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版FIG竞技健美操规则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2 00:58
研究竞技健美操规则的发展变化不但能够加深对规则自身的理解,还能够通过规则分析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本篇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05-2008、2009-2012、2013-2016三版国际健美操新规则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目的是为发展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起到指导作用,结果得出:艺术部分的评分细则不断整合,细化。2013-2016版规则从五个角度,分十五个点对成套动作的艺术性提出要求。完成部分完善了完成裁判的职责,根据运动员完成动作中出现的不正确的技术技巧视情况予以减分,包括难度动作、动作编排和一致性三大方面,且一致性错误最多减分提至2.0分。难度部分成套动作难度数量从12个降低至10个,低分值的难度动作数量减少,高分值的难度动作数量增加,个别难度动作分值下调;难度动作分类重新进行整合,分类更加准确;三人和集体项目中女子组和混合组的难度系数进一步下调。其它方面,竞赛项目中改集体六人项目成集体五人项目,增加了有氧舞蹈和有氧踏板两个新的集体项目;竞赛中允许同名次的出现;10×10m2是所有竞赛场地的标准,时间为1分30秒完成,宽容度为加减5秒;2013-2016版新规...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竞技健美操发展概述
1.2.2 竞技健美操规则发展概述
1.2.3 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对比分析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近三版 FIG 竞赛规则变化概述
3.2 近三版 FIG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总则变化分析
3.2.1 相关定义的变化
3.2.2 参赛项目与限制的变化
3.2.3 同分数判决的变化
3.2.4 比赛场地的变化
3.2.5 比赛完成时间的变化
3.2.6 “十分钟法则”
3.3 近三版 FIG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艺术部分变化分析
3.3.1 艺术裁判评分细则的变化
3.3.2 艺术裁判评分标准的变化
3.4 近三版 FIG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完成部分变化分析
3.4.1 完成裁判评分职责变化
3.4.2 完成裁判技术技巧减分的变化
3.5 近三版 FIG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难度部分变化分析
3.5.1 成套动作难度数量要求的变化
3.5.2 难度动作分类的变化
3.5.3 难度动作数量与分支的变化
3.5.4 成套动作难度系数的变化
3.6 其它方面的变化
3.6.1 托举次数与违例动作限制的变化
3.6.2 着装出场错误减分的变化
3.6.3 时间偏差与时间错误要求的变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艺术部分
4.4.2 完成部分
4.4.3 难度部分
4.4.4 其它方面
4.2 建议
4.2.1 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4.2.2 提高成套动作创编质量
4.2.3 增强运动员个人素质
4.2.4 采用科学、系统的训练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三版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比较研究[J]. 李停停,曹司雨,孙耀.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2]从FIG规则修订展望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前景[J]. 陈善凤. 枣庄学院学报. 2010(05)
[3]2009~2012竞技健美操规则的变化及对成套编排的影响[J]. 王国娇,袁传明. 中国西部科技. 2010(15)
[4]2009~2012年健美操规则的变化及其对技术发展的影响[J]. 张卓,刘一. 运动. 2010(05)
[5]2009—2012年FIG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的特点及竞技性展望[J]. 刘敏,李建英. 中国体育科技. 2010(02)
[6]国际健美操规则变化对竞技健美操训练的导向分析[J]. 朱宁宁,王栋. 网络财富. 2010(03)
[7]从新旧规则看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J]. 江磊. 搏击(武术科学). 2009(12)
[8]新周期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训练对策研究[J]. 李遵.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07)
[9]从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变化分析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的发展[J]. 蔺雪莲,李丹.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03)
[10]2009-2012年FIG国际评分规则变化对竞技健美操训练的启示[J]. 张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03)
硕士论文
[1]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D]. 孙小娟.西安体育学院 2012
[2]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与技术发展的互动性研究[D]. 王智超.河北师范大学 2011
[3]竞技健美操新旧规则的变化趋势研究[D]. 邹玮.上海交通大学 2011
[4]探讨新周期下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D]. 曾凡超.辽宁师范大学 2010
[5]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变化的特征及其对训练的影响[D]. 张晓艳.北京体育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01270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竞技健美操发展概述
1.2.2 竞技健美操规则发展概述
1.2.3 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对比分析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近三版 FIG 竞赛规则变化概述
3.2 近三版 FIG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总则变化分析
3.2.1 相关定义的变化
3.2.2 参赛项目与限制的变化
3.2.3 同分数判决的变化
3.2.4 比赛场地的变化
3.2.5 比赛完成时间的变化
3.2.6 “十分钟法则”
3.3 近三版 FIG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艺术部分变化分析
3.3.1 艺术裁判评分细则的变化
3.3.2 艺术裁判评分标准的变化
3.4 近三版 FIG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完成部分变化分析
3.4.1 完成裁判评分职责变化
3.4.2 完成裁判技术技巧减分的变化
3.5 近三版 FIG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难度部分变化分析
3.5.1 成套动作难度数量要求的变化
3.5.2 难度动作分类的变化
3.5.3 难度动作数量与分支的变化
3.5.4 成套动作难度系数的变化
3.6 其它方面的变化
3.6.1 托举次数与违例动作限制的变化
3.6.2 着装出场错误减分的变化
3.6.3 时间偏差与时间错误要求的变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艺术部分
4.4.2 完成部分
4.4.3 难度部分
4.4.4 其它方面
4.2 建议
4.2.1 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4.2.2 提高成套动作创编质量
4.2.3 增强运动员个人素质
4.2.4 采用科学、系统的训练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三版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比较研究[J]. 李停停,曹司雨,孙耀.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2]从FIG规则修订展望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前景[J]. 陈善凤. 枣庄学院学报. 2010(05)
[3]2009~2012竞技健美操规则的变化及对成套编排的影响[J]. 王国娇,袁传明. 中国西部科技. 2010(15)
[4]2009~2012年健美操规则的变化及其对技术发展的影响[J]. 张卓,刘一. 运动. 2010(05)
[5]2009—2012年FIG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的特点及竞技性展望[J]. 刘敏,李建英. 中国体育科技. 2010(02)
[6]国际健美操规则变化对竞技健美操训练的导向分析[J]. 朱宁宁,王栋. 网络财富. 2010(03)
[7]从新旧规则看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J]. 江磊. 搏击(武术科学). 2009(12)
[8]新周期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训练对策研究[J]. 李遵.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07)
[9]从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变化分析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的发展[J]. 蔺雪莲,李丹.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03)
[10]2009-2012年FIG国际评分规则变化对竞技健美操训练的启示[J]. 张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03)
硕士论文
[1]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D]. 孙小娟.西安体育学院 2012
[2]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与技术发展的互动性研究[D]. 王智超.河北师范大学 2011
[3]竞技健美操新旧规则的变化趋势研究[D]. 邹玮.上海交通大学 2011
[4]探讨新周期下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D]. 曾凡超.辽宁师范大学 2010
[5]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变化的特征及其对训练的影响[D]. 张晓艳.北京体育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01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60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