3.3.1 选材标准状况分析
3.3.2 梯队建设及目标设定
3.3.3 篮球队训练次数和训练时间状况
3.3.4 教练员的情况
3.3.5 运动员关于篮球训练对文化课造成的影响程度调查
3.3.6 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情况
3.4 南京九中篮球后备人才学与训取得优异成绩的有利因素分析
3.5 形成的特色
3.5.1 学与训结合的培养模式
3.5.2 组织管理制度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苏省中学高水平篮球队教练员现状调查研究[J]. 黄继科,刘剑,丁玲玲.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9)
[2]对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的探讨——清华大学跳水队实证研究[J]. 于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03)
[3]影响山西省中学课余篮球训练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因素研究[J]. 吴合斌.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S1)
[4]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形成、演变与重构[J]. 熊晓正,郑国华. 体育科学. 2007(10)
[5]河南省体育传统学校业余训练的研究[J]. 师耀武. 洛阳大学学报. 2007(02)
[6]对苏北中学篮球传统校现状发展的分析研究[J]. 武伟东.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6(12)
[7]浅析中学篮球队的训练与管理[J]. 黄鹏.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6(12)
[8]上海市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 周静,张振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6(01)
[9]“教体结合”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陈道裕,周奕君,陈显健. 体育科学. 2006(01)
[10]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近十五年的发展研究[J]. 方吉泉.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04)
本文编号:3478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478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