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与国外优秀网球女单选手发球效率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03 20:42
中国网球事业在近十年飞速的发展,在各种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其中李娜的表现最为突出,她已然成为亚洲第一个大满贯得主;而在网球比赛中网球发球又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了寻求李娜与其他世界优秀选手在发球效率上的差异,找出李娜在发球上的不足与优势。本文以国际女子网球协会截止2014年2月份的世界女子网球排名前五的选手为调查对象,包括小威廉姆斯、李娜、拉德万斯卡、阿扎伦卡、莎拉波娃。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录像分析法对其五人的发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李娜以及其余四人的发球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李娜的身高在世界前五选手里为最低,是不可改变的一项劣势。但李娜的肌肉相对力量是五名选手中最高的,因此李娜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加强核心力量与速度力量的练习。(2)李娜比赛中发球技术的发挥全面落后于小威廉姆斯,五个数值的均数比较均不如小威,并且在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ACE球上与小威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李娜与a-拉德万斯卡对阵时,二人的发球技术发挥基本持平,各项数据无显著性差异。李娜的ACE球均数上高于a-拉德万斯卡0.7,但是这是在牺牲双误的基础上,双误数量李娜多出了1.0...
【文章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2.文献综述
2.1 网球发球体系的构成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网球发球技术的研究
2.2.2 网球发球战术的研究
2.2.3 网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研究
2.2.4 网球运动员体能的研究
2.2.5 网球发球致胜规律的研究
3.研究方法与思路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录像解析法
4.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运动员身体形态的比较分析
4.1.1 身高体重对比分析
4.1.2 克托莱指数对比分析
4.2 发球数据统计比较
4.2.1 李娜 VS 小威廉姆斯的发球数据分析
4.2.2 李娜 Vs a-拉德万斯卡的数据分析
4.2.3 李娜 VS 阿扎伦卡的比赛数据分析
4.2.4 李娜 VS 莎拉波娃的比赛数据分析
4.2.5 李娜与其他四位选手各个数据的综合比较
4.3 发球落点区域的比较分析
4.4 发球体系的心理层面分析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两届澳网李娜发球技术运用分析及对策研究[J]. 耿宝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12)
[2]网球发球的技术要素分析[J]. 朱冕硕,董从民. 科技信息. 2013(35)
[3]网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探析[J]. 李静.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09)
[4]简析网球运动中心理和身体素质的训练[J]. 陈朋,徐林江. 运动. 2013(16)
[5]心理素质对网球比赛的影响[J]. 樊诚. 搏击(体育论坛). 2013(08)
[6]对网球发球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浅析[J]. 韩立伟,李春艳. 当代体育科技. 2013(10)
[7]网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及训练[J]. 赵辰砚,富阳,叶丹. 辽宁体育科技. 2013(01)
[8]网球发球体系的研究分析[J]. 陈华东.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S2)
[9]浅析影响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的心理因素[J]. 沈小乐.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35)
[10]网球运动的专项素质训练[J]. 李贤贵. 科技信息. 2011(27)
博士论文
[1]我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D]. 赵佳.北京体育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动作的肌电分析[D]. 张丽莉.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优秀女子网球选手比赛每局第一分与最后一分的技战术特征分析[D]. 周建文.西南大学 2013
[3]2012中国网球公开赛中外优秀女子单打运动员发球局得失分特征分析[D]. 陈绪坤.苏州大学 2013
[4]李娜与世界优秀选手技术运用比较分析[D]. 梁波.南京师范大学 2013
[5]李娜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技战术特点分析[D]. 韩笑.东北师范大学 2012
[6]世界优秀男子网球选手发球技战术特征的分析[D]. 江健康.苏州大学 2011
[7]世界优秀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研究[D]. 李艳霞.西安体育学院 2010
[8]我国少年网球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指标构建与评价[D]. 刘煜.吉林大学 2009
[9]网球发球速度力量练习方法的研究[D]. 马顺江.华中师范大学 2008
[10]我国高水平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现状研究[D]. 杨麟.北京体育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66946
【文章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2.文献综述
2.1 网球发球体系的构成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网球发球技术的研究
2.2.2 网球发球战术的研究
2.2.3 网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研究
2.2.4 网球运动员体能的研究
2.2.5 网球发球致胜规律的研究
3.研究方法与思路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录像解析法
4.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运动员身体形态的比较分析
4.1.1 身高体重对比分析
4.1.2 克托莱指数对比分析
4.2 发球数据统计比较
4.2.1 李娜 VS 小威廉姆斯的发球数据分析
4.2.2 李娜 Vs a-拉德万斯卡的数据分析
4.2.3 李娜 VS 阿扎伦卡的比赛数据分析
4.2.4 李娜 VS 莎拉波娃的比赛数据分析
4.2.5 李娜与其他四位选手各个数据的综合比较
4.3 发球落点区域的比较分析
4.4 发球体系的心理层面分析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两届澳网李娜发球技术运用分析及对策研究[J]. 耿宝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12)
[2]网球发球的技术要素分析[J]. 朱冕硕,董从民. 科技信息. 2013(35)
[3]网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探析[J]. 李静.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09)
[4]简析网球运动中心理和身体素质的训练[J]. 陈朋,徐林江. 运动. 2013(16)
[5]心理素质对网球比赛的影响[J]. 樊诚. 搏击(体育论坛). 2013(08)
[6]对网球发球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浅析[J]. 韩立伟,李春艳. 当代体育科技. 2013(10)
[7]网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及训练[J]. 赵辰砚,富阳,叶丹. 辽宁体育科技. 2013(01)
[8]网球发球体系的研究分析[J]. 陈华东.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S2)
[9]浅析影响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的心理因素[J]. 沈小乐.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35)
[10]网球运动的专项素质训练[J]. 李贤贵. 科技信息. 2011(27)
博士论文
[1]我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D]. 赵佳.北京体育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动作的肌电分析[D]. 张丽莉.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优秀女子网球选手比赛每局第一分与最后一分的技战术特征分析[D]. 周建文.西南大学 2013
[3]2012中国网球公开赛中外优秀女子单打运动员发球局得失分特征分析[D]. 陈绪坤.苏州大学 2013
[4]李娜与世界优秀选手技术运用比较分析[D]. 梁波.南京师范大学 2013
[5]李娜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技战术特点分析[D]. 韩笑.东北师范大学 2012
[6]世界优秀男子网球选手发球技战术特征的分析[D]. 江健康.苏州大学 2011
[7]世界优秀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研究[D]. 李艳霞.西安体育学院 2010
[8]我国少年网球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指标构建与评价[D]. 刘煜.吉林大学 2009
[9]网球发球速度力量练习方法的研究[D]. 马顺江.华中师范大学 2008
[10]我国高水平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现状研究[D]. 杨麟.北京体育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66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56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