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全国高等体育院校功夫全能技竞赛规则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6 18:32

  本文关键词:全国高等体育院校功夫全能技竞赛规则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功夫全能技 竞赛内容 现状调查


【摘要】:随着北京奥运会、武搏会、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在逐步的增加,纵观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有着其自身的国术,除了在经济实力的彰显国家形象之外,竞技武术也倍受人们关注,竞技功夫全能技作为它的重要组戎部分,其竟赛规则是否符合其未来发展的需要,本课题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现行功夫全能技竞赛规则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论:1.功夫全能技大奖赛竞赛技术体系在普通高校开展功夫全能技运动,要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则,因为普通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校提供的教学设施和场地有限,考虑到以上问题的同时应将现有的功夫全能技的技术体系再进行简化,保护措施在进行升级,以满足普通学生、普通青少年的需求。2.功夫全能技大奖赛比赛场地的选择从这些年各类综合格斗比赛的实战经验来看,八角笼应该算是最适合综合格斗类赛事比赛的场地。相对于踢、打、摔、缠样样俱全的技术全面型选手会获得更大的优势,比赛场面也会更加激烈,观赏性提高的同时,运动员的技能了的到了提升。3.功夫全能技大奖赛体重级别的划分和比赛回合的设定参赛运动员太少,没有女子项目,导致比赛时间周期短,比赛中断,主要原因是因为级别太少,致使参赛人员较少,不利于推广。4.功夫全能技大奖赛竞赛礼仪多数专家认为功夫全能技项目应该强化其礼仪的内容和成份,强化武德教育,应该重视武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德育的结合,突出功夫全能技项目的育人功能。5.功夫全能技大奖赛竞赛内容的总体意见总体而言,功夫全能技大奖赛竞赛安全性较好,具有很好的观赏性,简单易行,在高等体育院校中的开展,具有可行性。现行《功夫全能技竞赛规则》,在比赛的公平性、客观性和裁判方法的可操作性方面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基本上符合功夫全能技这项运动发展的需要。功夫全能技大奖赛竞赛规则与市面上较为流行的综合格斗术较为相似,自身的项目特点不够突出。
【关键词】:功夫全能技 竞赛内容 现状调查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5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前言12-13
  • 1.1 选题依据12-13
  • 1.1.1 理论依据12
  • 1.1.2 现实依据12-13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
  • 2 文献综述13-20
  • 2.1 规则的修改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3-16
  • 2.2 关于相关项目竞赛规则的有关文献阐述16-17
  • 2.3 与功夫全能技竟赛规则相关的文献阐述17-20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0-24
  • 3.1 研究对象20
  • 3.2 研究方法20-24
  • 3.2.1 文献资料法20
  • 3.2.2 问卷调查法20-23
  • 3.2.3 专家访谈法23-24
  • 3.2.4 观察统计法24
  • 4 结果与分析24-62
  • 4.1 功夫全能技大奖赛主要竞赛内容24-31
  • 4.1.1 概念的界定24-26
  • 4.1.2 竞赛类型26-27
  • 4.1.3 竞赛技术27-28
  • 4.1.4 竞赛礼仪28
  • 4.1.5 竞赛规则主要内容28-30
  • 4.1.6 评分标准30-31
  • 4.2 功夫全能技竞赛内容的总体评价31-33
  • 4.3 普通高校功夫全能技规则构建应遵循的主要原则33-35
  • 4.3.1 安全性原则33-34
  • 4.3.2 保持项目基本特征原则34
  • 4.3.3 可操作性原则34
  • 4.3.4 独特性原则34-35
  • 4.4 功夫全能技与世界相关流行格斗术规则特点的对比分析35-42
  • 4.4.1 各种搏击项目分类35-36
  • 4.4.2 各项目允许使用的技术36-37
  • 4.4.3 与功夫全能技技术对比分析37-38
  • 4.4.4 四种赛事比赛场地的对比分析38-39
  • 4.4.5 四种赛事比赛服装和护具的对比分析39
  • 4.4.6 四种赛事比赛级别划分的对比分析39-40
  • 4.4.7 四种赛事比赛局数和时间的对比分析40-41
  • 4.4.8 四种赛事比赛禁击部位的对比分析41
  • 4.4.9 四种赛事比赛胜负判定的对比分析41-42
  • 4.5 功夫全能技主要竞赛内容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42-62
  • 4.5.1 主要竞赛内容42-44
  • 4.5.2 竞赛技术获胜方式的调查分析44-46
  • 4.5.3 竞赛礼节的调查分析46-47
  • 4.5.4 比赛场地选择的调查分析47-51
  • 4.5.5 功夫全能技竞赛回合的设定和竞赛级别的划分51-59
  • 4.5.6 关于进入地面战对战时间的调查分析59-61
  • 4.5.7 关于其他内容61-62
  • 5 结论与建议62-64
  • 5.1 结论62-63
  • 5.2 建议63-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67
  • 附录67-77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琴;高等体育院校如何更好地为竞技体育发展服务[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尹军;社会系统中高等体育院校职能限度的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07期

3 赵子建,张秀丽;高等体育院校教育成本投资决策要素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陈宁;高等体育院校办学问题研究的进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陈宁;大学理念与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6 孙红炜,郑颐乐;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研制的结构与教材改革[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陈霁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网站建设刍议[J];体育学刊;2005年04期

8 柳伟;;高等体育院校新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马兴亚;;对高等体育院校课程改革相关理论问题的几点认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李莉;;高等体育院校网络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淑惠;;“大学文化”视野下高等体育院校发展论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毛永强;;案例教学在高等体育院校篮球专选课战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3 余学锋;蔡文菊;韩冰;;高等体育院校课程体系的状况与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刘崇磊;;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问卷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崔越莉;;对高等体育院校竞、教、研、企“四位一体”办学模式的构想[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6 蒋维娜;;影响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7 陈西玲;;高等体育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创新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8 李雪;沙川华;朱玄;李龙;;高等体育院校女大学生核心区等长收缩肌力追踪实验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9 郑亚飞;;高等体育院校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王鲲;;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及模式构建[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苇子;“小教师”带动了“大课间”[N];中国教育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宁;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贾丽娟;高等体育院校篮球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1年

3 赵子建;ISO9000在高等体育院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许博;关于高等体育院校球类运动项目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5 刘志云;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浩然;新时期高等体育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2 卢吉龙;高等体育院校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3 蔡鑫;对长春市高等体育院校社团活动实施“三创教育”的理论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6年

4 张帆;近十年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三大球项目硕士学位论文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5 谭亚琳;高等体育院校游泳专项学生专项学习满意度量表的研制与运用[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6 范冰冰;全国高等体育院校功夫全能技竞赛规则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7 徐秀菊;中美高等体育院校“教育”发展战略比较[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8 马英;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改革与发展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刘志;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篮球课程资源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10 李云峰;“质量工程”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50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550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b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