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体育参赛的应对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2 12:17
随着竞技比赛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竞技比赛的竞争逐渐由体能、技战术能力转变为心理能力的竞争,心理能力成为运动员竞技比赛中保持最佳运动水平的关键。在异常激烈的竞技比赛中,运动员应对赛场上种种问题和压力的能力,更是运动员良好心理能力的关键。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临波折及压力时所选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个体稳定因素与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运动员选择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可以保障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创造优异的比赛成绩。本研究对中学生运动员的应对方式(性别、运动等级、训练年限)、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讨论与验证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从而提出关于中学生运动员体育参赛应对方式培养的策略。本研究以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的应对方式为研究对象,以中学生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中学生运动员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对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说明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之间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其中包含积极行动及计划、接受、寻求工具性支持、积极解释、寻求情感性支持、自我责备、自我分散及行为脱离、否认、发泄9组应...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依据
1.1.1 应对方式是构成中学生运动员体育参赛的基本组成部分
1.1.2 应对方式是影响中学生运动员体育参赛致胜的重要因素
1.1.3 应对方式的培养是塑造中学生运动员参赛品质的重要途径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对“应对方式”概念的探讨
2.2 关于运动员体育参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述评
2.3 基于运动员应对方式测评方法的研究
2.4 基于运动员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评述及启示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4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4.1 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的理论模型及其验证
4.1.1 基于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的模型架构
4.1.2 基于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结构的初始检验
4.1.3 基于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的验证检验
4.2 集体项目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的特征分析
4.2.1 集体项目中学生运动员一阶应对的特征分析
4.2.2 集体项目中学生运动员二阶应对方式的特征分析
4.3 个人项目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的特征分析
4.3.1 个人项目中学生运动员一阶应对的特征分析
4.3.2 个人项目中学生运动员二阶应对方式的特征分析
4.4 影响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选择的因素
4.4.1 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4.2 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4.5 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4.5.1 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建构模型
4.5.2 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与影响因素
4.6 改善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的对策
4.6.1 增加体育参赛机会,提升中学生运动员的比赛经验
4.6.2 加强技、战术训练,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
4.6.3 加强心理技能训练,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控制能力
4.6.4 设置合理的体育参赛目标,培养中学生运动员自我评价能力
4.6.5 给予外界支持与鼓励,激励中学生运动员的体育参赛动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足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 崔建,陈广红,张廷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05)
[2]心理坚韧性对运动员倦怠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 王斌,叶绿,吴敏,冯甜,彭秀.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4(08)
[3]足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量表的编制[J]. 崔建,张廷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06)
[4]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运动心理技能和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以四川队为例[J]. 何颖,王祥权,陆秋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02)
[5]基于人种学的奥运体育项目分类浅析[J]. 蔡昭健,赵敏杰,龙星伊. 当代体育科技. 2013(24)
[6]中国羽毛球队运动员比赛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的质性研究[J]. 李京诚,刘璐,徐守森,程勇民.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3(03)
[7]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运动动机及应对方式的差异研究[J]. 张剑杰,宋永范.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03)
[8]女子篮球运动员的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和应激应对之间的关系[J]. 王智,张伟,李雅红,张晖,洪平. 体育科学. 2009(11)
[9]健美操运动员参赛成就动机应对策略与赛前情绪的关系[J]. 殷晓旺,席毅林,邱达明.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03)
[10]不同项目运动员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J]. 陈传锋,李建设,汪莹,陈伟. 中国体育科技. 2009(01)
硕士论文
[1]辽宁省队排球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D]. 王宝翠.沈阳体育学院 2013
[2]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 谢永稳.湖南师范大学 2012
[3]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个性特质、临场应对和失败应对方式的研究[D]. 李广洲.河北大学 2011
[4]篮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比赛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D]. 王雅楠.东北师范大学 2011
[5]运动员的应对策略、运动心理技能与运动竞赛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D]. 吴坚.华东师范大学 2010
[6]我国U-17足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认知特质焦虑及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D]. 王桂顺.福建师范大学 2010
[7]当前中国女足运动员应激源及应对方式的现状调查与研究[D]. 黄俊魁.北京体育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39426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依据
1.1.1 应对方式是构成中学生运动员体育参赛的基本组成部分
1.1.2 应对方式是影响中学生运动员体育参赛致胜的重要因素
1.1.3 应对方式的培养是塑造中学生运动员参赛品质的重要途径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对“应对方式”概念的探讨
2.2 关于运动员体育参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述评
2.3 基于运动员应对方式测评方法的研究
2.4 基于运动员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评述及启示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4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4.1 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的理论模型及其验证
4.1.1 基于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的模型架构
4.1.2 基于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结构的初始检验
4.1.3 基于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的验证检验
4.2 集体项目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的特征分析
4.2.1 集体项目中学生运动员一阶应对的特征分析
4.2.2 集体项目中学生运动员二阶应对方式的特征分析
4.3 个人项目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的特征分析
4.3.1 个人项目中学生运动员一阶应对的特征分析
4.3.2 个人项目中学生运动员二阶应对方式的特征分析
4.4 影响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选择的因素
4.4.1 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4.2 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4.5 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4.5.1 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建构模型
4.5.2 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与影响因素
4.6 改善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的对策
4.6.1 增加体育参赛机会,提升中学生运动员的比赛经验
4.6.2 加强技、战术训练,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
4.6.3 加强心理技能训练,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控制能力
4.6.4 设置合理的体育参赛目标,培养中学生运动员自我评价能力
4.6.5 给予外界支持与鼓励,激励中学生运动员的体育参赛动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足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 崔建,陈广红,张廷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05)
[2]心理坚韧性对运动员倦怠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 王斌,叶绿,吴敏,冯甜,彭秀.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4(08)
[3]足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量表的编制[J]. 崔建,张廷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06)
[4]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运动心理技能和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以四川队为例[J]. 何颖,王祥权,陆秋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02)
[5]基于人种学的奥运体育项目分类浅析[J]. 蔡昭健,赵敏杰,龙星伊. 当代体育科技. 2013(24)
[6]中国羽毛球队运动员比赛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的质性研究[J]. 李京诚,刘璐,徐守森,程勇民.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3(03)
[7]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运动动机及应对方式的差异研究[J]. 张剑杰,宋永范.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03)
[8]女子篮球运动员的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和应激应对之间的关系[J]. 王智,张伟,李雅红,张晖,洪平. 体育科学. 2009(11)
[9]健美操运动员参赛成就动机应对策略与赛前情绪的关系[J]. 殷晓旺,席毅林,邱达明.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03)
[10]不同项目运动员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J]. 陈传锋,李建设,汪莹,陈伟. 中国体育科技. 2009(01)
硕士论文
[1]辽宁省队排球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D]. 王宝翠.沈阳体育学院 2013
[2]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 谢永稳.湖南师范大学 2012
[3]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个性特质、临场应对和失败应对方式的研究[D]. 李广洲.河北大学 2011
[4]篮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比赛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D]. 王雅楠.东北师范大学 2011
[5]运动员的应对策略、运动心理技能与运动竞赛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D]. 吴坚.华东师范大学 2010
[6]我国U-17足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认知特质焦虑及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D]. 王桂顺.福建师范大学 2010
[7]当前中国女足运动员应激源及应对方式的现状调查与研究[D]. 黄俊魁.北京体育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39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639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