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17 12:10
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得在该培养体系中的运动员能够参加比赛,并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争取为国争光。但是,高水平运动员运动寿命不长,即过早的退役在我国各类竞技运动项目中普遍存在,如何延长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是我国体育科研人员、学者等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本论文结合乒乓球项目特点,以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国外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明显的高于国内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国内男女乒乓球运动员首次获得最佳竞技状态的年龄段整体要低于国外的选手,保持较长最佳竞技年限短于国外乒乓球运动员。2.从运动员的角度来看,运动员认为影响其运动寿命短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伤病困扰、更好的职业选择、职业瓶颈难以突破;从教练员的角度来看,教练员认为影响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运动伤病、成绩消退、年龄偏大。3.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继续参加训练或比赛的主要原因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喜欢乒乓球”、“通过比赛获得成就感”、以及“强烈...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乒乓球运动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体育项目
1.1.2 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国外有明显差距
1.1.3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研究
2.1.1 高水平运动员
2.1.2 运动寿命
2.2 高水平运动员的相关研究
2.3 运动寿命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专家调查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比较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国内外乒乓球顶尖选手退役情况对比
4.1.1 国内外乒乓球顶尖选手退役时的年龄对比分析
4.1.2 国内外乒乓球顶尖选手竞技状态形成时间的对比分析
4.2 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综合因素分析
4.2.1 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退役主要原因分析
4.2.1.1 运动员视角: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退役主要原因
4.2.1.2 教练员视角: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退役主要原因
4.2.2 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延续训练和比赛主要原因分析
4.3 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单项因素分析
4.3.1 影响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医学-生物学因素
4.3.2 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训练学因素
4.3.3 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心理学因素
4.3.4 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社会学因素
4.3.5 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其他因素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加强医学监督与保障,减轻运动员伤病干扰
5.2.2 激发运动员专业热情,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5.2.3 培养运动员的优秀品质,增强内在动力
5.2.4 提升教练员素质,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
5.2.5 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减少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B 专家调查表
附录 C 关于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调查问卷表
附录 D 关于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调查问卷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运动训练学亟待科学化——青年体育学者共识[J]. 黎涌明,韩甲,张青山,王培林,徐飞,于洪军,陈亮,王雪强,王然,刘天彪,李斐,刘鸿优,杨贤罡,陈超,尹晓峰,曹晓东,易清,王丹,孙宇亮,朱文斐,戴伯颐,黄展煜,王雄,任满迎,邱俊强,李海鹏,何卫,王富百慧,姜自立,傅维杰,赵翔,顾耀东,孙君志,张雷,徐金成,晏冰,资薇,毕晓婷,温泉,杨东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0(02)
[2]聚焦运动科学前沿热点 关注大众健身发展现状 共探竞技体育科技助力——2019年第二届运动医学与健康学术会议综述[J]. 李雪,李顺昌,孙君志,李宁.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06)
[3]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应对自我效能对其赛前焦虑和心理疲劳的影响[J]. 吕旭涛,李巧灵,刘康昱.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8(11)
[4]功能性力量训练对高水平男子散打运动员速度素质发展的实验研究[J]. 周小青,张冬琴,屈子圆,刘晓蕾,齐伟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8(05)
[5]结构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生态化转变[J]. 孙克诚,李赞.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8(09)
[6]第27-31届奥运会我国女子冠军运动寿命的项群特征[J]. 王爱华,李静苹,谢荣,董业平.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8(04)
[7]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审视与发展路径[J]. 张波,汪作朋,葛春林,崔涛. 体育文化导刊. 2018(07)
[8]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与优化策略[J]. 杨国庆.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7(06)
[9]运动员伤残保险的立法问题研究[J]. 谢晓雪.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7(07)
[10]乒羽教练员领导方式与运动员竞赛焦虑:成就动机定向的中介作用[J]. 王励勤,张斌.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7(03)
硕士论文
[1]我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的研究[D]. 姜鹏.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29380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乒乓球运动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体育项目
1.1.2 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国外有明显差距
1.1.3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研究
2.1.1 高水平运动员
2.1.2 运动寿命
2.2 高水平运动员的相关研究
2.3 运动寿命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专家调查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比较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国内外乒乓球顶尖选手退役情况对比
4.1.1 国内外乒乓球顶尖选手退役时的年龄对比分析
4.1.2 国内外乒乓球顶尖选手竞技状态形成时间的对比分析
4.2 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综合因素分析
4.2.1 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退役主要原因分析
4.2.1.1 运动员视角: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退役主要原因
4.2.1.2 教练员视角: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退役主要原因
4.2.2 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延续训练和比赛主要原因分析
4.3 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单项因素分析
4.3.1 影响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医学-生物学因素
4.3.2 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训练学因素
4.3.3 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心理学因素
4.3.4 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社会学因素
4.3.5 影响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其他因素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加强医学监督与保障,减轻运动员伤病干扰
5.2.2 激发运动员专业热情,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5.2.3 培养运动员的优秀品质,增强内在动力
5.2.4 提升教练员素质,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
5.2.5 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减少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B 专家调查表
附录 C 关于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调查问卷表
附录 D 关于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调查问卷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运动训练学亟待科学化——青年体育学者共识[J]. 黎涌明,韩甲,张青山,王培林,徐飞,于洪军,陈亮,王雪强,王然,刘天彪,李斐,刘鸿优,杨贤罡,陈超,尹晓峰,曹晓东,易清,王丹,孙宇亮,朱文斐,戴伯颐,黄展煜,王雄,任满迎,邱俊强,李海鹏,何卫,王富百慧,姜自立,傅维杰,赵翔,顾耀东,孙君志,张雷,徐金成,晏冰,资薇,毕晓婷,温泉,杨东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0(02)
[2]聚焦运动科学前沿热点 关注大众健身发展现状 共探竞技体育科技助力——2019年第二届运动医学与健康学术会议综述[J]. 李雪,李顺昌,孙君志,李宁.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06)
[3]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应对自我效能对其赛前焦虑和心理疲劳的影响[J]. 吕旭涛,李巧灵,刘康昱.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8(11)
[4]功能性力量训练对高水平男子散打运动员速度素质发展的实验研究[J]. 周小青,张冬琴,屈子圆,刘晓蕾,齐伟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8(05)
[5]结构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生态化转变[J]. 孙克诚,李赞.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8(09)
[6]第27-31届奥运会我国女子冠军运动寿命的项群特征[J]. 王爱华,李静苹,谢荣,董业平.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8(04)
[7]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审视与发展路径[J]. 张波,汪作朋,葛春林,崔涛. 体育文化导刊. 2018(07)
[8]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与优化策略[J]. 杨国庆.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7(06)
[9]运动员伤残保险的立法问题研究[J]. 谢晓雪.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7(07)
[10]乒羽教练员领导方式与运动员竞赛焦虑:成就动机定向的中介作用[J]. 王励勤,张斌.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7(03)
硕士论文
[1]我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的研究[D]. 姜鹏.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29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62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