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异步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羽毛球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武汉商学院选修课学生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22 17:51
  黎世法教授指出,人类社会的教育发展总是为了培养当代时期社会所需要的不同人才而不断改变并与之适应的。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科学技术以及生产力快速发展,现有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及时的为现代社会培养各个岗位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亟需转变教育模式以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来保持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需求的不同人才的摇篮,思想更加先进与开放,对外交流也更加活跃与宽泛,同时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施行教育改革以及学校体育改革更易推广。现代教育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个人的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改变灌输式教学,避免学生继续出现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好”等问题,而异步教学是一种有明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的,能够将教师的三种指导形式与学生的五种学习形式有机统一在一个教学过程中,使教师的“五步指导”与学生的“六步学习”紧密结合进行的,以学生的个体学习为基础,充分运用一切教学条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组织课内外全部教学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自主教育能力和自主健身能力,达到高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 

【文章来源】: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异步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羽毛球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武汉商学院选修课学生为例


羽毛球传统教学流程图

流程图,异步教学,羽毛球,框架图


2 实验研究与设计2.3.4.7 羽毛球异步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教学流程从图 2.1 羽毛球传统教学流程图可以看出,传统羽毛球的教学流程遵循讲解-示范-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改进练习-教师评价,最后再进行总结这样一种流程,在此教学流程中,教师则以讲解和示范作为教学的重点手段,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的练习和巩固技术动作,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独立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步教学法”在高校冰上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丁宝震.  冰雪运动. 2017(03)
[2]高职网球教学中异步教学法的应用[J]. 史伟.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3]高校公体课篮球教学中实施异步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 孟捷.  辽宁体育科技. 2017(01)
[4]高校篮球选项课异步教学法的应用策略[J]. 吕文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22)
[5]体育选项课分班异步教学模式在公体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卢桂兵,席莉.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6]异步教学法在地方院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J]. 陈晓滇.  安顺学院学报. 2016(03)
[7]异步教学法在篮球课教学中应用研究——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J]. 吴伟波,何贤波.  运动. 2015(20)
[8]异步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J]. 陈晓春.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08)
[9]异步教学法在网球教学课中的应用研究[J]. 曾婕.  当代体育科技. 2015(06)
[10]关于网球异步教学法的设计原理及基础研究[J]. 高淑艳,关晓宝,李鹏.  知识经济. 2015(03)

博士论文
[1]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 汪晓赞.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异步教学法在河北省高校篮球课中应用的研究[D]. 刘海明.河北师范大学 2017
[2]体育院校网球选项课运用异步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D]. 张谦.成都体育学院 2015
[3]异步教学法在普通高校排球选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许林林.成都体育学院 2014
[4]异步教学法在体育学院乒乓球普修课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 黄伶霞.成都体育学院 2013
[5]异步教学法在篮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罗锋.武汉体育学院 2013
[6]异步教学法在武汉高校网球选修课正反手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蔡明.武汉体育学院 2012
[7]“合作学习法”在足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唐湘君.北京体育大学 2010
[8]异步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扬.东北师范大学 2009
[9]异步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课中的应用研究[D]. 高淑艳.河北师范大学 2008
[10]异步教学法在足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李磊.武汉体育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546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546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f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