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痛女性跑步爱好者跑步姿势及半足鞋垫干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7 16:15
目的:对膝痛女性跑步爱好者跑步姿势进行研究,探讨跑步姿势与膝痛的关系及半足鞋垫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7名膝痛女性跑步爱好者和20名身体情况相似的健康女性跑步爱好者分为疼痛组(P组)和正常组(N组),分别在不穿着与穿着半足鞋垫的情况下各进行两次10公里跑步,跑步前后对跑步运动学、足形态指数、疼痛情况、主观疲劳程度进行评估,两次跑步间隔一周。结果:1.第一次10KM跑动前P组与N组各项运动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次10KM跑动后P组骨盆侧倾角大于N组(P<0.05)。2.N组10KM跑动前后躯干前倾角(P<0.01)和屈膝角减小(P<0.05);P组10公里跑动前后,骨盆侧倾角增大(P<0.05)。3.穿着鞋垫10KM跑动后N组相比第一次10KM跑动前踝背屈角减小(P<0.05),躯干前倾角和屈膝角无差异(P>0.05);P组的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疼痛出现显著延后(P<0.01),相比第一次10KM跑前踝背屈角减小(P<0.05),骨盆侧倾角无差异(P>0.05)。4.N组和P组摘除鞋垫后...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跑步损伤现状
2.1.1 跑步爱好者损伤发生情况
2.1.2 跑步损伤的影响因素
2.2 跑步膝痛与跑步姿势的关系
2.2.1 跑步膝痛与运动学的关系
2.2.2 跑步膝痛与足部姿势的关系
2.2.3 跑步姿势的评价手段
2.3 矫形鞋垫对跑步膝痛的影响
2.3.1 矫形鞋垫对跑步膝痛的治疗效果
2.3.2 矫形鞋垫对运动学的干预效果
2.3.3 矫形鞋垫对足部姿势的干预效果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技术路线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干预手段
3.3.2 测试方法
3.4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正常组与疼痛组各项指标对比
4.1.1 第一次10公里跑动正常组与疼痛组运动学对比
4.1.2 第二次10公里跑动正常组与疼痛组运动学对比
4.1.3 正常组与疼痛组足形态指数对比
4.1.4 正常组与疼痛组半足鞋垫舒适度评价对比
4.2 正常组各项指标变化
4.2.1 正常组无半足鞋垫10公里跑动前后运动学对比
4.2.2 正常组穿着半足鞋垫10公里跑动前后运动学对比
4.2.3 正常组半足鞋垫的延时效应
4.2.4 正常组足形态指数变化情况
4.2.5 正常组两次10公里跑动RPE对比
4.3 疼痛组各项指标变化
4.3.1 疼痛组两次10公里跑动疼痛情况对比
4.3.2 疼痛组无半足鞋垫10公里跑动前后运动学对比
4.3.3 疼痛组穿着半足鞋垫10公里跑动前后运动学对比
4.3.4 疼痛组半足鞋垫的延时效应
4.3.5 疼痛组无半足鞋垫10公里跑动前后足形态指数对比
4.3.6 疼痛组两次10公里跑动RPE对比
5 分析与讨论
5.1 膝痛跑步爱好者与健康跑步爱好者的跑步姿势差异
5.1.1 正常组与疼痛组的跑步运动学差异
5.1.2 正常组受试者10公里跑动后运动学变化
5.1.3 疼痛组受试者10公里跑动后运动学变化
5.1.4 正常组与疼痛组的足形态情况
5.2 半足鞋垫对损伤和跑步姿势的干预效果
5.2.1 半足鞋垫对疼痛情况的干预效果
5.2.2 半足鞋垫对疼痛组跑步运动学的干预效果
5.2.3 半足鞋垫对正常组跑步运动学的干预效果
5.2.4 半足鞋垫对正常组和疼痛组足形态的干预效果
5.2.5 半足鞋垫对正常组和疼痛组RPE的干预效果
5.2.6 半足鞋垫的舒适度
6 结论
7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杭州山地马拉松赛运动损伤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陈垍航,毕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6(06)
[2]201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参赛者的就诊情况与危险因素[J]. 徐奕丽,何智纯,徐昌,马宏赟,何懿,程华,吴寰宇,董晨.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6(02)
