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三种划分标准下城市居民居家体育锻炼方式的抉择——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发布时间:2022-01-24 22:2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巨大的威胁,具有高度的危害性特点。为了有效应对当前和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体育锻炼方面,对类似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进行探讨,为合理选择体育锻炼方式提供依据。按照3种划分标准对社会成员选择体育锻炼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基础较差者应以小强度练习为基本原则,以克服自身体重的有氧锻炼为主;运动基础一般和运动基础良好的居民应采用少次的接近自身极限的锻炼方式;儿童少年应以发展全面身体素质为主;青壮年以中等强度负荷练习为主,偶尔采用接近自身极限的锻炼方式;中年人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辅以一定的力量练习;老年人应主要进行有氧练习和肌力练习;残疾人在家中可进行素质练习,以力量、协调以及柔韧素质练习较为恰当;亚健康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有氧练习、力量练习和休闲锻炼3种;在居家特殊情况下,健康人群应以缓解焦虑、抑郁、促进心理健康为主要目的,选择中等强度的锻炼方式。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0,43(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3种划分标准分析
    1.1 不同运动基础人群的划分
    1.2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人群的划分
    1.3 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的划分
2 3种划分标准下城市居民居家体育锻炼方式的抉择
    2.1 不同运动基础居家锻炼方式的选择
    2.2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人群居家锻炼方式的选择
    2.3 不同健康状况人群居家锻炼方式的选择
3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老年人运动干预研究热点与前沿演变[J]. 李雪宁,谷岩,王晶.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8(09)
[2]与青少年有氧能力相关的10个问题[J]. Neil Armstrong,朱为模.  体育科研. 2018(02)
[3]有氧运动对不同人群训练效果及体适能影响的研究[J]. 吴利利,陈世瑶.  当代体育科技. 2017(19)
[4]CTT、IRT、FT:体育科学量表编制中的应用——以《特质流畅量表》为研究例证[J]. 董德朋,刘巍,孙世超.  体育科学. 2015(09)
[5]太极拳锻炼对不同人群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调查分析[J]. 张修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6]大学生健康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 闫振龙,鲁婷婷,陈善平,王云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7]社区老年人运动水平和自测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 谷灿,王秀华,何国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19)
[8]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老年人群体质水平影响的比较分析[J]. 廖桃玲,侯斌,王晓东,徐浩瀚,张金华.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06)
[9]不同锻炼方式对男性老年人身体形态的影响[J]. 李志敢.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7(05)
[10]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心理成因与锻炼对策研究[J]. 司琦,杨新海.  体育科学. 2007(06)

硕士论文
[1]肢体残疾青少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李嫱.陕西师范大学 2010
[2]贵州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调查报告[D]. 李晨.北京体育大学 2010
[3]不同锻炼方式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D]. 李荣.北京体育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07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607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2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