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项目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体系构建探索
发布时间:2022-01-23 15:55
体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良好的体能素质是运动员拥有高水平技术和运动成绩的关键,也是在比赛中运动员能充分发挥竞技能力的基础。本文以排球项目传统体能训练方法为出发点,分析传统体能训练方法的不足之处与原因所在,试图以新的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构建适合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并运用到当前的训练体系中,以期改善体能训练质量,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山西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女子排球队中的10名运动员为训练对象,借助FMS测试套件进行身体功能测试及基本体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构建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体系并进行为期10周的日常体能训练中,通过对比训练前后体能测试结果结论如下:(1)本研究所构建的功能性训练体系主要包含三个阶段,各个训练阶段主要包含力量、灵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训练内容。(2)实验组经过为期10周的功能性训练干预之后,在基本体能测试项目上的成绩提升幅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说明功能性训练对于提升女子排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速度素质、上肢爆发力、灵敏素质、最大力量、耐力素质等方面的提升作用较传统体能训练更具优势。(3)实验组经过为期10周的功能性训练干...
【文章来源】:中北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T型移动示意图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表 6-3 灵敏能力提升幅度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组别 样本量 提升幅度均值(s) 标准差 T 实验组 5 -0.68 0.244.517 对照组 5 -0.14 0.09从表 6-3 所示的数据来看,在经过 10 周的实验之后,实验组灵敏能力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1。因此可以得出,通过为期 10 周能训练之后,实验组在灵敏能力方面提升的幅度要远远大于对照组。
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上肢爆发力。本次实验中对于运动员上肢爆发力的测沙包掷远的方法,这一测试方法与排球运动中发球和进攻扣球的动作模式较为测试要求简单易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经过为期 10 周的实验干预之后,上肢力的测试数据提升情况统计如表 6-4 所示:表 6-4 上肢爆发力提升幅度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组别 样本量 提升幅度均值(m) 标准差 T 实验组 5 0.65 0.24对照组 5 0.12 0.08-4.285 从表 6-4 所示的数据来看,在经过 10 周的实验之后,实验组上肢爆发力度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1。因此可以得出,通过为期 10 周体能训练之后,实验组在上肢爆发力方面提升的幅度要远远大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排球项目中的应用[J]. 闫琪,师玉涛.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2(01)
[2]全面认识功能性体能训练[J]. 闫琪,任满迎,黄岩,师玉涛.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2(01)
[3]功能性训练:释义与应用[J]. 李丹阳,胡法信,胡鑫.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10)
[4]功能性动态拉伸训练对男子足球运动员功能动作测试(FMS)和运动损伤患病率的影响[J]. 封旭华,杨涛,孙莉莉,马铁铮,华英汇. 体育科研. 2011(05)
[5]功能性训练与预防运动损伤探析[J]. 王建琴. 运动. 2011(04)
[6]振动、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J]. 董德龙,王卫星,梁建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05)
[7]论现代体能训练新理念新方法[J]. 邓运龙,张海忠.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9(04)
[8]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 黎涌明,于洪军,资薇,曹春梅,陈小平. 体育科学. 2008(04)
[9]竞技体育的核心训练[J]. 刘爱杰,李少丹.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7(04)
[10]我国运动训练方法创新的思考[J]. 刘爱杰,李少丹.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7(03)
博士论文
[1]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与诊断方法的研究[D]. 金宗强.北京体育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04682
【文章来源】:中北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T型移动示意图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表 6-3 灵敏能力提升幅度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组别 样本量 提升幅度均值(s) 标准差 T 实验组 5 -0.68 0.244.517 对照组 5 -0.14 0.09从表 6-3 所示的数据来看,在经过 10 周的实验之后,实验组灵敏能力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1。因此可以得出,通过为期 10 周能训练之后,实验组在灵敏能力方面提升的幅度要远远大于对照组。
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上肢爆发力。本次实验中对于运动员上肢爆发力的测沙包掷远的方法,这一测试方法与排球运动中发球和进攻扣球的动作模式较为测试要求简单易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经过为期 10 周的实验干预之后,上肢力的测试数据提升情况统计如表 6-4 所示:表 6-4 上肢爆发力提升幅度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组别 样本量 提升幅度均值(m) 标准差 T 实验组 5 0.65 0.24对照组 5 0.12 0.08-4.285 从表 6-4 所示的数据来看,在经过 10 周的实验之后,实验组上肢爆发力度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1。因此可以得出,通过为期 10 周体能训练之后,实验组在上肢爆发力方面提升的幅度要远远大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排球项目中的应用[J]. 闫琪,师玉涛.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2(01)
[2]全面认识功能性体能训练[J]. 闫琪,任满迎,黄岩,师玉涛.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2(01)
[3]功能性训练:释义与应用[J]. 李丹阳,胡法信,胡鑫.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10)
[4]功能性动态拉伸训练对男子足球运动员功能动作测试(FMS)和运动损伤患病率的影响[J]. 封旭华,杨涛,孙莉莉,马铁铮,华英汇. 体育科研. 2011(05)
[5]功能性训练与预防运动损伤探析[J]. 王建琴. 运动. 2011(04)
[6]振动、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J]. 董德龙,王卫星,梁建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05)
[7]论现代体能训练新理念新方法[J]. 邓运龙,张海忠.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9(04)
[8]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 黎涌明,于洪军,资薇,曹春梅,陈小平. 体育科学. 2008(04)
[9]竞技体育的核心训练[J]. 刘爱杰,李少丹.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7(04)
[10]我国运动训练方法创新的思考[J]. 刘爱杰,李少丹.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7(03)
博士论文
[1]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与诊断方法的研究[D]. 金宗强.北京体育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04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604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