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与体育消费

发布时间:2021-11-17 11:59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和科技进步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体育锻炼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由体育锻炼生发出的消费范畴并不局限于单纯的商品交易,人们通过消费实践获得身心状态改变和带有认同感的消费体验。根据消费对象的不同,体育消费可以分为自目的性消费、辅助性消费和工具性消费三个类别。体育锻炼的具体行为深刻影响了消费的内容和种类。体育消费的类别因人而异,不同特质的青年表现出不同偏好。体育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互联网科技的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1. 体育与消费社会的关系
    2. 青年群体的体育消费
    3. 体育锻炼的中国现状
三、调查数据与研究设计
    1. 因变量
    2. 自变量
    3. 控制变量
四、研究发现
    1. 自目的性消费
    2. 辅助性消费
    3. 工具性消费
五、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惯行为、执行意向与青少年身体活动意向与行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扩展模型[J]. 王丽娟,郑丹蘅.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0(02)
[2]广州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行为调查——基于社会分层视角[J]. 杨彩如,王亚,陈曦.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0(01)
[3]参加体育锻炼能提升社会经济地位吗?——基于CGSS2015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钟华梅,王兆红,高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0(01)
[4]广州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分析[J]. 杨管,李粤湘,刘海莹,王松涛.  体育学刊. 2020(01)
[5]移动互联时代的规训与区分——对健身实践的社会学考察[J]. 唐军,谢子龙.  社会学研究. 2019(01)
[6]分层与共性:我国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 王富百慧,王梅,冯强,武东明.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1)
[7]美感穿插实践与日常生活的美感化——音乐消费工具、可供性与音乐消费革命[J]. 王宁.  山东社会科学. 2018(10)
[8]中国新兴中产家庭中的视觉艺术——职业地位群体、抽象艺术与自我呈现[J]. 方军.  社会学研究. 2018(05)
[9]自目的性和部落主义:消费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J]. 王宁.  人文杂志. 2017(02)
[10]身体与体育健身现象的文化哲学研究——基于迈克·费瑟斯通消费理论[J]. 赵歌.  体育科学. 2016(11)



本文编号:3500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500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c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