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及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6 11:01
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我们的生活尽在方寸之间,尤其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本文通过互联网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研究,旨在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为自己提供一个具有健康、快捷、方便及科学性的体育生活方式。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杭州地区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对体育生活方式的行为主体、行为基础、行为特征和行为效益进行研究,为大学生提供养成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合理建议。经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当代大学生的网龄普遍较长,每天使用互联网的频率较高,上网内容丰富多样。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安装了运动软件,并且在运动时会使用这些软件,但使用频率并不高,通过互联网摄取体育信息非常有限。2、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参与动机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慢慢转向体育所带来的时尚性。3、目前体育课仍是大学生体育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运动软件(APP)的出现,使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突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提升了大学生体育学习的便利性、自主...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大学坐各年级人数分布
由图 3.2 可知,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人群中的使用率高达 99.2%。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能终端设备的大量普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人必备的产品,大学生更是如此,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部智能手机,并且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已经与之息息相关,密不可分。3.1.2.2 大学生其他智能设备调查表 3.2 大学生其他智能设备调查表选项 人数 百分比笔记本电脑 399 79.01%平板电脑 136 26.67%智能手表(手环) 98 19.51%智能蓝牙耳机 87 17.28%其他 5 0.99%
13由表 3.3 可知,大学生手机套餐中的流量 51G 以上的人数有 308 人,占总人数的 60.99%,流量在 31G-50G 的人数有 82 人,占总人数的 16.24%;流量在 21G-30G的人数有 62 人,占总人数的 12.28%;流量在 11G-20G 的人数有 45 人,占总人数的 8.91%;流量在 10G 以下的人有 8 人,占总人数的 1.58%。说明大部分学生的手机套餐流量较充裕;由图 3.3 可知,高校校园 Wi-Fi 信号覆盖率有 83.21%,仅16.79%的高校没有校园 Wi-Fi 信号覆盖。根据表 3.3 和图 3.3 可知,说明了社会和学校给大学生上网创造了良好的上网环境,增加了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的频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征与培养策略研究[J]. 何晓雁,张忠璞. 教育现代化. 2018(52)
[2]互联网对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影响[J]. 于志军. 计算机与网络. 2018(22)
[3]高校体育课程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索[J]. 陈兵,张力跃.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3)
[4]山东省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J]. 李学芝,曹志飞,杨宁,孙萌.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09)
[5]大学生体质健康与生存教育契合的路径依赖[J]. 王聃. 体育与科学. 2018(03)
[6]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身体自尊的关系[J]. 林宇,周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5)
[7]全民健身计划下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实施路径研究[J]. 陈莉,周伟,蒲庭燕.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8(01)
[8]浅谈“互联网+”对学校体育的推进[J]. 赵本志,谭黔. 当代体育科技. 2018(01)
[9]移动互联网对学生体育学习影响的研究[J]. 位炯.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12)
[10]健康中国背景下“互联网+体育”的优势、困境与发展策略——以“共享单车热”为例[J]. 曹树渊,沈克印.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7(06)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主流体育思潮研究[D]. 夏漫辉.湖南师范大学 2015
[2]当代中国市民体育生活方式转型与人的发展研究[D]. 佟强.吉林大学 2014
[3]上海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 李文川.上海体育学院 2011
[4]对我国体育产业立法的研究[D]. 赵芳.北京体育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互联网+”新模式下手机功能化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D]. 羊芳.延安大学 2017
[2]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分析昆明市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 朱林.云南师范大学 2017
[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体育参与现状研究[D]. 俞剑鸣.上海体育学院 2017
[4]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的影响研究[D]. 孟志玲.河北师范大学 2016
[5]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重庆市区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 赖兴.重庆大学 2016
[6]移动互联网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及其应对[D]. 谢瑜丹.湖南农业大学 2015
[7]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研究[D]. 朱园园.郑州大学 2014
[8]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苗士泽.杭州师范大学 2010
[9]浙江省普通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 刘铁生.东北师范大学 2008
[10]南京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研究[D]. 孙晓明.南京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98758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大学坐各年级人数分布
由图 3.2 可知,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人群中的使用率高达 99.2%。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能终端设备的大量普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人必备的产品,大学生更是如此,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部智能手机,并且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已经与之息息相关,密不可分。3.1.2.2 大学生其他智能设备调查表 3.2 大学生其他智能设备调查表选项 人数 百分比笔记本电脑 399 79.01%平板电脑 136 26.67%智能手表(手环) 98 19.51%智能蓝牙耳机 87 17.28%其他 5 0.99%
13由表 3.3 可知,大学生手机套餐中的流量 51G 以上的人数有 308 人,占总人数的 60.99%,流量在 31G-50G 的人数有 82 人,占总人数的 16.24%;流量在 21G-30G的人数有 62 人,占总人数的 12.28%;流量在 11G-20G 的人数有 45 人,占总人数的 8.91%;流量在 10G 以下的人有 8 人,占总人数的 1.58%。说明大部分学生的手机套餐流量较充裕;由图 3.3 可知,高校校园 Wi-Fi 信号覆盖率有 83.21%,仅16.79%的高校没有校园 Wi-Fi 信号覆盖。根据表 3.3 和图 3.3 可知,说明了社会和学校给大学生上网创造了良好的上网环境,增加了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的频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征与培养策略研究[J]. 何晓雁,张忠璞. 教育现代化. 2018(52)
[2]互联网对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影响[J]. 于志军. 计算机与网络. 2018(22)
[3]高校体育课程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索[J]. 陈兵,张力跃.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3)
[4]山东省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J]. 李学芝,曹志飞,杨宁,孙萌.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09)
[5]大学生体质健康与生存教育契合的路径依赖[J]. 王聃. 体育与科学. 2018(03)
[6]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身体自尊的关系[J]. 林宇,周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5)
[7]全民健身计划下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实施路径研究[J]. 陈莉,周伟,蒲庭燕.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8(01)
[8]浅谈“互联网+”对学校体育的推进[J]. 赵本志,谭黔. 当代体育科技. 2018(01)
[9]移动互联网对学生体育学习影响的研究[J]. 位炯.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12)
[10]健康中国背景下“互联网+体育”的优势、困境与发展策略——以“共享单车热”为例[J]. 曹树渊,沈克印.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7(06)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主流体育思潮研究[D]. 夏漫辉.湖南师范大学 2015
[2]当代中国市民体育生活方式转型与人的发展研究[D]. 佟强.吉林大学 2014
[3]上海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 李文川.上海体育学院 2011
[4]对我国体育产业立法的研究[D]. 赵芳.北京体育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互联网+”新模式下手机功能化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D]. 羊芳.延安大学 2017
[2]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分析昆明市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 朱林.云南师范大学 2017
[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体育参与现状研究[D]. 俞剑鸣.上海体育学院 2017
[4]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的影响研究[D]. 孟志玲.河北师范大学 2016
[5]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重庆市区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 赖兴.重庆大学 2016
[6]移动互联网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及其应对[D]. 谢瑜丹.湖南农业大学 2015
[7]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研究[D]. 朱园园.郑州大学 2014
[8]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苗士泽.杭州师范大学 2010
[9]浙江省普通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 刘铁生.东北师范大学 2008
[10]南京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研究[D]. 孙晓明.南京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98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498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