[3]国际马拉松赛伤病特点及应对措施分析[J]. 岳俊伟,穆强,张婵,路凯,王观涛,陈昆鹏. 医药论坛杂志. 2015(10)
[4]辽宁省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 苗莉. 辽宁体育科技. 2014(03)
硕士论文
[1]在跑台上和地面上跑时生物力学参数的差异分析[D]. 张美珍.北京体育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65776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跑步损伤现状
2.1.1 跑步爱好者损伤发生情况
2.1.2 跑步损伤的影响因素
2.2 跑步膝痛与跑步姿势的关系
2.2.1 跑步膝痛与运动学的关系
2.2.2 跑步膝痛与足部姿势的关系
2.2.3 跑步姿势的评价手段
2.3 矫形鞋垫对跑步膝痛的影响
2.3.1 矫形鞋垫对跑步膝痛的治疗效果
2.3.2 矫形鞋垫对运动学的干预效果
2.3.3 矫形鞋垫对足部姿势的干预效果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技术路线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干预手段
3.3.2 测试方法
3.4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正常组与疼痛组各项指标对比
4.1.1 第一次10公里跑动正常组与疼痛组运动学对比
4.1.2 第二次10公里跑动正常组与疼痛组运动学对比
4.1.3 正常组与疼痛组足形态指数对比
4.1.4 正常组与疼痛组半足鞋垫舒适度评价对比
4.2 正常组各项指标变化
4.2.1 正常组无半足鞋垫10公里跑动前后运动学对比
4.2.2 正常组穿着半足鞋垫10公里跑动前后运动学对比
4.2.3 正常组半足鞋垫的延时效应
4.2.4 正常组足形态指数变化情况
4.2.5 正常组两次10公里跑动RPE对比
4.3 疼痛组各项指标变化
4.3.1 疼痛组两次10公里跑动疼痛情况对比
4.3.2 疼痛组无半足鞋垫10公里跑动前后运动学对比
4.3.3 疼痛组穿着半足鞋垫10公里跑动前后运动学对比
4.3.4 疼痛组半足鞋垫的延时效应
4.3.5 疼痛组无半足鞋垫10公里跑动前后足形态指数对比
4.3.6 疼痛组两次10公里跑动RPE对比
5 分析与讨论
5.1 膝痛跑步爱好者与健康跑步爱好者的跑步姿势差异
5.1.1 正常组与疼痛组的跑步运动学差异
5.1.2 正常组受试者10公里跑动后运动学变化
5.1.3 疼痛组受试者10公里跑动后运动学变化
5.1.4 正常组与疼痛组的足形态情况
5.2 半足鞋垫对损伤和跑步姿势的干预效果
5.2.1 半足鞋垫对疼痛情况的干预效果
5.2.2 半足鞋垫对疼痛组跑步运动学的干预效果
5.2.3 半足鞋垫对正常组跑步运动学的干预效果
5.2.4 半足鞋垫对正常组和疼痛组足形态的干预效果
5.2.5 半足鞋垫对正常组和疼痛组RPE的干预效果
5.2.6 半足鞋垫的舒适度
6 结论
7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杭州山地马拉松赛运动损伤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陈垍航,毕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6(06)
[2]201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参赛者的就诊情况与危险因素[J]. 徐奕丽,何智纯,徐昌,马宏赟,何懿,程华,吴寰宇,董晨.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6(02)
[3]国际马拉松赛伤病特点及应对措施分析[J]. 岳俊伟,穆强,张婵,路凯,王观涛,陈昆鹏. 医药论坛杂志. 2015(10)
[4]辽宁省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 苗莉. 辽宁体育科技. 2014(03)
硕士论文
[1]在跑台上和地面上跑时生物力学参数的差异分析[D]. 张美珍.北京体育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65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665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