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双腿着地时姿势偏移对下肢各关节缓冲分配和各肌群收缩模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09 05:00
  目的:研究双腿落地过程中姿势偏移对人体下肢髋膝踝关节缓冲分配及下肢肌群收缩模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名运动训练专业男性大学生完成3种姿势偏移跳深动作,同步采集分析双腿着地阶段髋中心点位移(DOHC)、下肢运动学和肌电图等特征的差异。结果:(1)前倾和后倾姿势着地缓冲阶段,髋中心点DOHC前后和DOHC左右位移分量,a前后和a左右加速度分量以及踝关节背屈ωmax均大于正常姿势(P<0.05);(2)3种姿势落地缓冲阶段,下肢各肌群标准化maxEMGRMS值均是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胫骨前肌最大;(3)前倾和后倾姿势的臀中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和胫骨前肌标准化maxEMGRMS,以及踝关节与髋关节肌肉共激活水平与正常姿势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习惯性腿的踝关节Δθ、ωmax和肌肉共激活水平以及外侧腓肠肌的标准化maxEMGRMS均显著大于非习惯性腿(P<0.01);(5)腾空阶段预先被激活和在缓冲阶段先达到maxEMGRMS值的均是臀中肌、臀大肌和股直肌。结论:落地前姿势偏移,人体为了避免损伤可能存在一种动作控制前馈机制,在腾... 

【文章来源】: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0,35(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双腿着地时姿势偏移对下肢各关节缓冲分配和各肌群收缩模式的影响


着地姿势判断标准(A)和落地动作阶段划分(B)示意图

过程图,踝关节,肌肉,关节


髋中心点位移(Displace‐ment Of the Hip Center,DOHC):左右髂前上棘点和腰点的坐标值相加求平均得到的点为人体髋中心点,着地瞬间髋中心点坐标与姿势稳定后髋中心坐标相减求DOHC[1,5]。髋中心点加速度(a):髋中心点坐标二次求导可以获得髋中心加速度[1,5]。关节角度变化(Δθ):通过选择单一环节、相应的参考环节、卡丹次序和坐标系完成髋(θ髋)、膝(θ膝)和踝(θ踝)3个关节角度的定义[3,5](见图1A和图2)。着地瞬间关节角度减去站稳后关节角度获得Δθ。关节角速度变化(ωmax):对关节角度进行时间求导获得角速度再求最大值获得ωmax。1.3.2 肌电图数据处理和所选指标

姿势,阶段,下肢,习惯性


缓冲阶段:(1)与正常姿势相比,前倾姿势股直肌(F=15.422,P=0.031)和股二头肌(F=9.451,P=0.013)标准化max‐EMGRMS显著减小,而胫骨前肌(F=16.431,P=0.021)的标准化max EMGRMS显著增大;后倾姿势仅胫骨前肌的标准化max‐EMGRMS显著增大(F=20.411,P=0.026);(2)与非习惯性腿相比,习惯性腿仅臀中肌(F=121.543,P=0.000)标准化max EMGRMS显著增大,外侧腓肠肌(F=120.411,P=0.000)显著减小,其他肌肉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3b)。2.2.2 不同姿势下肢腾空阶段和缓冲阶段三关节肌肉共激活有差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斜面着地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J]. 宋法明,王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27)
[2]某部训练伤调查与原因分析[J]. 郄志伟,胡仲伢,刘志伟,孟武,高滋辰,邓宏,张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7(12)
[3]不同疲劳诱导方案对落地时下肢关节力学、刚度和能量吸收的影响[J]. 张希妮,傅维杰,夏锐,刘宇.  体育科学. 2017(11)
[4]近十年来运动损伤领域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之研究[J]. 邢聪,吴瑛,项贤林,史旭东,耿家先,赵小瑜.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5]随机生物力学模型分析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ACL损伤危险因素的差异[J]. 张美珍,刘卉,刘万将,郭鑫,秦宁宁,李翰君,于冰.  体育科学. 2016(10)
[6]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姿势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 尹彦,罗冬梅,刘卉,于冰.  体育科学. 2016(04)
[7]不同着地冲击模式的下肢生物力学研究[J]. 张燊,傅维杰,刘宇.  体育科学. 2016(01)
[8]不同着地方式下鞋缓冲特性对下肢肌肉活化及共激活的影响[J]. 傅维杰,刘宇,黄灵燕,夏锐.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4(09)
[9]单腿落地时优势腿与非优势腿的生物力学偏侧性研究[J]. 刘海瑞,傅维杰,伍勰,郭黎,吴瑛.  体育科学. 2014(08)
[10]优势侧和非优势侧踝关节在连续纵跳下落阶段中的表现[J]. 张英媛,陆阿明.  体育科学. 2013(05)



本文编号:3578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578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c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