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校男排联赛前三名主动得分技术的运用及效果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6 08:47
随着山东省高校排球联赛的日益发展,参赛队伍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主动得分技术的运用也不断的合理化。本文通过对比赛前三名山大、山财和石油大学三支队伍的主动得分技术方面的研究,为各个比赛队伍找出在主动得分方面的各项差距,从而为各个队伍在以后的训练比赛中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山东省高校排球联赛比赛中前三名主动得分技术的运用及效果比较研究,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录像法,数据统计法对2012年12月份的排球联赛进行比较研究,对比赛中三支队伍之间比赛的视频进行数据统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球方面:山东省高校男排联赛中,接发球不到位,发球失误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时,失误的队员就会出现紧张、慌乱的现象。一传不到位时,二传队员一般处理球的线路比较的单一,基本上都是强攻球,与此同时给对方的拦网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方便容易判断进攻队员的进攻位置,提高了对方的拦网成功率,同时也降低了本方的进攻成功率。进攻方面:山东省高校男排联赛中,一攻系统中三支队伍在不同位置上的进攻差距并不明显,但在反攻系统中石油大学的后排攻优势比较明显。一攻与反攻系统中不同技战术打法上三支队伍差异比较明显,山大在快攻...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选题依据
1.3 文献综述
1.3.1 主动得分的相关指标
1.3.2 有关发球方面的研究
1.3.3 有关进攻方面的研究
1.3.4 有关排球拦网方面的研究
1.3.4.1 拦网在排球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1.3.4.2 有关对拦网技术的探索研究
1.3.4.3 有关对不同进攻形式进行拦网探究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观察法
2.2.3 逻辑分析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比赛前三名石油山财和山大之间三场比赛不同发球方式发球效果的统计研究
3.1.1 三支队伍在比赛中采用不同发球方式数据的统计研究
3.1.2 三支队伍在比赛中采用不同发球方式效果的统计研究
3.2 山东省高校男排联赛中石油山大和山财在进攻上的统计分析与研究
3.2.1 一攻系统中前三名队伍石油山财和山大在不同位置上的得分统计与分析
3.2.1.1 在一攻系统中,石油山财和山大在二号位上进攻得分的统计与分析
3.2.1.2 在一攻系统中,石油山财和山大在三号位上进攻得分的统计与分析
3.2.1.3 在一攻系统中,石油山财和山大在四号位上进攻得分的统计与分析
3.2.1.4 在一攻系统中,石油山财和山大在后排攻上得分的统计与分析
3.2.2 反攻系统中前三名队伍石油山财和山大在不用位置上的得分统计与分析
3.2.2.1 在反攻系统中,石油山财和山大在二号位上进攻得分的统计与分析
3.2.2.2 在反攻系统中,石油山财和山大在三号位上进攻得分的统计与分析
3.2.2.3 在反攻系统中,石油山财和山大在四号位上进攻得分的统计与分析
3.2.2.4 在反攻系统中,石油山财和山大在后排攻上得分的统计与分析
3.2.3 一攻系统中三支队伍山大山财和石油不同技战术得分的分析与研究
3.2.3.1 一攻系统中三支队伍山大山财和石油不同技战术总体分析与研究
3.2.3.2 一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强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2.3.3 一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快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2.3.4 一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平快掩护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2.3.5 一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立体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2.3.6 一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强攻的效果分析与研究
3.2.3.7 一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快攻的效果分析与研究
3.2.3.8 一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平快掩护攻的效果分析与研究
3.2.3.9 一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立体攻的效果分析与研究
3.2.4 反攻系统中三支队伍山大、山财和石油不同技战术得分的分析与研究
3.2.4.1 反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强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2.4.2 反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快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2.4.3 反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平快掩护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2.4.4 反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立体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3 石油、山大和山财在拦网方面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3.1 三支队伍在不同拦网形式上的数据分析
3.3.2 三支队伍在不同拦网效果上的数据分析
4. 结论
5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排球比赛发球进攻系统和接发球进攻系统分竞赛过程得失分规律[J]. 尹洪满.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9)
[2]2006年世锦赛中国女排技术统计分析[J]. 刘买如,葛超.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8(02)
[3]中国男排与世界优秀男排竞技能力的比较分析[J]. 展更豪,安琪,蒋里.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01)
[4]2006年世锦赛女排强队的发球技术特征[J]. 邢红林,吕旭,孙立明. 体育学刊. 2007(03)
