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高校男生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4 00:21
经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是一种新型的力量训练手段,能有效的提升下肢爆发力,但是在适用对象是否需要较好的基础力量方面存在争议。其中缺少对普通大学生的实践研究,而体质测试的改革,使得大学生提高下肢爆发力具有实际的意义。目的:提高普通大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增强其体质,并验证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高校男生下肢爆发力的训练效果。方法:(1)采用专家访谈法和专家调查法制定普通大学生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计划;(2)采用专家调查法筛选出普通大学生下肢爆发力的评价指标;(3)采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随机选取杭州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在校男生4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人,进行6周的训练实验,测试的指标是50米跑、立定跳远、20米单脚跳、立定三级跳和助跑摸高;(4)采用数理统计法,对组内前后测的差异和组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1)对照组与实验组在五项指标的前测数据上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对照组的前测与后测在五项指标上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后测均值均高于前测,在50米跑和20米单脚跳指标上具有较大的效应量(ES>0.4),在立定跳远、立定三...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运用origin9.1作图软件,将对照组前后测数据进行直观的作图对比(为使柱状图展现的更加直观,作图时将立定跳远与助跑摸高的单位换算成“m”):由表4-2可以看出:对照组在50米跑(F=43.861,P<0.01)、立定跳远(F=106.063,P<0.01)、20米单足跳(F=43.637,P<0.01)、立定三级跳(P<0.01)和助跑摸高(F=66.678,P<0.01)五项指标的实验前测与后测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科恩(1988)的定义,50米跑(ES=0.41)和20米单脚跳(ES=0.52)两项指标具有较高的效应量,两项指标组间的差异程度较大;立定跳远(ES=0.27)、立定三级跳(ES=0.24)和助跑摸高(ES=0.37)三项指标具有中等水平的效应量,所以该三项指标组间的差异程度中等。根据图4-1可以看出五项指标实验前后的变化,对照组实验后五项下肢爆发力指标的测试成绩较实验前均有所提升。其中50米跑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7.28秒提升到实验后的7.17秒,平均提升0.11秒,已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良好等级;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247.65厘米提升到实验后的251.85厘米,平均提升4.20厘米,已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良好等级;20米单足跳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4.74秒提升到实验后的4.63秒,平均提升0.11秒;立定三级跳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7.05米提升至实验后的7.13米,平均提升0.08米;助跑摸高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282.5厘米提升至实验后的286.6厘米,平均提升4.1厘米。所以,对照组学生五项下肢爆发力指标的后测成绩相较前测成绩均存在明显的进步。
运用origin9.1作图软件,将实验组前后测数据进行直观的作图对比(为使柱状图展现的更加直观,作图时将立定跳远与助跑摸高的单位换算成“m”):由表4-3可以看出:实验组在50米跑(F=82.913,P<0.01)、立定跳远(F=290.544,P<0.01)、20米单足跳(F=109.447,P<0.01)、立定三级跳(F=135.250,P<0.01)和助跑摸高(F=234.113,P<0.01)五项指标测试结果的实验前测与实验后测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科恩(1988)的定义,50米跑(ES=0.91)、立定跳远(ES=0.99)、20米单脚跳(ES=0.86)、立定三级跳(ES=0.74)和助跑摸高(ES=0.65)五项指标均具有较高的效应量,所以五项指标组间的差异程度均较大。根据图4-2可以明显的看出五项指标实验前后数据的变化,实验组实验后五项下肢爆发力指标的测试成绩较实验前均有所提升。其中50米跑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7.27秒提升到实验后的6.98秒,平均提升0.29秒,已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优秀标准;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247.25厘米提升到实验后的265.65厘米,平均提升18.4厘米,已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良好标准;20米单足跳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4.71秒提升到实验后的4.47秒,平均提升0.24秒;立定三级跳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7.03米提升至实验后的7.34米,平均提升0.31米;助跑摸高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283.3厘米提升至实验后的293.6厘米,平均提升10.3厘米。所以,实验组学生五项下肢爆发力指标的后测成绩相较于前测成绩均存在明显的进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复合式训练的生理机制、应用及其实施策略[J]. 曹骏. 青少年体育. 2019(11)
[2]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中学体育特长生立定三级跳远成绩的实验研究[J]. 许正东,高俊霞,赖小丹. 青少年体育. 2018(09)
[3]“美国纵跳训练计划”对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实证研究[J]. 张世轩. 体育科技. 2018(04)
[4]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提升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灵敏性的研究[J]. 王冰. 运动. 2018(13)
[5]复合式训练研究进展[J]. 周彤,章碧玉. 体育科学. 2017(10)
[6]试论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方法[J]. 孙哲. 才智. 2017(13)
[7]超等长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J]. 钟新生,姚璐,张栋.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8]增强式训练对五人制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影响[J]. 刘志刚.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9]超等长训练在高校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 李国敏,金未再. 青少年体育. 2015(02)
[10]浅析增强式训练提升爆发力的作用效果[J]. 曾阳,张帅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14(08)
博士论文
[1]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研究[D]. 王祥全.吉林大学 2018
[2]“运动原理性知识”对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建涛.上海体育学院 2018
[3]Plyometric练习对骨骼肌结构与功能的影响[D]. 刘向辉.北京体育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短跑运动员快速力量及运动表现的影响[D]. 许良医.山东体育学院 2019
[2]6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优秀男子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D]. 刘也.北京体育大学 2019
[3]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D]. 程莹莹.北京体育大学 2019
[4]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中学生篮球专项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D]. 赵鹏程.山东师范大学 2019
[5]快速伸缩复合练习对四年级小学生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磊磊.首都体育学院 2019
[6]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男子短跑运动员快速力量影响的实验研究[D]. 姚文翔.山西师范大学 2018
