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在巴基斯坦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2-02-04 23:47
随着国际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太极拳以其独特的社会价值以及健身、防身的功效,逐渐得到世人的推崇和喜爱。如今太极拳已经在150多个国家进行大力传播和推广,但是针对太极拳国际传播的实践研究却少之又少。巴基斯坦一直以来都与中国保持着亲密的合作关系,在这个被中国人亲切称为“巴铁”的国家,太极拳传播的到底怎么样呢?相关调查研究无从考究,因此本论文基于巴基斯坦独特的文化,针对太极拳在巴基斯坦的传播做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不仅为太极拳在巴基斯坦的传播提供了前期经验,还为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在巴基斯坦传播,提供传播模式的支持和借鉴。通过对各方面的分析、归纳、总结,而得出的现状、提出的对策以及建议,能够丰富太极拳在巴基斯坦传播的研究内容,为太极拳的国际传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支持,促进太极拳的国际传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同时还能为中国“软实力”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保障。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经调查发现:第一,人们了解中国功夫的主要途径是功夫电影;第二,几乎没有人听过太极拳,更没有人练过太极拳。太极拳在巴基斯坦传播的并不乐观,只处于起步阶段。通过从拉斯韦尔的5W理论、瑜伽在...
【文章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八式太极拳教学场景①http://wenku.baidu.com/view/f3cf35c1aa00b52acfc7ca02.html.
只是其风格特点并非是本质,松柔绵软只是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内容和中级归宿。松柔绵软不过是太极拳走向功夫高层次境界的桥梁和击的攻防兼备能吸引巴基斯坦一部分功夫爱好者,避免了只学招式的枯从简单的攻防技击中,体会太极拳的深奥拳理,体会太极拳的神奇与魅.3 太极拳与养生功法的结合极拳本身就与我国古代的气功导引等养生功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太中,穿插融合我国古代的养生功法,更能增添太极拳的神秘感,丰富了同时也让受众深深的体会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养生文化。如八段锦(如图 6、图 7),动作共八个,基本原地操练,简单易学,健适合集体的表演活动,适合初学者。八段锦的八个动作,每个都可以作前的热身训练或者基本功训练,有利于提高初学者的柔韧、协调、灵活
图 7 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的教学片断4.1.1.4 太极拳与现代健身方式的结合太极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结晶,可谓是融合了我国古代各种学科的文化精髓。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古老的东西要想在当今社会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学会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如太极操、瑜伽等。在太极拳的教学中,选取瑜伽的动作穿插在其中,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增加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加上瑜伽源于古印度,更容易通过瑜伽拉进与巴基斯坦人的距离,产生对太极拳的亲切感,达到传播太极拳的目的。下面对太极操的优势做简要分析。太极操是一个全新的大众健身方法。秉承了中国传统养生哲学、太极文化与现代体操的健身理念,坚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符合科学性。太极操遵循以意领气,以气制形,形断而意不断,体停而气不停的创编理念,一招一式均体现了阴阳既对立又平衡、阴阳此消彼长富于变化发展的哲学思想。在动作形态上讲究柔美、中正、安舒,动静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制约性因素探析[J]. 黄晰曦. 科技风. 2012(19)
[2]太极拳国际化发展体系的构建研究[J]. 郭振兴,马秀杰. 邯郸学院学报. 2012(03)
[3]大众传播视角下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J]. 安畅. 今传媒. 2011(05)
[4]太极拳国际化之研究[J]. 桑守惠. 搏击(武术科学). 2011(03)
[5]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太极拳发展及对策探讨[J]. 郑松波,汪青云. 新闻界. 2010(06)
[6]从“瑜伽热”反思我国太极拳发展道路[J]. 王葵,傅治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07)
[7]制约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因素探析[J]. 王亮华,李胜恒.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01)
[8]太极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研究[J]. 刘和臣,吴俊清.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06)
[9]太极拳发展研究综述[J]. 朱晓东,冯霞. 搏击.武术科学. 2009(01)
[10]论我国传统文化载体的现代传播价值——以武当太极文化阐释为例[J]. 高卫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6)
博士论文
[1]太极拳在美国的传播及文化影响[D]. 张杰.北京体育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D]. 周丽.重庆大学 2012
[2]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模式研究[D]. 黄震.河南大学 2012
[3]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民族文化的“卡里斯马”效应研究[D]. 张雯君.中南民族大学 2012
[4]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D]. 安畅.中央民族大学 2012
[5]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文圣拳的传承及创新发展研究[D]. 张桂彪.山东体育学院 2011
[6]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 王芳.上海体育学院 2010
[7]印度瑜伽的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D]. 周末.中央民族大学 2009
[8]江苏省城市社区太极拳活动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 薛浩.扬州大学 2008
[9]太极柔力球运动及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研究[D]. 陶意敏.广西师范大学 2008
[10]竞技太极推手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对策[D]. 於世海.苏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4168
【文章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八式太极拳教学场景①http://wenku.baidu.com/view/f3cf35c1aa00b52acfc7ca02.html.