[5]第15届女排世锦赛中国队进攻实力分析[J]. 刘凌宇. 体育学刊. 2007(03)
[6]中国女排一攻现状研究与分析[J]. 尹兆友,董天姝. 中国体育科技. 2007(03)
[7]世界女子排球比赛后排进攻的运用效果及变化趋势[J]. 马瑞,秦风冰.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7(01)
[8]把握世界男排发展趋势 改进中国男排训练[J]. 李想的.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6(03)
[9]中国男排技战术现状存在问题的统计分析[J]. 陈瑞书,李欣,游雯静.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08)
[10]对我国男排进攻战术的特点分析[J]. 沈钟. 辽宁体育科技. 2005(03)
本文编号:3572145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选题依据
1.3 文献综述
1.3.1 主动得分的相关指标
1.3.2 有关发球方面的研究
1.3.3 有关进攻方面的研究
1.3.4 有关排球拦网方面的研究
1.3.4.1 拦网在排球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1.3.4.2 有关对拦网技术的探索研究
1.3.4.3 有关对不同进攻形式进行拦网探究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观察法
2.2.3 逻辑分析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比赛前三名石油山财和山大之间三场比赛不同发球方式发球效果的统计研究
3.1.1 三支队伍在比赛中采用不同发球方式数据的统计研究
3.1.2 三支队伍在比赛中采用不同发球方式效果的统计研究
3.2 山东省高校男排联赛中石油山大和山财在进攻上的统计分析与研究
3.2.1 一攻系统中前三名队伍石油山财和山大在不同位置上的得分统计与分析
3.2.1.1 在一攻系统中,石油山财和山大在二号位上进攻得分的统计与分析
3.2.1.2 在一攻系统中,石油山财和山大在三号位上进攻得分的统计与分析
3.2.1.3 在一攻系统中,石油山财和山大在四号位上进攻得分的统计与分析
3.2.1.4 在一攻系统中,石油山财和山大在后排攻上得分的统计与分析
3.2.2 反攻系统中前三名队伍石油山财和山大在不用位置上的得分统计与分析
3.2.2.1 在反攻系统中,石油山财和山大在二号位上进攻得分的统计与分析
3.2.2.2 在反攻系统中,石油山财和山大在三号位上进攻得分的统计与分析
3.2.2.3 在反攻系统中,石油山财和山大在四号位上进攻得分的统计与分析
3.2.2.4 在反攻系统中,石油山财和山大在后排攻上得分的统计与分析
3.2.3 一攻系统中三支队伍山大山财和石油不同技战术得分的分析与研究
3.2.3.1 一攻系统中三支队伍山大山财和石油不同技战术总体分析与研究
3.2.3.2 一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强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2.3.3 一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快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2.3.4 一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平快掩护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2.3.5 一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立体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2.3.6 一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强攻的效果分析与研究
3.2.3.7 一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快攻的效果分析与研究
3.2.3.8 一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平快掩护攻的效果分析与研究
3.2.3.9 一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立体攻的效果分析与研究
3.2.4 反攻系统中三支队伍山大、山财和石油不同技战术得分的分析与研究
3.2.4.1 反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强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2.4.2 反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快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2.4.3 反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平快掩护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2.4.4 反攻系统中山大、山财和石油比赛立体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3 石油、山大和山财在拦网方面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3.1 三支队伍在不同拦网形式上的数据分析
3.3.2 三支队伍在不同拦网效果上的数据分析
4. 结论
5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排球比赛发球进攻系统和接发球进攻系统分竞赛过程得失分规律[J]. 尹洪满.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9)
[2]2006年世锦赛中国女排技术统计分析[J]. 刘买如,葛超.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8(02)
[3]中国男排与世界优秀男排竞技能力的比较分析[J]. 展更豪,安琪,蒋里.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01)
[4]2006年世锦赛女排强队的发球技术特征[J]. 邢红林,吕旭,孙立明. 体育学刊. 2007(03)
[5]第15届女排世锦赛中国队进攻实力分析[J]. 刘凌宇. 体育学刊. 2007(03)
[6]中国女排一攻现状研究与分析[J]. 尹兆友,董天姝. 中国体育科技. 2007(03)
[7]世界女子排球比赛后排进攻的运用效果及变化趋势[J]. 马瑞,秦风冰.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7(01)
[8]把握世界男排发展趋势 改进中国男排训练[J]. 李想的.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6(03)
[9]中国男排技战术现状存在问题的统计分析[J]. 陈瑞书,李欣,游雯静.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08)
[10]对我国男排进攻战术的特点分析[J]. 沈钟. 辽宁体育科技. 2005(03)
本文编号:3572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572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