[7]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SCBA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路长青.山东体育学院 2018
[8]增强式训练对体育院校网球专选班男生发球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D]. 曹雪飞.武汉体育学院 2018
[9]负重跨步跳训练的后激活增强效应对30米跑成绩影响的研究[D]. 王宏强.北京体育大学 2018
[10]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初中生立定跳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D]. 黄雪.辽宁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67269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运用origin9.1作图软件,将对照组前后测数据进行直观的作图对比(为使柱状图展现的更加直观,作图时将立定跳远与助跑摸高的单位换算成“m”):由表4-2可以看出:对照组在50米跑(F=43.861,P<0.01)、立定跳远(F=106.063,P<0.01)、20米单足跳(F=43.637,P<0.01)、立定三级跳(P<0.01)和助跑摸高(F=66.678,P<0.01)五项指标的实验前测与后测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科恩(1988)的定义,50米跑(ES=0.41)和20米单脚跳(ES=0.52)两项指标具有较高的效应量,两项指标组间的差异程度较大;立定跳远(ES=0.27)、立定三级跳(ES=0.24)和助跑摸高(ES=0.37)三项指标具有中等水平的效应量,所以该三项指标组间的差异程度中等。根据图4-1可以看出五项指标实验前后的变化,对照组实验后五项下肢爆发力指标的测试成绩较实验前均有所提升。其中50米跑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7.28秒提升到实验后的7.17秒,平均提升0.11秒,已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良好等级;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247.65厘米提升到实验后的251.85厘米,平均提升4.20厘米,已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良好等级;20米单足跳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4.74秒提升到实验后的4.63秒,平均提升0.11秒;立定三级跳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7.05米提升至实验后的7.13米,平均提升0.08米;助跑摸高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282.5厘米提升至实验后的286.6厘米,平均提升4.1厘米。所以,对照组学生五项下肢爆发力指标的后测成绩相较前测成绩均存在明显的进步。
运用origin9.1作图软件,将实验组前后测数据进行直观的作图对比(为使柱状图展现的更加直观,作图时将立定跳远与助跑摸高的单位换算成“m”):由表4-3可以看出:实验组在50米跑(F=82.913,P<0.01)、立定跳远(F=290.544,P<0.01)、20米单足跳(F=109.447,P<0.01)、立定三级跳(F=135.250,P<0.01)和助跑摸高(F=234.113,P<0.01)五项指标测试结果的实验前测与实验后测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科恩(1988)的定义,50米跑(ES=0.91)、立定跳远(ES=0.99)、20米单脚跳(ES=0.86)、立定三级跳(ES=0.74)和助跑摸高(ES=0.65)五项指标均具有较高的效应量,所以五项指标组间的差异程度均较大。根据图4-2可以明显的看出五项指标实验前后数据的变化,实验组实验后五项下肢爆发力指标的测试成绩较实验前均有所提升。其中50米跑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7.27秒提升到实验后的6.98秒,平均提升0.29秒,已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优秀标准;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247.25厘米提升到实验后的265.65厘米,平均提升18.4厘米,已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良好标准;20米单足跳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4.71秒提升到实验后的4.47秒,平均提升0.24秒;立定三级跳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7.03米提升至实验后的7.34米,平均提升0.31米;助跑摸高测试成绩由实验前的283.3厘米提升至实验后的293.6厘米,平均提升10.3厘米。所以,实验组学生五项下肢爆发力指标的后测成绩相较于前测成绩均存在明显的进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复合式训练的生理机制、应用及其实施策略[J]. 曹骏. 青少年体育. 2019(11)
[2]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中学体育特长生立定三级跳远成绩的实验研究[J]. 许正东,高俊霞,赖小丹. 青少年体育. 2018(09)
[3]“美国纵跳训练计划”对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实证研究[J]. 张世轩. 体育科技. 2018(04)
[4]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提升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灵敏性的研究[J]. 王冰. 运动. 2018(13)
[5]复合式训练研究进展[J]. 周彤,章碧玉. 体育科学. 2017(10)
[6]试论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方法[J]. 孙哲. 才智. 2017(13)
[7]超等长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J]. 钟新生,姚璐,张栋.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8]增强式训练对五人制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影响[J]. 刘志刚.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9]超等长训练在高校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 李国敏,金未再. 青少年体育. 2015(02)
[10]浅析增强式训练提升爆发力的作用效果[J]. 曾阳,张帅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14(08)
博士论文
[1]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研究[D]. 王祥全.吉林大学 2018
[2]“运动原理性知识”对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建涛.上海体育学院 2018
[3]Plyometric练习对骨骼肌结构与功能的影响[D]. 刘向辉.北京体育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短跑运动员快速力量及运动表现的影响[D]. 许良医.山东体育学院 2019
[2]6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优秀男子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D]. 刘也.北京体育大学 2019
[3]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D]. 程莹莹.北京体育大学 2019
[4]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中学生篮球专项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D]. 赵鹏程.山东师范大学 2019
[5]快速伸缩复合练习对四年级小学生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磊磊.首都体育学院 2019
[6]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男子短跑运动员快速力量影响的实验研究[D]. 姚文翔.山西师范大学 2018
[7]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SCBA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路长青.山东体育学院 2018
[8]增强式训练对体育院校网球专选班男生发球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D]. 曹雪飞.武汉体育学院 2018
[9]负重跨步跳训练的后激活增强效应对30米跑成绩影响的研究[D]. 王宏强.北京体育大学 2018
[10]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初中生立定跳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D]. 黄雪.辽宁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67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567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