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8 06:20
在排球比赛中,攻防是排球比赛的两个对立面,攻守交替发展是排球运动自身的规律,进攻水平提高,必然会促进防守水平提高,而防守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刺激进攻战术的发展,攻防这对矛盾贯穿于排球运动始终,攻防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进攻必须以防守为基础,而防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与实现进攻。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这些方法,以201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技战术运用效果为研究对象,以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四场比赛中中国女排所运用的技术、战术、阵容配备和技战术运用效果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技术运用。中国女排在发球的攻击力一般,发球形式单一,稳定性较差。中国女排在接发球到位率低,与世界强队存在一定差距。2、战术运用。中国女排接发球战术系统进攻战术打法的特点是以强攻为主,快攻平快掩护相结合,战术灵活多变。在一攻不到位的情况下都是打调整强攻这一点,主攻手在中国女排整支队伍中肩负着比较重的进攻责任。中国女排进攻得分率在所有参赛队伍中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二位。这说明中国女排进攻能力具有一定优势。3、阵容配备。中国女排主要还是以锻炼队伍为主,磨合新奥运周期...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201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第一档分站赛的分组情况
1.1.2 历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女排取得的成绩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世界女排大奖赛赛事概况
2.2 世界女排大奖赛的竞争格局
2.3 关于排球攻防技战术概念的界定
2.3.1 排球技战术概念的界定
2.3.2 排球技战术的分类
2.3.3 排球攻防技战术的分类
2.4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观察法
3.2.3 数据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2.5 比较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中国女排技术统计分析
4.1.1 中国女排发球技术的运用效果分析
4.1.2 中国女排接发球技术的运用效果分析
4.1.3 中国女排二传技术的运用效果分析
4.1.4 中国女排扣球技术的运用效果分析
4.1.5 中国女排拦网技术的运用效果分析
4.1.6 中国女排防守技术的运用效果分析
4.2 中国女排一攻及防反战术运用效果分析
4.2.1 中国女排阵容配备
4.2.2 接发球组织进攻战术(一攻)
4.2.3 接对方扣球组织进攻战术(防扣球反击)
4.2.4 接对方吊球组织进攻战术(防小球反击)
4.2.5 接对方传垫球组织进攻战术(防推攻球反击)
4.2.6 拦起球组织进攻战术(防拦网打手球反击)
4.3 影响中国女排技战术发挥因素
4.3.1 发球技术
4.3.2 接发球技术
4.3.3 防守技术
4.3.4 立体攻战术
4.3.5 快攻战术
4.3.6 进攻点单一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996553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201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第一档分站赛的分组情况
1.1.2 历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女排取得的成绩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世界女排大奖赛赛事概况
2.2 世界女排大奖赛的竞争格局
2.3 关于排球攻防技战术概念的界定
2.3.1 排球技战术概念的界定
2.3.2 排球技战术的分类
2.3.3 排球攻防技战术的分类
2.4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观察法
3.2.3 数据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2.5 比较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中国女排技术统计分析
4.1.1 中国女排发球技术的运用效果分析
4.1.2 中国女排接发球技术的运用效果分析
4.1.3 中国女排二传技术的运用效果分析
4.1.4 中国女排扣球技术的运用效果分析
4.1.5 中国女排拦网技术的运用效果分析
4.1.6 中国女排防守技术的运用效果分析
4.2 中国女排一攻及防反战术运用效果分析
4.2.1 中国女排阵容配备
4.2.2 接发球组织进攻战术(一攻)
4.2.3 接对方扣球组织进攻战术(防扣球反击)
4.2.4 接对方吊球组织进攻战术(防小球反击)
4.2.5 接对方传垫球组织进攻战术(防推攻球反击)
4.2.6 拦起球组织进攻战术(防拦网打手球反击)
4.3 影响中国女排技战术发挥因素
4.3.1 发球技术
4.3.2 接发球技术
4.3.3 防守技术
4.3.4 立体攻战术
4.3.5 快攻战术
4.3.6 进攻点单一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996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996553.html
上一篇:蒙古族、汉族小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对比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康巴什第一小学为例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