只是其风格特点并非是本质,松柔绵软只是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内容和中级归宿。松柔绵软不过是太极拳走向功夫高层次境界的桥梁和击的攻防兼备能吸引巴基斯坦一部分功夫爱好者,避免了只学招式的枯从简单的攻防技击中,体会太极拳的深奥拳理,体会太极拳的神奇与魅.3 太极拳与养生功法的结合极拳本身就与我国古代的气功导引等养生功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太中,穿插融合我国古代的养生功法,更能增添太极拳的神秘感,丰富了同时也让受众深深的体会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养生文化。如八段锦(如图 6、图 7),动作共八个,基本原地操练,简单易学,健适合集体的表演活动,适合初学者。八段锦的八个动作,每个都可以作前的热身训练或者基本功训练,有利于提高初学者的柔韧、协调、灵活
图 7 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的教学片断4.1.1.4 太极拳与现代健身方式的结合太极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结晶,可谓是融合了我国古代各种学科的文化精髓。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古老的东西要想在当今社会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学会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如太极操、瑜伽等。在太极拳的教学中,选取瑜伽的动作穿插在其中,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增加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加上瑜伽源于古印度,更容易通过瑜伽拉进与巴基斯坦人的距离,产生对太极拳的亲切感,达到传播太极拳的目的。下面对太极操的优势做简要分析。太极操是一个全新的大众健身方法。秉承了中国传统养生哲学、太极文化与现代体操的健身理念,坚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符合科学性。太极操遵循以意领气,以气制形,形断而意不断,体停而气不停的创编理念,一招一式均体现了阴阳既对立又平衡、阴阳此消彼长富于变化发展的哲学思想。在动作形态上讲究柔美、中正、安舒,动静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制约性因素探析[J]. 黄晰曦. 科技风. 2012(19)
[2]太极拳国际化发展体系的构建研究[J]. 郭振兴,马秀杰. 邯郸学院学报. 2012(03)
[3]大众传播视角下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J]. 安畅. 今传媒. 2011(05)
[4]太极拳国际化之研究[J]. 桑守惠. 搏击(武术科学). 2011(03)
[5]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太极拳发展及对策探讨[J]. 郑松波,汪青云. 新闻界. 2010(06)
[6]从“瑜伽热”反思我国太极拳发展道路[J]. 王葵,傅治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07)
[7]制约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因素探析[J]. 王亮华,李胜恒.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01)
[8]太极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研究[J]. 刘和臣,吴俊清.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06)
[9]太极拳发展研究综述[J]. 朱晓东,冯霞. 搏击.武术科学. 2009(01)
[10]论我国传统文化载体的现代传播价值——以武当太极文化阐释为例[J]. 高卫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6)
博士论文
[1]太极拳在美国的传播及文化影响[D]. 张杰.北京体育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D]. 周丽.重庆大学 2012
[2]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模式研究[D]. 黄震.河南大学 2012
[3]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民族文化的“卡里斯马”效应研究[D]. 张雯君.中南民族大学 2012
[4]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D]. 安畅.中央民族大学 2012
[5]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文圣拳的传承及创新发展研究[D]. 张桂彪.山东体育学院 2011
[6]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 王芳.上海体育学院 2010
[7]印度瑜伽的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D]. 周末.中央民族大学 2009
[8]江苏省城市社区太极拳活动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 薛浩.扬州大学 2008
[9]太极柔力球运动及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研究[D]. 陶意敏.广西师范大学 2008
[10]竞技太极推手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对策[D]. 於世海.苏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4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61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